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70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8:25
由构成轭部(2)的外侧铁心(9)和构成齿部(3)及连结部(10)的内侧铁心(8)形成,外侧铁心(9)在周向(Z)被分割,在外侧铁心(9)及内侧铁心(8)形成用于相互嵌合的第一嵌合部(40),第一嵌合部(40)的径向(X)上的嵌合面(21A、31A),由相对于分割的外侧铁心(9)的周向(Z)上的中心位置(Q)的径向(X)而平行的面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止线圈的损伤,并且生产率优异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在电动机、发电机等的旋转电机中,要求低振动、高输出的旋转电机。作为用于实现低振动、高输出的电动机的1个方法,存在缩窄定子的狭槽的开口宽度的方法。如果缩窄狭槽的开口宽度,则减小定子的凸极性而对振动进行抑制,并且产生磁通的面增加,因此能够等价地将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缩小而提高输出。但是,由于狭槽的开口宽度需要插入绕组,因此需要至少扩开至大于或等于线圈的线径的2倍。针对这些课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旋转电机,其使用将铁心的齿前端的凸缘部连结并对齿部和后轭部进行了分割的内外分割芯,从外径侧将线圈插入而构成。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对齿进行分割,向开口部之后进行安装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7846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505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就现有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铁心而言,在将线圈插入之后,需要将使齿彼此磁性连接的轭部从轴向插入。为此,需要将线圈端部、线轴根据需要向内径侧倾倒,设计上的自由度降低。另外,在此后存在将转子装入的工序的情况下,需要追加使向内径侧倾倒的线圈端部向外侧倾倒这样的工序,存在生产率恶化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中,虽然生产率改善,但在实施绕线后对齿部进行装载,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将齿插入时轭部变形,有可能在线圈发生损伤。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防止线圈的损伤,并且生产率优异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具有:轭部,其形成为环状;多个齿部,其在所述轭部的内周侧在周向隔开间隔,并且相对于所述轭部向径向的内侧凸出而形成;以及连结部,其将相邻的所述齿部的径向的内侧彼此连结,该旋转电机的定子具有在形成于各所述齿部之间的狭槽设置的线圈,在该旋转电机的定子中,所述铁心由构成所述轭部的外侧铁心和构成所述齿部及所述连结部的内侧铁心形成,所述外侧铁心在周向分割为多个而形成,在所述外侧铁心及所述内侧铁心形成用于相互嵌合的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径向上的嵌合面,由相对于分割的所述外侧铁心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的径向而平行的面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具有:上述所示的定子;以及转子,其相对于所述定子而配置为同心圆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是上述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第一工序,在所述内侧铁心的各所述狭槽对所述线圈进行设置;以及第二工序,从所述内侧铁心的径向的外侧将分割的所述外侧铁心插入,通过所述第一嵌合部将所述内侧铁心及所述外侧铁心进行嵌合。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防止线圈的损伤,并且生产率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定子的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铁心的内侧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内侧铁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铁心的外侧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外侧铁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纵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定子的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铁心的内侧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内侧铁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图14所示的铁心的外侧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外侧铁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图1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图1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图1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22是表示图1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图23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26是表示参考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单侧纵剖面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定子的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铁心的内侧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内侧铁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铁心的外侧铁心的结构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外侧铁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至图11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在内侧铁心装载线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在内侧铁心装载线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在内侧铁心装载外侧铁心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在内侧铁心装载外侧铁心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示意地表示在与图10相对应的内侧铁心装载外侧铁心前的状态的轴向的剖面的纵剖视图。在图1中,旋转电机100具有定子1和在该定子1的环状内配置的转子101。而且,旋转电机100收容于壳体109内,该壳体109具有有底圆筒状的框架102和将该框架102的开口封口的端板103。定子1在框架102的圆筒部的内部以嵌合状态固接。转子101固接于旋转轴106,该旋转轴106经由轴承104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框架102的底部及端板103。转子101由转子铁心107和永磁铁108形成,转子铁心107固接于在轴心位置插入贯穿的旋转轴106,永磁铁108埋设于转子铁心107的外周面侧,在周向Z以规定的间隔排列,构成磁极。此外,在这里,转子101示出永磁铁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将没有实施绝缘覆膜的导体线收容于狭槽,将两侧通过短路环进行短路的笼型的转子、将实施了绝缘覆膜的导体线装载于转子铁心的狭槽中的绕组型的转子。在图2中,定子1具有铁心4、线圈7和线轴6。线轴6是线圈7的卷框,且将线圈7和铁心4电绝缘。定子1是将卷绕有线圈7的线轴6设置于铁心4而构成的。在图3中,铁心4由内侧铁心8和外侧铁心9构成。在外侧铁心9,轭部2形成为环状。外侧铁心9在周向Z分割为多个而形成。在内侧铁心8形成齿部3及连结部10。齿部3为了构成磁极而在轭部2的内周侧在周向Z隔开间隔,并且相对于轭部2向径向X的内侧X1凸出而形成多个。连结部10将在周向Z相邻的齿部3的径向X的内侧X1彼此连结。另外,用于将内侧铁心8和外侧铁心9相互嵌合的第一嵌合部40形成于内侧铁心8及外侧铁心9。在本实施方式1中,示出内侧铁心8以四分割形成的例子。而且,图4及图5示出该分割的1个内侧铁心8。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铁心具有:轭部,其形成为环状;多个齿部,其在所述轭部的内周侧沿周向隔开间隔,并且相对于所述轭部向径向的内侧凸出而形成;以及连结部,其将相邻的所述齿部的径向的内侧彼此连结,该旋转电机的定子具有在形成于各所述齿部之间的狭槽设置的线圈,在该旋转电机的定子中,所述铁心由构成所述轭部的外侧铁心和构成所述齿部及所述连结部的内侧铁心形成,所述外侧铁心在周向分割为多个而形成,在所述外侧铁心及所述内侧铁心形成用于相互嵌合的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径向上的嵌合面,由相对于分割的所述外侧铁心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的径向而平行的面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18 JP 2016-028751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铁心具有:轭部,其形成为环状;多个齿部,其在所述轭部的内周侧沿周向隔开间隔,并且相对于所述轭部向径向的内侧凸出而形成;以及连结部,其将相邻的所述齿部的径向的内侧彼此连结,该旋转电机的定子具有在形成于各所述齿部之间的狭槽设置的线圈,在该旋转电机的定子中,所述铁心由构成所述轭部的外侧铁心和构成所述齿部及所述连结部的内侧铁心形成,所述外侧铁心在周向分割为多个而形成,在所述外侧铁心及所述内侧铁心形成用于相互嵌合的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的径向上的嵌合面,由相对于分割的所述外侧铁心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的径向而平行的面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所述第一嵌合部由所述外侧铁心的第一凹部及所述内侧铁心的第一凸部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分割的各所述外侧铁心通过在所述外侧铁心的周向的端部彼此形成的第二嵌合部进行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木宏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