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16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属于电流电压互感器领域,采用具有高度差的槽沿形成容纳一次线的一次固定槽,方便一次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槽沿与支撑槽沿的高低落差,避免出现折弯的输入引脚靠近二次线,避免了引脚的错误反向装配,当一次线反装时固定槽沿阻碍一次线安装到位,从而便于发现输入引脚的装配问题,采用多种可选的绝缘方式,便于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方便了生产时的安装简便及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一次线固定在外壳内壁,一次线穿过线圈的内孔,并与线圈内孔壁保持一定距离,确保一次线与线圈内孔壁距离的相对稳定,保证了互感器的较好线性和较高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电流电压互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体积较大,需要合理设置一次线、二次线及线圈的尺寸大小及位置,并且由于客户的个性化的使用方式,又要求电流电压互感器具有多样性以适应实际需要,这就使得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合理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难以同时满足,不能匹配多样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采用该设计能够将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集成度提高,缩小器件体积,各个部件配置合理,避免干扰,具有高线性、高精度的特点,保证了较好的测量效果。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一次线、二次线、线圈,所述一次线穿过线圈的内孔,所述的一次线的两组输入引脚分别设置在线圈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线圈与一次线的输入引脚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所述的二次线借助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二次固定槽与外壳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沿及支撑槽沿,固定槽沿及支撑槽沿两者间隔设置形成为一次固定槽,该一次固定槽在外壳内壁的相对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的固定槽沿的长度大于支撑槽沿,所述的支撑槽沿设置在远离二次固定槽的一侧,所述的一次线借助一次固定槽与外壳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绝缘结构为两组片状结构的第一绝缘片,所述的第一绝缘片夹持在线圈与一次线的输入引脚之间。所述的绝缘结构为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二绝缘片,所述的第二绝缘片包绕在线圈上,并借助一次线的输入引脚形成夹持固定。所述的绝缘结构为包裹在线圈外侧的绝缘层。所述的一次线呈U型结构,包括两组输入引脚及连接在输入引脚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的线圈环绕在该连接部上,一次线的一侧输入引脚设置为"ㄣ"字型折弯结构,该设置折弯结构的输入引脚所在平面与另一输入引脚及连接部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的二次固定槽在外壳内壁的相对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的二次固定槽呈内凹的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与外壳内空间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具有高度差的槽沿形成容纳一次线的一次固定槽,方便一次线进行固定,具体的,一次线因客户需求的不同其输入引脚分为直引脚,折弯引脚,而折弯引脚还可分为左侧或右侧折弯及双侧折弯,通过设置固定槽沿与支撑槽沿的高低落差,避免出现折弯的输入引脚靠近二次线,避免了引脚的错误反向装配,当一次线反装时固定槽沿阻碍一次线安装到位,从而便于发现输入引脚的装配问题,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采用多种可选的绝缘方式,便于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的同时,也方便了生产时的安装简便及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如果一次线是活动的,容易导致一次线碰到线圈的内孔壁或者距离过近,会出现耐压不良,即一次线与二次线圈击穿,本技术通过将一次线固定在外壳内壁,一次线穿过线圈的内孔,并与线圈内孔壁保持一定距离,确保一次线与线圈内孔壁距离的相对稳定,保证了互感器的较好线性和较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次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外壳,2、一次线,3、二次线,4、线圈,5、二次固定槽,6、固定槽沿,7、支撑槽沿,8、一次固定槽,9、第一绝缘片,10、第二绝缘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1到图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一次线2、二次线3、线圈4,所述一次线2穿过线圈4的内孔,所述的一次线2的两组输入引脚分别设置在线圈4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线圈4与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所述的二次线3借助设置在外壳1内壁上的二次固定槽5与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沿6及支撑槽沿7,固定槽沿6及支撑槽沿7两者间隔设置形成为一次固定槽8,该一次固定槽8在外壳1内壁的相对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的固定槽沿6的长度大于支撑槽沿7,所述的支撑槽沿7设置在远离二次固定槽5的一侧,所述的一次线2借助一次固定槽8与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本技术在装配时,将一次线2穿过线圈4中心孔,再将该部件安装入外壳1,而一次线分为直引脚、左侧或右侧折弯及双侧折弯引脚的不同类型,当一次线2两侧均为直引脚时,不存在安装的正反面问题,当一次线2一侧或双侧为折弯引脚时,若错误地将折弯引脚朝向二次线3,造成一、二次线距离过近的情况时,由于设置的固定槽沿6高于支撑槽沿7,而固定槽沿6靠近二次线3方向,支撑槽沿7远离二次线3方向,此时由于固定槽沿6与一次线2折弯的输入引脚的干涉作用,导致一次线2不易安装到位,输入引脚突出在外,且由于支撑槽沿7较低,不能夹紧一次线2,使得组装工序就能明显发现安装错误的存在,保证生产的正确进行,而当一次线2安装到位后通过支撑槽沿7的支撑及一次固定槽8的夹持,保证了较好了安装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外壳将全部器件容纳,并将引线卡接在外壳上,集成度高,相比于现有产品体积更小,能够适用于更多场景,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为保证线圈4与一次线2之间的绝缘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以下三种绝缘结构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2,如图4所示,所述的绝缘结构为两组片状结构的第一绝缘片9,所述的第一绝缘片9夹持在线圈4与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之间。安装时将第一绝缘片9夹持后进行组装,以保证绝缘性能良好。具体实施例3,如图5所示,所述的绝缘结构为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二绝缘片10,所述的第二绝缘片10包绕在线圈4上,并借助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形成夹持固定。由于第二绝缘片10为整体结构折弯成U型,当第二绝缘片10安装时,整体一步到位能够夹持在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与线圈之间,以此保证安装的快速进行,同时绝缘性能良好。具体实施例4,所述的绝缘结构为包裹在线圈4外侧的绝缘层,采用本实施例进行装配,线圈4被整体包裹,有助于实现自动化装配,绝缘性能良好。如上述实施例2-4,通过一次线2与互感器线圈的装配,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与线圈4侧壁存在间隙,而设置的绝缘结构就设置在该间隙内,从而将线圈与一次线2、固定槽沿6、支撑槽沿7夹紧,保证线圈4在安装入外壳1后位置相对稳定,并最终借助灌注树脂而固定,可基本保证一次线2穿过线圈4的中心。通过良好的绝缘性及一次线2与线圈4内环壁距离的均匀、稳定,保证了电流电压互感器在使用时的线性度、精确度较高。进一步的,具体的一次线2折弯引脚的形式为如图6所示,所述的一次线2呈U型结构,包括两组输入引脚及连接在输入引脚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的线圈4环绕在该连接部上,一次线2的一侧输入引脚设置为"ㄣ"字型折弯结构,该设置折弯结构的输入引脚所在平面与另一输入引脚及连接部所在平面垂直。当折弯后的输入引脚装反后,"ㄣ"字型折弯结构与固定槽沿6发生干涉,使得装错的问题容易被发现并改正。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二次线3的安装,所述的二次固定槽5在外壳1内壁的相对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的二次固定槽5呈内凹的槽体结构,该槽体结构与外壳1内空间连通。使用时由于外壳1为注塑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一次线(2)、二次线(3)、线圈(4),所述一次线(2)穿过线圈(4)的内孔,所述的一次线(2)的两组输入引脚分别设置在线圈(4)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线圈(4)与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所述的二次线(3)借助设置在外壳(1)内壁上的二次固定槽(5)与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沿(6)及支撑槽沿(7),固定槽沿(6)及支撑槽沿(7)两者间隔设置形成为一次固定槽(8),该一次固定槽(8)在外壳(1)内壁的相对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的固定槽沿(6)的长度大于支撑槽沿(7),所述的支撑槽沿(7)设置在远离二次固定槽(5)的一侧,所述的一次线(2)借助一次固定槽(8)与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一次线(2)、二次线(3)、线圈(4),所述一次线(2)穿过线圈(4)的内孔,所述的一次线(2)的两组输入引脚分别设置在线圈(4)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线圈(4)与一次线(2)的输入引脚之间设置有绝缘结构,所述的二次线(3)借助设置在外壳(1)内壁上的二次固定槽(5)与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槽沿(6)及支撑槽沿(7),固定槽沿(6)及支撑槽沿(7)两者间隔设置形成为一次固定槽(8),该一次固定槽(8)在外壳(1)内壁的相对两侧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的固定槽沿(6)的长度大于支撑槽沿(7),所述的支撑槽沿(7)设置在远离二次固定槽(5)的一侧,所述的一次线(2)借助一次固定槽(8)与外壳(1)形成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线性、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结构为两组片状结构的第一绝缘片(9),所述的第一绝缘片(9)夹持在线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王董王赏刘向前宋阔邸义赵德阳马帅李琛赵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