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胎踵胎趾磨损的充气轮胎。在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11)区划出的陆地部,多个花纹块(21、26、41、46)在轮胎周向上排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花纹块(21、26、41、46)之间的横沟(31、32、51、52)的深度为:主沟(11)的深度的20%以上35%以下,在横沟(31、32、51、52)的底部侧设置有:宽度小于横沟(31、32、51、52)的宽度的刀槽花纹(33、39、53、54)。
Inflatable ti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neumatic tire. A pneumatic tire is provided which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tire heel wear. In the land area delimited by the main trench (11) extending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ire, a number of pattern blocks (21, 26, 41, 46) are arranged in the tir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the depth of the cross trench (31, 32, 51, 52) between the adjacent pattern blocks (21, 26, 41, 46) in the tir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is below 20% of the depth of the main trench (11) and below 35% of the depth of the cross trench (31, 32, 51). The bottom sid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knife groove pattern (33, 39, 53, 54) whose width is less than the width of the transverse groove (31, 32, 51, 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本申请以日本特许出愿2017-051701(申请日:2017年3月16日)为基础而主张日本特许出愿2017-051701的优先权。通过参照日本特许出愿2017-051701而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胎面具有花纹块列的充气轮胎,容易产生:花纹块的踏入(踏み込み)侧和蹬出(蹴り出し)侧中的一方比另一方大幅磨损的胎踵胎趾磨损。对此,以往提出有用于防止胎踵胎趾磨损的各种构造。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183952号公报的充气轮胎中,在形成于花纹块的刀槽花纹设置有:踏面侧的窄幅部、以及该窄幅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宽幅部。而且,构成为:宽幅部的形状从刀槽花纹的一侧的端部朝向另一侧的端部而变化,当因磨损的发展而在踏面出现宽幅部时伴随有角度的变化。但是,花纹块的刚性与胎踵胎趾磨损相关。以往,还提出有用于确保刚性的各种构造。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528946号公报中,为了确保刚性,在刀槽花纹的内部以减小刀槽花纹的宽度的方式而设置有卡止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种实际情形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胎踵胎趾磨损的新型充气轮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区划出的陆地部,多个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排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横沟的深度为所述主沟的深度的20%以上35%以下,在所述横沟的底部侧设置有:宽度小于所述横沟的宽度的刀槽花纹。在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横沟的深度处于规定范围内,在该横沟的底部侧设置有:宽度小于横沟的宽度的刀槽花纹,从而花纹块的刚性得到提高,难以在花纹块产生胎踵胎趾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图2是图1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线处的剖视图。图5是变更例的胎面花纹。图6是图1的A-A线处的剖视图的变更例。图7是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横沟以及刀槽花纹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图7(a)是比较例1的图。图7(b)是比较例2的图。图7(c)是实施例1的图。图7(d)是实施例2的图。图7(e)是实施例3的图。图7(f)是实施例4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其中,有时为了说明而比实际情形更夸张地对附图进行描绘。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例如安装于轻型卡车等车辆。除了胎面10以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构造并未受到限定。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大致的构造如下。首先,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胎圈部,胎体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返而将胎圈部包围,并且形成充气轮胎的骨架。在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带束层、带束加强层,在该带束层、带束加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具有接地面的胎面10。另外,在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胎侧部。除了上述部件以外,还设置有多个与轮胎的功能方面的需求相对应的部件。在图1所示的胎面10,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3个主沟11。由上述主沟11进行区划而形成有:接近轮胎赤道CL的左右侧的2个中央陆地部20、40、以及左右侧的2个胎肩陆地部12、13。此处,以右侧的中央陆地部20为例进行说明。在右侧的中央陆地部20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细沟30。细沟30的宽度小于主沟11的宽度。细沟30的宽度的具体数值例如为2mm以上4mm以下。另外,细沟30的深度为主沟11的深度的20%以上35%以下。由细沟30将中央陆地部20分断成左右两个。在中央陆地部20,多个横沟31、32隔着细沟30而以互不相同的方式配置。在比细沟30靠轮胎赤道CL侧的部位,陆地部由多个横沟31分断,由此形成多个中央侧花纹块21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的花纹块列。在比细沟30靠接地端E侧的部位,陆地部由多个横沟32分断,由此形成:多个胎肩侧花纹块26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的花纹块列。多个中央侧花纹块21以及多个胎肩侧花纹块26隔着细沟30而以互不相同的方式配置。横沟31、32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多个横沟31平行地延伸,从而使得中央侧花纹块21大致形成为平行四边形,多个横沟32平行地延伸,从而使得胎肩侧花纹块26大致形成为平行四边形。横沟31、32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因此,在中央侧花纹块21以及胎肩侧花纹块26且在轮胎周向两侧,分别形成有:锐角的角部22和钝角的角部23。对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2个花纹块,一方的花纹块的锐角的角部22和另一方的花纹块的钝角的角部23隔着横沟31、32而对置。横沟31、32的宽度小于主沟11的宽度。横沟31、32的宽度的具体数值例如为2mm以上4mm以下。另外,横沟31、32的深度为主沟11的深度的20%以上35%以下。如图1~图3所示,在横沟31的底部36侧设置有:接续于横沟31的底部36的刀槽花纹33。刀槽花纹33的宽度小于横沟31的宽度。刀槽花纹33的宽度的具体数值例如为0.6mm以上1.5mm以下。横沟31的深度和刀槽花纹33的深度相加所得的深度、即从横沟31相对于接地面而言的开口端37起至刀槽花纹33的底部35为止的深度小于主沟11的深度。刀槽花纹33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远离锐角的角部22且进入钝角的角部23的下方的方向倾斜,由此使得刀槽花纹33形成为螺旋状。利用图1~图3进行详细说明,处于轮胎周向上相邻的2个中央侧花纹块21a、21b之间的刀槽花纹33在轮胎赤道CL侧则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远离锐角的角部22a且进入钝角的角部23b的下方的方向倾斜。并且,该刀槽花纹33在接地端E侧则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向进入钝角的角部23a的下方且远离锐角的角部22b的方向倾斜。刀槽花纹33的倾斜角度θ从刀槽花纹33的轮胎赤道CL侧的端部至接地端E侧的端部为止,是连续地变化的。由此使得刀槽花纹33形成为螺旋状。换言之,相对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中央侧花纹块21a,刀槽花纹33在锐角的角部22a侧,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远离锐角的角部22a的方向倾斜,并在钝角的角部23a侧,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进入钝角的角部23a的下方的方向倾斜。其结果必然如下: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中央侧花纹块21b,刀槽花纹33在钝角的角部23b侧,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进入钝角的角部23b的下方的方向倾斜,并在锐角的角部22b侧,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远离锐角的角部22b的方向倾斜。该刀槽花纹33的倾斜角度θ从刀槽花纹33的轮胎赤道CL侧的端部至接地端E侧的端部为止,是连续地变化的,由此使得刀槽花纹33形成为螺旋状。越接近锐角的角部22以及钝角的角部23、即越靠近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刀槽花纹33的倾斜角度θ越大。优选地,刀槽花纹33相对于与接地面垂直的方向而言的倾斜角度θ的大小最大为15°以下。刀槽花纹33的深度可以在局部变浅。将该刀槽花纹33的变浅的部分称为拉筋38。拉筋38遍及刀槽花纹33的整个宽度方向地形成,由此将横沟31的轮胎周向两侧的花纹块21、21连结起来。如图4所示,作为拉筋38的位置,优选为刀槽花纹33的中央的位置。在图4中,刀槽花纹33的主沟11侧的端部向主沟11开口。另外,刀槽花纹33的胎肩侧花纹块26侧的端部在横沟3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范围内被封闭。然而,刀槽花纹33的主沟11侧的端部也可以不向主沟11开口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区划出的陆地部,多个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排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横沟的深度为:所述主沟的深度的20%以上35%以下,在所述横沟的底部侧设置有:宽度小于所述横沟的宽度的刀槽花纹。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6 JP 2017-051701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由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区划出的陆地部,多个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排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花纹块之间的横沟的深度为:所述主沟的深度的20%以上35%以下,在所述横沟的底部侧设置有:宽度小于所述横沟的宽度的刀槽花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横沟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延伸,从而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形成锐角的角部,且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形成钝角的角部,所述刀槽花纹在锐角的角部侧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远离锐角的角部的方向倾斜,并在钝角的角部侧随着深度越来越变深而朝向进入钝角的角部的下方的方向倾斜,由此使得所述刀槽花纹形成为螺旋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俣常隆,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