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728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所述联合疫苗包括:多糖,流脑荚膜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和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蛋白,RSV免疫原性蛋白和流脑改性载体蛋白;多糖与蛋白经连接体连接而成的联合疫苗,其中,连接体为磁性纳米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磁性纳米微球作为连接体,将四种免疫组合物连接起来协同产生免疫反应,产生了良好的免疫效果,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A seasonal influenza -RSV- meningococcal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based on recombinant carrier prote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sonal influenza RSV_pneumococcal combined vaccine based on recombinant carrier protein. The combined vaccine comprises polysaccharides,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s,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valent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proteins, RSV immunogenic proteins and epidemic brain modified carrier proteins. A joint vaccine consisting of sugar and protein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body is a magnetic nanoparticle. The invention adopts magnetic nano-microspheres as linkers, links four kinds of immune compositions together to produce immune reaction, and produces good immune effect.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属于生物制药领域。
技术介绍
一、流感嗜血杆菌及其流行病学流感嗜血杆菌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侵袭力最强的一个血清型,是引起小儿严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对象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Hib通过易感者呼吸道传播,定植于鼻咽部,可表现为无症状携带,持续数月,少部分人群则发生Hib侵袭性疾病。Hib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为脑膜炎与肺炎,另外还包括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会厌炎及败血症等。Hib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是其荚膜荚膜多糖PRP,能在Hib感染和克隆过程中提供生存优势,抵抗补体介导的吞噬作用,抑制血清杀菌活性,逃脱鼻粘膜免疫,促进细菌在人群中的传播。Hib结合疫苗根据PRP长度、载体蛋白不同常见的有四种,其免疫原性各有特点:(1)以白喉类毒素蛋白为载体的结合疫苗(PRP-diphthenatoxoid,PRP-D):与Hib荚膜多糖疫苗免疫原性相似,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成人初次接种后就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而>15月的儿童虽可以产生较高水平抗体,但加强接种后无长期保持作用。(2)以B组脑膜炎双球菌胞膜蛋白为载体的结合疫苗(PRP-OMP):PRP-OMP对所有年龄组人群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第1剂接种后,大多数人均能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再次接种后的抗体效价亦大于PRP-D,Hb-OC,PRP-T,但PRP-OMP的抗体维持的时间短,且抗体峰值水平较Hb-OC,PRP-T低。(3)以减毒的白喉类毒素CRM197为载体的结合疫苗(Hb-OC,PRP-CRM197):2月龄婴儿第1剂接种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但4和6月龄分别再次注射后可诱导出高水平的抗体,1年后抗体仍可维持一定的水平。(4)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的结合疫苗(PRP-T):与Hb-OC类似,在较大儿童及成人,第1剂接种即可显示较好的免疫原性。小婴儿对第1剂接种免疫反应较弱,第2剂及第3剂再次接种后即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目前,国内及国际上主要使用的是PRP-CRM197,PRP-T两种,PRP-T适用于大多数年龄段人群的Hib疫苗接种。二、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其流行病学呼吸道传染病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FLU)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则是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目前,流感已有安全有效的不同类型疫苗,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了保证。而RSV由于自身免疫特性,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成人住院和因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因RSV感染导致住院率达70%,2周岁以内的儿童感染率甚至高达99%。RSV因其致病范围广,病情高发,且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等,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RSV疫苗定为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RSV隶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是单股负链RNA病毒。RSV基因组全长约15Kb,编码10种主要蛋白,包括三个跨膜蛋白(G、F和SH)、两个基质蛋白(M和M2)、三个核衣壳蛋白(N、P和L)及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构成,其中融合蛋白F(Fusionprotein,F)和附着蛋白G(Attchmentprotein,G)是RSV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最重要的病毒蛋白。G蛋白高度差异,根据G蛋白抗原性差异RSV可分为A和B两个亚型;RSV的F蛋白高度保守,介导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使得病毒成功入侵宿主细胞并且还可引起相邻细胞质膜间的融合促进体外合胞体的形成。针对RSVF和G糖蛋白的中和抗体能有效防止RSV再感染,因此RSVF和G蛋白已被公认为RSV的毒力致病分子和保护性抗原。对于RSV而言,20世纪60年代,FμLginitiVA等研制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I-RSV)由于诱发Th2型免疫过激导致2名儿童死亡,以失败告终。目前RS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体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VLP疫苗,但至今无获批的RSV疫苗可用。RSV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已有的研制中的RSV疫苗可见,注射免疫不能产生有效的粘膜和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保护效果受限、DNA疫苗存在潜在安全性以及全长F、G蛋白疫苗存在潜在Th1/Th2失平衡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阻碍RSV疫苗研制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一是大多数动物模型包括黑猩猩等均为半敏感感染/复制模型,因此难以完全再现RSV的致病性;二是作为疫苗主要目标人群的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同时体内存在的母传抗体能介导免疫干扰;三是RSV存在两种不同抗原亚型,而且自然感染难以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四是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I-RSV)不仅不能防止婴幼儿感染,在之后的自然感染中,接种疫苗的儿童病情加重(即疾病增强作用)、甚至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以载体为基础构建的RSV疫苗有望用于新生儿。载体疫苗主要包括病毒载体疫苗和细菌载体疫苗。RSV病毒载体疫苗主要包括:痘苗病毒(vacciniavirus)载体疫苗、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及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载体疫苗等,近年来,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副黏病毒载体疫苗受到广泛关注。三、脑膜炎奈瑟氏菌(Nm)及其流行病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脑膜炎奈瑟菌也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通常定植在人的鼻咽部。人类是其唯一宿主,因而Nm表现出对人类鼻咽部高度的适应性,10%-40%的健康人群都是Nm的无临床症状携带者,在脑膜炎爆发性流行时期,无症状携带者比例更可高达70%。少数情况下,Nm可经血侵入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出现脑膜刺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疫苗预防是防治脑膜炎球菌病的重要手段,因为即使采用抗生素干涉,这种疾病仍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致病性的Nm菌株一般都具有荚膜结构,健康人群正常携带的菌株往往会缺失荚膜,成为不能分群的菌株。根据Nm荚膜荚膜多糖的化学组成可将其分成A、B、C、D、H、I、K、L、X、Y、Z、29E和w13513个血清群(Serogroup),而根据其外膜蛋白(OMP)、PorB(2或3类OMp)和PorA(1类OMP)的抗原性差异,又可分成不同的血清型和血清亚型。全球每年约发生120万的Nm感染病例,多数病例是由A、B、C、W135、Y群菌株引起。而在发达国家中由B群Nm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更是高达总病例的80%。在我国的流行主要以A群为主,近年来由于疫苗的广泛接种,A群引起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而由B群引起的病例也相对增多。单一血清群、血清型和血清亚型的流脑菌苗在整体上很难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随着对Nm表面抗原结构更加深入的研究,流脑菌苗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流脑荚膜多糖-蛋白联合菌苗已有研制,Chiron和Wyem使用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疫苗包括:多糖,流脑荚膜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和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蛋白,RSV免疫原性蛋白和流脑改性载体蛋白;多糖与蛋白经连接体连接而成的联合疫苗,其中,连接体为磁性纳米微球;所述磁性纳米微球的磁性微粒位于磁性纳米微球的内部为核,高分子材料包裹于磁性微粒的外部,磁性微粒为Fe3O4。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2 CN 2017101750028;2017.05.27 CN 201710391.一种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疫苗包括:多糖,流脑荚膜多糖、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和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蛋白,RSV免疫原性蛋白和流脑改性载体蛋白;多糖与蛋白经连接体连接而成的联合疫苗,其中,连接体为磁性纳米微球;所述磁性纳米微球的磁性微粒位于磁性纳米微球的内部为核,高分子材料包裹于磁性微粒的外部,磁性微粒为Fe3O4。2.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荚膜多糖与两种蛋白的质量比为(0.5~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高分子材料为生物高分子材料,选自壳聚糖、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以上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流脑荚膜多糖选自A群、C群、Y群和/或W135群荚膜荚膜多糖中的一种及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基于重组载体蛋白的季节流感-RSV-流脑-肺炎球菌联合疫苗,其特征在于:多价肺炎球菌多糖为多种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所述血清型肺炎球菌的血清型包括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闫利明史晋孙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