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322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包括橡胶缆体以及位于橡胶缆体内沿橡胶缆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钢丝绳;橡胶缆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加强段,在加强段处橡胶缆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布的缆体内层、丝网层、以及缆体外层,所述钢丝绳处在缆体内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弯曲半径小,消除异响,同时保证扁型补偿缆地可靠悬挂。

Flat compensation cable for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t compensation cable for an elevator, which comprises a rubber cable body and a wire rope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ubber cable body within the rubber cable body;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ubber cab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section; at the reinforcing section, the rubber cable body comprises a cable inner layer arranged in turn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nd a wire mesh layer. And the outer layer of the cable body is in the inner layer of the cable body. The flat compensation cable for eleva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firm installation, small bending radius, eliminating abnormal sound, and ensuring reliable suspension of the flat compensation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
技术介绍
电梯补偿链连接轿厢和对重,起到平衡电梯曳引绳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补偿链多采用铁链外包覆橡胶的结构,多段铁条各自冲压折弯成型后相互连接形成铁链,通过硫化装置将橡胶融化附着于铁链上形成补偿链。该制造工艺耗费时间长,成本高,折弯半径大,补偿链容易与导向装置发生擦碰,导致磨损,并产生异响。为了克服补偿链的问题,设计了扁型补偿缆,扁型补偿缆内部采用钢丝绳取代链环结构的铁链,不会产生异响,而且扁型补偿缆在折弯方向上较薄,弯曲半径较小,可以避免与导向装置发生擦碰,延长使用寿命。但是扁型补偿缆依靠钢丝绳进行悬挂,钢丝绳强度有限,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悬挂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结构简单,成本低,悬挂可靠,无异响。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包括橡胶缆体以及位于橡胶缆体内沿橡胶缆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钢丝绳;橡胶缆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加强段,在加强段处橡胶缆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布的缆体内层、丝网层、以及缆体外层,所述钢丝绳处在缆体内层中。所述丝网层位于橡胶缆体内部,将橡胶缆体分割为缆体内层和缆体外层。丝网层具有独立分布的多个网孔,缆体内层和缆体外层通过贯穿网孔的部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在加工时,将丝网层沉浸在熔融状态的橡胶中,橡胶填满丝网层的网孔,并在丝网层的两侧分别形成缆体内层和缆体外层。所述丝网层能够增加扁平补偿缆的整体强度,使扁平补偿缆的悬挂更可靠。所述加强段布置在扁型补偿缆的两端,或其中一端,所述加强段的长度不小于400mm。加强段的长度是指沿补偿缆延伸方向的长度。所述钢丝绳沿缆体长度方向延伸,作为扁型补偿缆的骨架。作为优选,橡胶缆体的厚度与宽度的比为1:5~15。本技术中,扁型补偿缆整体呈扁平条状,进一步优选,橡胶缆体的厚度与宽度的比为1:5~10。为了保证钢丝绳的强度,钢丝绳的直径应尽可能地大,缆体内层的厚度至少需要满足能够包覆钢丝绳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发生剥落的要求,但是为了减小弯曲半径,缆体内层的厚度应尽可能地小,因此,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与缆体内层的厚度比为1:1.5~3。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沿橡胶缆体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有2~6条。各钢丝绳之间等间距排布或非等间距排布。为了保证丝网层的加强效果,优选地,缆体内层、丝网层、缆体外层的厚度比为1:0.1~0.6:0.5~2。作为优选,在扁型补偿缆的横截面上,丝网层环绕缆体内层的外周,缆体外层环绕丝网层的外周。在扁型补偿链的横截面上,丝网层为封闭的环形,缆体内层位于环形内部,缆体外层位于环形外部。为了减小边缘部位的磨损,优选地,扁型补偿缆宽度方向上的边缘部位为圆弧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段处设有贯通橡胶缆体厚度方向的通孔,在通孔位置处安装有孔扣。所述孔扣贯穿缆体内层、丝网层和缆体外层,孔扣的轴线垂直于所在的橡胶缆体。所述孔扣与橡胶缆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具有一定距离,通过贯穿孔扣的螺栓等紧固件将扁型补偿缆与悬挂装置相固定,在橡胶缆体的端部,钢丝绳暴露在橡胶缆体的外部,并缠绕在悬挂装置上,通过绳夹夹紧作为扁型补偿缆固定安装的二次保护,防止扁型补偿缆脱离悬挂装置。所述孔扣的边缘扣紧缆体外层,孔扣受力时对补偿缆产生竖直向下的剪切力,通过丝网层增加扁型补偿缆端部的强度,克服该剪切力。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弯曲半径小,消除异响,同时保证扁型补偿缆地可靠悬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悬挂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与悬挂装置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1、钢丝绳;2、橡胶缆体;2a、缆体内层;2b、缆体外层;3、孔扣;4、丝网层;5、挂板;6、防脱挡板;7、绕置柱;8、压板;9、绳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包括:橡胶缆体2以及位于橡胶缆体2内沿橡胶缆体2长度方向延伸的钢丝绳1,橡胶缆体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段。如图1、图2所示,加强段处的橡胶缆体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布的缆体内层2a、丝网层4、以及缆体外层2b,钢丝绳1处在缆体内层2a中。如图1所示,丝网层4采用金属丝或合成纤维等丝状材料编织而成,丝网层4具有规则排列的网孔,丝网层4的结构强度至少满足扁型补偿缆的悬挂需求。图1中仅示意一端加强段的丝网层4结构,另一端与该端相同,图中省略。如图2所示,扁型补偿缆宽度方向上的边缘部位为圆弧结构,在扁型补偿缆的横截面上,丝网层4为封闭的环形结构,缆体内层2a位于环形内部,缆体外层2b位于环形外部。橡胶缆体2的厚度与宽度的比为1:10。缆体内层2a、丝网层4、缆体外层2b的厚度比为1:0.1~0.6:0.5~2。钢丝绳1沿橡胶缆体2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有2条。钢丝绳1的直径与缆体内层2a的厚度比为1:2。如图1、图2所示,加强段处设有贯通橡胶缆体2厚度方向的通孔,在通孔位置处安装有孔扣3。每个加强段上的孔扣3为三个,沿橡胶缆体2的宽度方向直线排布。如图3、图4所示,悬挂装置包括:挂板5、以及固定在挂板5上的绕置柱7、防脱挡板6和压板8。如图4所示,通过贯穿孔扣3和挂板5的螺栓将扁型补偿缆固定在挂板5上,并通过与挂板5相固定的压板8将扁型补偿缆压紧,起到压边和防晃的作用。暴露在橡胶缆体2外部的钢丝绳1环绕绕置柱7至少一周后,与自身通过绳夹9夹紧作为二次保护,防脱挡板6和挂板5分别处在绕置柱7的两端,防止钢丝绳1从绕置柱7上滑落。两根钢丝绳1的绕置方向相反,当其中一根钢丝绳1断裂后,另一根钢丝绳1仍然能够起到悬挂作用。当钢丝绳数量大于两根时,各钢丝绳分别绕过绕置柱与自身通过绳夹固定,各钢丝绳分为两组,两组钢丝绳绕置方向相反。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缆体以及位于橡胶缆体内沿橡胶缆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钢丝绳;橡胶缆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加强段,在加强段处橡胶缆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布的缆体内层、丝网层、以及缆体外层,所述钢丝绳处在缆体内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缆体以及位于橡胶缆体内沿橡胶缆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钢丝绳;橡胶缆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加强段,在加强段处橡胶缆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布的缆体内层、丝网层、以及缆体外层,所述钢丝绳处在缆体内层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其特征在于,橡胶缆体的厚度与宽度的比为1:5~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与缆体内层的厚度比为1:1.5~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扁型补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沿橡胶缆体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有2~6条。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石英苏宇静吴春龙何成戴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