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43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上的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以及设于箱体内的风机、变压器和高压模块,箱体内还依次设有初效过滤模块、针尖放电模块和驻电极集尘模块,待处理的回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回风口和新风口混合后,先通过初效过滤模块进行初效过滤,之后通过针尖放电模块提高待处理空气中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再进入驻电极集尘模块对空气微粒进行捕捉,最后经由风机通过送风口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驻电极集尘模块效率随容尘大幅衰减的问题,通过在前端增加针尖放电模块对其进行改进,提高集尘效率,减缓驻电极集尘装置一次过滤效率随容尘的衰减。

A fresh air purifying device with standing electrod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anding electrode fresh air purif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fresh air outlet, a return air outlet, a supply air outlet and a fan, a transformer and a high voltage module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also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itial filter module, a needle discharge module and a standing electrode dust collecting module, and a return air and a fresh air separation to be treated. Do not mix through the return air port and the new air outlet, first through the primary filter module for primary filtration, then through the tip discharge module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in the air to be treated and the charge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and then into the standing electrode dust collection module to capture the air particles,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fan outle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anding electrode dust collecting module decreases greatly with the dust content,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dust collecting efficiency by adding a needle discharge module at the front end, and slows down the attenuation of the primary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the standing electrode dust collecting device with the dust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洁净
,具体涉及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并且逐步使用新风机或空气净化器以向室内引入净化的空气。传统的新风净化装置主要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室内排风管道与多个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后,室内受污染的空气依次经风机、排风管道及排风口排往室外,这样室内将形成负压,从而促使室外的新鲜空气经安装在窗框上方或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进入室内,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从而使室内人员可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调节室内环境。如今新风机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了应对室外的日趋严重的雾霾和室外污染问题,在新风机中加入了过滤模块,但现有静电式集尘过滤器大部分为单区结构,存在集尘模块效率随容尘大幅衰减的问题,驻电极空气过滤器阻力大、集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上的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以及设于箱体内的风机、变压器和高压模块,所述箱体内还依次设有初效过滤模块、针尖放电模块和驻电极集尘模块,待处理的回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回风口和新风口混合后,先通过初效过滤模块进行初效过滤,之后通过针尖放电模块提高待处理空气中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再进入驻电极集尘模块对空气微粒进行捕捉,最后经由风机通过送风口送出。本专利技术针对驻电极集尘模块效率随容尘大幅衰减的问题,通过在前端增加针尖放电模块对其进行改进,以此来增加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从而提高集尘效率,以此减缓驻电极集尘装置一次过滤效率随容尘的衰减。进一步地,所述针尖放电模块包括铝制孔板,所述铝制孔板上设置多个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支架,所述支架的导电插槽上安插电晕针,所述电晕针固定在导电条上,所述铝制孔板接地,所述导电条连接至所述高压模块被施加负高电压。进一步地,所述负高电压为-10至-13kV。进一步地,所述圆孔阵列排布在铝制孔板上,半径为15-25mm。进一步地,所述驻电极集尘模块由多个集尘极板组成,所述集尘极板整体封装在塑料外框内,集尘极板之间通过塑料材料连接支撑并分割出许多类似矩形的微孔通道,集尘极板接入高压电源,在相邻集尘极板间的微孔通道内形成强电场。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极板由聚丙烯薄膜和碳纤维导电薄膜组成,所述碳纤维导电薄膜完全包裹在两层聚丙烯薄膜之间,碳纤维导电薄膜连接外部的电极。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薄膜上下两层叠加厚度为0.3-0.6mm,表面设有突出的不对称翅片,所述碳纤维导电薄膜采用金属氧化物、碳、高分子导电材料与粘接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极板接入的高压电源为-10kV至-12kV的电压,所述微孔通道的尺寸为5×2mm。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外框中间横置塑料加强筋,塑料外框与高压模块连接,高压模块通过直流交流电源转换器与输入的220V交流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回风口入口处设有实现控制回风量的回风挡板及滑槽。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模块由初效滤网组成。本专利技术具体工作原理为,新风经过筒状管导入新风机箱体内,和通过进气盖孔洞的室内回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依次通过初效滤网、针尖放电模块、驻电极集尘模块形成洁净气流经风机送入室内,驻电极集尘模块通过正负极交替排列的电极接入碳纤维导电薄膜,在微孔通道中的极小间距内形成极强的电场,来实现对颗粒物的吸引收集功能,针尖放电模块由电晕针和铝制孔板构成,电晕针安插在支架的导电插槽上,并固定在导电条上,连接至直流高压模块被施加以-12kV左右的负高压;铝制孔板接地,由于气体电离作用,含尘气流中的粒子通过圆孔后带上一定量的电荷,进入到集尘模块在强场中被捕集,从而实现过滤新风中颗粒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驻电极净化设备是内配风机并结合了针尖放电模块的空气净化设备,属于双区结构的静电式集尘过滤器。驻电极净化设备以驻极体作为过滤材料,驻极体是一种能够长期储存空间电荷的介电材料,如果在其寿命周期内荷电性能不发生太大变化,可被视为永电体,为了稳定驻极体电场,确保过滤效率的稳定可靠,保证材料使用寿命,驻极体材料被改良成驻电极改性材料。相比于单区结构的静电式集尘过滤器,驻电极空气过滤器采用双区结构将粒子电离和收集分为两个阶段,有效解决了单区结构存在的收尘过程中粉尘层表面电荷累积产生的反电晕效果,与传统的静电式集尘过滤器相比,驻电极空气过滤器拥有阻力小、集尘效率高、可反复清洗、几乎无臭氧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顶部平面示意图;图3-驻电极集尘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驻电极集尘模块的工作原理图;图5-针尖放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送风口;2-驻电极集尘模块;3-针尖放电模块;4-初效过滤模块;5-回风口;6-新风口;7-风机;8-变压器;9-高压模块;10-电极;11-导电薄膜;12-聚丙烯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送风口1,驻电极集尘模块2,针尖放电模块3,初效过滤模块4,回风口5,新风口6,风机7,变压器8,高压模块9。所需处理的回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回风口5和新风口6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首先通过初效过滤模块4,对混合空气进行初效过滤,之后通过针尖放电模块3,提高待处理空气中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从而提高集尘效率,以此减缓驻电极集尘装置一次过滤效率随容尘的衰减,然后进入驻电极的集尘模块对空气微粒进行捕捉,最后经由风机7,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1送出。对驻电极集尘模块2效率随容尘大幅衰减的问题,通过在前端增加针尖放电模块3对其进行改进,以此来增加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从而提高集尘效率。如图5,针尖放电模块3由电晕针和铝制孔板构成,电晕针安插在支架的导电插槽上,并固定在导电条上,连接至直流高压模块被施加以-12kV左右的负高压;铝制孔板接地,其单个孔半径为20mm,由于气体电离作用,含尘气流中的粒子通过圆孔后带上一定量的电荷,进入到集尘模块2在强场中被捕集。在容尘实验进行前和进行过程中,若不开启供电模块,此时仅仅依靠集尘极板多聚物表面的残存电荷对带电粒子的吸引不足以提高可靠的集尘效果,则测得的过滤效率非常不理想。新型驻电极集尘模块2的高压电源通过导线接入碳纤维导电薄膜,采用负送电系统,正极接地,以便在微孔通道的极小间距内形成极强的电场,使用负送电可有效减少电化学现象发生,避免导线等发生反应而腐蚀,同时减少了很多外界因素对其影响。薄膜外包裹导电率极低的电介质材料形成密闭空间,因此电极没有暴露在空气中,颗粒物也无法与电极板直接接触,防止电极间因高电压产生打火现象,减缓电极老化断裂导致的电阻值变化,并且防止清洗时水与电极接触。颗粒物被收集到层层叠加、交错排列的集尘板上,此模块通过对尘粒的吸引加以收集,相当于过滤器的功能。每一条集尘极板都是由三层结构构成:聚丙烯(PP)薄膜12-碳纤维导电薄膜11-聚丙烯薄膜12,各条极板间同样用聚丙烯(PP)材料连接支撑并分割出许多类似矩形(5×2mm2)的微孔通道。聚丙烯薄膜12长550mm宽50mm,上下两层叠加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上的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以及设于箱体内的风机、变压器和高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依次设有初效过滤模块、针尖放电模块和驻电极集尘模块,待处理的回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回风口和新风口混合后,先通过初效过滤模块进行初效过滤,之后通过针尖放电模块提高待处理空气中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再进入驻电极集尘模块对空气微粒进行捕捉,最后经由风机通过送风口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上的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以及设于箱体内的风机、变压器和高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依次设有初效过滤模块、针尖放电模块和驻电极集尘模块,待处理的回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回风口和新风口混合后,先通过初效过滤模块进行初效过滤,之后通过针尖放电模块提高待处理空气中荷电粒子比例和单个粒子的荷电量,再进入驻电极集尘模块对空气微粒进行捕捉,最后经由风机通过送风口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放电模块包括铝制孔板,所述铝制孔板上设置多个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支架,所述支架的导电插槽上安插电晕针,所述电晕针固定在导电条上,所述铝制孔板接地,所述导电条连接至所述高压模块被施加负高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高电压为-10至-13k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阵列排布在铝制孔板上,半径为15-2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电极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电极集尘模块由多个集尘极板组成,所述集尘极板整体封装在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忠平赵晨煜熊文浪陈天柱朱卫东段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上海爱启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