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分析用容器以及成分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751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32
抑制液体从液体注入口溢出,并且使液体顺畅地从液体注入口流入测量室内。在成分分析用容器(1)形成有用于在流路(5)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3)、和通过流路(5)而与液体注入口(3)连通的测量室(4)。成分分析用容器(1)在流路(5)的靠液体注入口(3)侧的端部具备隔壁(9),该隔壁(9)对该流路(5)的空间进行分隔,以使得流路(5)形成多个分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分分析用容器以及成分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试料分析中适用于一个检查液中所包含的多个成分的分析的成分分析用容器以及成分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在农业的领域中,为了农作物的培育状态的管理,广泛进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的土壤成分的分析。一般而言,土壤分析装置将各个土壤提取物每次用带刻度的注射器一边计量一边注入多个试验管,其后,使按每个土壤成分确定的试剂以及稀释液注入试验管并发色。而且,通过使用比色表、浊度表或者吸光光度法等对发色状态进行数值换算从而进行测量。然而,上述的测量方法需要在各个土壤提取物混合试剂,因此重复作业变多。另外,也需要准备与欲测量的土壤成分对应的试剂,复杂性高。通过频繁地进行土壤分析,来进行每个农场的详细的分析、每个种植的分析,从而能够进行考虑到前茬的影响的施肥设计。另外,针对成长期间较长的作物,通过以更短的跨度定期地进行分析,能够使追肥的时机、量最佳化。因此,通过进行这样的土壤分析,期望收获量的增加、品质的稳定化。然而,由于上述的较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的频率较困难。这样的包含重复作业的测量方法、从相同的检查液对多个成分进行研究的测量方法不局限于土壤分析,还存在其他一些情况。近年来,提出有用于解决这样的复杂性的、利用简单的方法将检查液与试剂等混合,对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备多个用于对液体试料进行试验的容器的反应支承体(成分分析用容器)。图9A是表示构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应支承体100的上方圆盘100a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构成反应支承体100的下方圆盘100b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反应支承体1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应支承体100构成为图9A所示的上方圆盘100a与图9B所示的下方圆盘100b通过粘合而重叠。在上方圆盘100a以同心圆状形成有多个液体注入口103。各液体注入口103与流路105a连通。在下方圆盘100b以同心圆状形成有多个容器104,该多个容器104与形成于上方圆盘100a的各液体注入口103对应。各容器104与流路105b连通。如图10所示,在使上方圆盘100a与下方圆盘100b重叠的状态下,容器104经由下方圆盘100b的流路105b以及上方圆盘100a的流路105a而与液体注入口103连通。由此,从液体注入口103注入的液体试料以及检查用的试剂经由流路105a和105b,被导入容器104。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应支承体100具备多个容器104,因此能够通过相同的试剂同时处理多种液体试料、或相反通过多个试剂同时处理一种液体试料,能够大幅减少以往花费的时间、麻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50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反应支承体100中,产生在液体注入时液体试料容易从液体注入口103溢出这样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反应支承体100中,将从液体注入口103注入的液体试料导入形成于反应支承体100的内部的容器104。为了在容器104导入液体试料,必须将容器104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但是,导致在从距液体注入口103离开的位置使液体试料落下而注入的不久之后,注入的液体堵塞液体注入口103(流路105a的截面)。因此,在液体试料流入容器104时,隔断从容器104被赶出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路径,该空气变得难以向外部排出。其结果,液体试料无法顺畅地从液体注入口103流入容器104,导致液体试料从液体注入口103溢出。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注入口溢出、并且使液体顺畅地从液体注入口流入测量室内的成分分析用容器以及成分分析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用容器形成有用于在流路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和通过上述流路而与上述液体注入口连通的测量室,该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流路的至少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具备隔壁,该隔壁对上述流路的空间进行分隔,以使得上述流路形成多个分流路。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成分分析用容器;和液体注入装置,其通过使液体从规定的高度相对于上述成分分析用容器的液体注入口落下从而注入上述液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起到以下效果,即能够提供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注入口溢出,并且使液体顺畅地从液体注入口流入测量室内的成分分析用容器以及成分分析系统。附图说明图1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简要结构的、从上方观察成分分析用容器的主视图。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简要结构的图1A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使用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成分分析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的成分分析系统的液体注入装置注入液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上部部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表示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下部部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表示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B是表示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其他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A是表示构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应支承体的上方圆盘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构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应支承体的下方圆盘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应支承体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成分分析用容器以及成分分析系统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成分分析用容器1)图1A、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分分析用容器1的概略的图,图1A是从上方观察成分分析用容器1的主视图,图1B是图1A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即,图1B是沿径向将形成于成分分析用容器1的分析单元2切断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立体图。如图1A以及图2所示,成分分析用容器1由六个分析单元2构成,作为整体成为大致圆盘状的构造。各分析单元2形成为以假想的旋转轴7作为中心的扇型。各分析单元2如图中波浪线所示那样被划分,相互不连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六个分析单元2,但分析单元2的数量未被限定。在各分析单元2形成有液体注入口3、测量窗6a以及隔壁9。在成分分析用容器1中,液体注入口3形成于内周侧,测量窗6a形成于外周侧。全部的液体注入口3形成在以旋转轴7作为中心的第一圆周上(相同圆周上)。同样,全部的测量窗6a沿着成分分析用容器1的外缘而形成在以旋转轴7作为中心的第二圆周上。在成分分析用容器1的外周部更详细而言在邻接的分析单元2的边界部形成有缺口1a。缺口1a作为在后述的成分分析系统设置成分分析用容器1时的定位部发挥功能。分析单元2的详细情况将后述。此外,构成成分分析用容器1(分析单元2)的材料未特别限定。为了使成分分析用容器1成为廉价的构成,更优选整体由透明性高的合成树脂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分分析用容器1由也兼具耐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分分析用容器,其形成有用于在流路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和通过所述流路而与所述液体注入口连通的测量室,所述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的至少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具备隔壁,该隔壁对所述流路的空间进行分隔,以使得所述流路形成多个分流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06 JP 2016-0009961.一种成分分析用容器,其形成有用于在流路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和通过所述流路而与所述液体注入口连通的测量室,所述成分分析用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的至少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具备隔壁,该隔壁对所述流路的空间进行分隔,以使得所述流路形成多个分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分分析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至少在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具有:从所述液体注入口朝向所述测量室而下降的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分分析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在从所述流路的靠所述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直至靠所述测量室侧的端部的中途中断,所述多个分流路在从所述流路的靠所述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直至靠所述测量室侧的端部的中途合流成为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分分析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在从所述流路的靠所述液体注入口侧的端部直至靠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纲泽启足立雄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生命科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