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131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是由布渣叶、白术、甘松的有机溶剂提取液作为有效成分,制成的乳油或水溶性有机肥或颗粒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对人、畜、作物使用安全;做底肥施用容易分解,避免留存残毒,减少环境污染,对罗汉果白粉病具有独特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罗汉果(学名:siraitiagrosvenorii),俗称“神仙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中医以其果实入药,含有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药用成分,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罗汉果是中国广西桂林市著名特产“桂林三宝”之一。罗汉果又称为甜味素,因其甜度非常高(蔗糖的300倍)、热量低而作为甜味剂广泛使用,常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罗汉果种植中易出现多种病害,如白粉病是罗汉果的主要病害;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目前罗汉果一直采用传统的磷肥、普通复合肥和少量硅藻土结合多次施用模式,对营养元素的平衡性、肥料品质的无害性也重视不够。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是罗汉果发展不佳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适合罗汉果生长特性和提高营养品质的无公害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也没有能够专治罗汉果白粉病的高效肥料。CN201410179088.8公开了一种罗汉果专用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硅藻土40~60份、硫酸钾10~30份、过磷酸钙5~10份、氯化钾10~30份、干鸡粪50~80份、干猪粪30~50份。该专利技术所述罗汉果专用肥配伍科学,选用多种肥料成分复配而得,可有效促进罗汉果的生长速度,提高其果实产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配方简单,配制方便,可大力推广使用。CN201410567853.3公开了一种罗汉果化肥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干鸡粪100-120份、干猪粪80-100份、硅藻土20-22份、过磷酸钙8-10份、硫酸钾15-17份、干沼渣200-300份、土壤调理剂1-3份、腐植酸钠3-5份、水5-7份、草木灰20-30份、硼砂2-4份、石粉10-12份,本专利技术的罗汉果专用肥料,有效促进罗汉果的生长速度,提高其果实产量。尽管以上两项关于罗汉果用肥的专利专利技术提供了罗汉果所需营养物质,有一定的肥效,但是对于罗汉果常见的白粉病没有针对性措施,难以保证施肥后的增产增收。因此,根据罗汉果生长的营养环境条件,研制和科学施用有机无机复合罗汉果专用复合肥料,是我国罗汉果规范化栽培并有效防治罗汉果白粉病和保证产品高产、优质、营养、安全所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对人、畜、作物使用安全;做底肥施用容易分解,避免留存残毒,减少环境污染,对罗汉果白粉病具有独特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是由布渣叶、白术、甘松的有机溶剂提取液作为有效成分,制成的乳油或水溶性有机肥或颗粒肥。进一步地,所述的颗粒肥为布渣叶、白术、甘松的有机溶剂提取液加入厩肥制成的颗粒肥。进一步地,所述的颗粒肥为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加入厩肥制成的颗粒肥。进一步地,所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的重量比为18:7: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布渣叶捣碎,加入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45%的乙醇70~80℃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白术水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白术切片,加入10倍重量的水90~100℃提取,过滤,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白术水提取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甘松正丁醇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甘松捣碎,加入10倍重量水饱和的正丁醇,70~80℃提取,过滤,滤液回收正丁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甘松正丁醇提取液。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比称取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和甘松正丁醇提取液总重量300-400倍的厩肥,混合均匀造粒成球,分拣得到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进一步地,所述厩肥的含水量为5%~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对人、畜、作物使用安全;做底肥施用容易分解,避免留存残毒,减少环境污染,对罗汉果白粉病具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是由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加入厩肥制成的颗粒肥。其中,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的重量比为18:7:3。其中,所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布渣叶捣碎,加入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45%的乙醇70~80℃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其中,所述白术水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白术切片,加入10倍重量的水90~100℃提取,过滤,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白术水提取液。其中,所述甘松正丁醇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甘松捣碎,加入10倍重量水饱和的正丁醇,70~80℃提取,过滤,滤液回收正丁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甘松正丁醇提取液。一种制备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比为18:7:3称取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和甘松正丁醇提取液总重量350倍的厩肥,混合均匀造粒成球,分拣得到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本实施例所述厩肥的含水量为10%。本专利技术在桂林郊区多块高发罗汉果白粉病的田块进行肥效对比试验,施肥方法:做底肥施用,每亩施肥60公斤,将本实施例的有机肥与普通肥料分别施于实验组与对照组,除肥料种类外,其余管理措施完全统一,一年后观察罗汉果的果实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罗汉果白粉病发病率降低39%,而且罗汉果植株长势良好,平均增产22%。实施例2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是由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加入厩肥制成的颗粒肥。其中,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的重量比为18:7:3。其中,所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布渣叶捣碎,加入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45%的乙醇70~80℃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其中,所述白术水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白术切片,加入10倍重量的水90~100℃提取,过滤,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白术水提取液。其中,所述甘松正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是由布渣叶、白术、甘松的有机溶剂提取液作为有效成分,制成的乳油或水溶性有机肥或颗粒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是由布渣叶、白术、甘松的有机溶剂提取液作为有效成分,制成的乳油或水溶性有机肥或颗粒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肥为布渣叶、白术、甘松的有机溶剂提取液加入厩肥制成的颗粒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肥为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加入厩肥制成的颗粒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白术水提取液、甘松正丁醇提取液的重量比为18:7: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治罗汉果白粉病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得:将布渣叶捣碎,加入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45%的乙醇70~80℃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得到布渣叶乙醇提取液。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荔浦县万家兴果蔬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