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37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0~75份、色素50~55份、助染剂6~10份、氯化钠3~5份、增稠剂0.5~0.8份、醋酸钠0.8~1.5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0~15:3~5、1~3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原料与工艺制备得到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稳定性好,用于染色后能与织物纤维均匀吸附,达到优良的匀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染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很低,染色时在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呈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染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染整技术和分散染料得以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分散染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纺织品的染色中,稳定性是评定染料品质的重要标准,稳定性差的普通分散染料,其对织物染色后,通常会出现初染后色彩鲜艳,使用或水洗后褪色且染色不均匀的缺点,其色牢度难通常也难以达到高品质织物的档次,分散染料的稳定性越高,其品质越好,染色性能也越好,因此,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及其制备工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原料与工艺制备得到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稳定性好,用于染色后能与织物纤维均匀吸附,达到优良的匀染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0~75份、色素50~55份、助染剂6~10份、氯化钠3~5份、增稠剂0.5~0.8份、醋酸钠0.8~1.5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0~15:3~5、1~3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作为优选,所述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2份、色素53份、助染剂8份、氯化钠4份、增稠剂0.7份、醋酸钠1.1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3:4:2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原料的原理在于:采用水作为基底液,色素作为上色剂,助染剂使色素均匀分散于分散染料的基底液中,不沉降、不浮于染料表面,还使染色的色牢度高,其中,邻苯二胺使色素颗粒之间不凝絮,还使染料对织物染色后的色彩鲜亮,分散剂使各原料颗粒均匀分散,邻苯基苯酚使染料不起泡,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结合后使色素与织物纤维牢固结合,从而达到优良的染色性能;氯化钠提升染料的上染百分比,与助染剂结合后进一步防止染料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沉降;增稠剂使染料表现出黏稠的性状,提升染料的稳定性,使各原料在染料中更不易沉降或凝絮;醋酸钠使染料的稳定性提高,在使用染料进行染色过程中需加水稀释,醋酸钠与助染剂、氯化钠结合后可使色素在染料被稀释后保持均匀性,另外,醋酸钠与助染剂中的邻苯二胺与邻苯基苯酚结合后可有效提升染料的保质期,防止染料在储存过程中变质。作为优化,所述色素为天然植物提取色素,天然植物提取色素的颜色鲜艳亮丽,对织物染色后色彩更加自然细腻。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天然植物提取色素为茜草色素、姜黄素、苏木精、蓝草提取物、栀子黄色素、槐黄素、冻绿、紫草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化,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明胶、海藻酸铵。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增稠剂为重量比为1~3:3~5的聚丙烯酸钠与海藻酸铵。作为优化,所述分散剂为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木质素磺酸钠、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1:2:0.5的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与聚乙二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的工艺,包括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2、将占总水量10~15%的水与增稠剂混合后研磨,研磨15分钟以上后以3~5ml/s的速率加入35~4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继续研磨得到增稠乳液;步骤3、将占总水量25~35%的水与色素、助染剂、氯化钠、醋酸钠混合后进行研磨,研磨50分钟以上后以3~5ml/s的速率加入余量的水并继续研磨,之后加入增稠乳液并搅拌20分钟以上,搅拌后即得到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作为优化,所述步骤3中的搅拌工艺采用的搅拌速率为先以1000r/min以上的速率搅拌5~10分钟,然后以120~250r/min的速率搅拌30分钟以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采用水作为基底液,色素作为上色剂,助染剂使色素均匀分散于分散染料的基底液中,不沉降、不浮于染料表面,还使染色的色牢度高,其中,邻苯二胺使色素颗粒之间不凝絮,还使染料对织物染色后的色彩鲜亮,分散剂使各原料颗粒均匀分散,邻苯基苯酚使染料不起泡,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结合后使色素与织物纤维牢固结合,从而达到优良的染色性能;氯化钠提升染料的上染百分比,与助染剂结合后进一步防止染料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沉降;增稠剂使染料表现出黏稠的性状,提升染料的稳定性,使各原料在染料中更不易沉降或凝絮;醋酸钠使染料的稳定性提高,在使用染料进行染色过程中需加水稀释,醋酸钠与助染剂、氯化钠结合后可使色素在染料被稀释后保持均匀性,另外,醋酸钠与助染剂中的邻苯二胺与邻苯基苯酚结合后可有效提升染料的保质期,防止染料在储存过程中变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的工艺,先用部分水与增稠剂混合研磨使增稠剂中成分的颗粒更细,通过研磨还使增稠剂与水均匀混合,从而得到增稠乳液,之后采用部分水与色素、助染剂、氯化钠、醋酸钠混合后进行研磨造粒,使各原料的颗粒更小,比表面积更大,进而增加染料的易分散性与着色牢度,之后边研磨边以小速率加入剩余的水,使各原料在稀释的同时保持均匀的分散性,最后加入增稠乳液搅拌均匀即得到分散性强、色牢度高、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稳定性好,用于染色后能与织物纤维均匀吸附,达到优良的匀染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0~75份、色素50份、助染剂6份、氯化钠3份、增稠剂0.5份、醋酸钠0.8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0:3:1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所述色素为姜黄素;所述增稠剂为重量比为1:3的明胶与海藻酸铵的混合物。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2、将占总水量10%的水与增稠剂混合后研磨,研磨15分钟后以3ml/s的速率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继续研磨得到增稠乳液;步骤3、将占总水量25%的水与色素、助染剂、氯化钠、醋酸钠混合后进行研磨,研磨60分钟后以3ml/s的速率加入余量的水并继续研磨,之后加入增稠乳液先以1100r/min的速率搅拌5分钟,然后以120r/min的速率搅拌35分钟得到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1份、色素51份、助染剂6份、氯化钠3份、增稠剂0.5份、醋酸钠0.9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1:4、2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1:2:3的甲基纤维素、木质素磺酸钠与聚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色素为姜黄素;所述增稠剂为重量比为2:3的聚丙烯酸钠与海藻酸铵的混合物。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2、将占总水量12%的水与增稠剂混合后研磨,研磨15分钟后以3.5ml/s的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0~75份、色素50~55份、助染剂6~10份、氯化钠3~5份、增稠剂0.5~0.8份、醋酸钠0.8~1.5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0~15:3~5、1~3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0~75份、色素50~55份、助染剂6~10份、氯化钠3~5份、增稠剂0.5~0.8份、醋酸钠0.8~1.5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0~15:3~5、1~3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72份、色素53份、助染剂8份、氯化钠4份、增稠剂0.7份、醋酸钠1.1份;其中,所述助染剂为重量比为13:4:2的邻苯二胺、分散剂与邻苯基苯酚混合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为天然植物提取色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提取色素为茜草色素、姜黄素、苏木精、蓝草提取物、栀子黄色素、槐黄素、冻绿、紫草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明胶、海藻酸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织物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重量比为1~3:3~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毅然施鸿雁沈强王玉新张建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市浩沙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