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10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59
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将90‑100重量份的α‑氮化硅、4‑8重量份的β‑氮化硅、1‑2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2‑4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8‑12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5‑20重量份的氯化钙均匀混合得到陶瓷粉体,将陶瓷粉体压制成素坯。将素坯烧结得到坯体。将坯体浸盐酸处理。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具备气孔分布均匀性好、气孔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硅陶瓷由于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抗氧化和耐磨损等优点,在高温、高速、强腐蚀介质的工作环境中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其导热性好,抗热震能力强,而且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低,具有良好的高频电磁波透过性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氮化硅多孔陶瓷除了具备氮化硅陶瓷共有的特性之外,还具有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及独特的物理表面特性,对液体和气体介质有选择透过性,具有能量吸收和阻尼特性,在过滤、净化分离、化工催化载体、吸声减震、高级保温材料和传感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添加造孔剂法由于成本低、可以制备不同孔径的多孔陶瓷,是制备氮化硅多孔陶瓷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添加造孔剂的方法制得的多孔陶瓷通常存在气孔分布均匀性差、气孔率不高等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得气孔分布均匀性好、气孔率高的氮化硅陶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具备气孔分布均匀性好、气孔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90-100重量份的α-氮化硅、4-8重量份的β-氮化硅、1-2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2-4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8-12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5-20重量份的氯化钙均匀混合得到陶瓷粉体,将陶瓷粉体压制成素坯。将素坯烧结得到坯体。将坯体浸盐酸处理。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其是由上述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其采用α-氮化硅配合少量的烧结助剂进行烧结,以β-氮化硅诱导α-氮化硅进行晶型转变,能产生氮气通道,提高烧结稳定性,改善组织结构。素坯烧结过程中,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钙,二氧化碳气体的逸出在结构内部形成孔洞。氧化钙残留于坯体结构中,避免因二氧化碳的逸出成孔较大而导致在烧结过程中孔洞坍塌。烧结完成后将坯体浸盐酸处理,去除残留于坯体结构中的氧化钙及氯化钙并在坯体内部形成孔洞;二氧化碳逸出时形成的孔洞有助于浸盐酸处理时盐酸对氧化钙及氯化钙的充分渗透清除,使坯体的成孔率高、成孔保持完整且孔洞均匀性好。此外,采用盐酸进行浸酸处理,处理后废液中主要含有未反应的盐酸及氯化钙,便于后处理操作及氯化钙的回收操作,工艺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其是由上述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得,相应地具备气孔分布均匀性好、气孔率高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其包括:S1、将原料均匀混合并压制成素坯。S2、将素坯烧结得到坯体。S3、将坯体浸盐酸处理。S1步骤中,该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0-100重量份的α-氮化硅、4-8重量份的β-氮化硅、1-2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2-4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8-12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5-20重量份的氯化钙。可选地,该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0-95重量份的α-氮化硅、6-8重量份的β-氮化硅、1-2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3-4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10-12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8-20重量份的氯化钙。进一步可选地,该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95重量份的α-氮化硅、6重量份的β-氮化硅、1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3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10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8重量份的氯化钙。专利技术人以α-氮化硅为主体,配合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为烧结助剂,以β-氮化硅诱导α-氮化硅进行晶型转变,能产生氮气通道,提高烧结稳定性,改善组织结构。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稀土氧化物包括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铈或氧化镥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和稀土氧化物配合促进α-氮化硅向β-氮化硅的晶型转变,同时该烧结助剂适量添加有利于材料组织的均化,有利于成孔的均匀性,且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α-氮化硅为纯度大于99%、平均粒径约为0.5μm的粉体。β-氮化硅为直径约为0.5-1μm、长径比为7-10的晶种。β-氮化硅可以起到诱导结晶的作用,使α-氮化硅能够更好地相变,α-氮化硅和β-氮化硅纯度、粒径等的适当选取有利于提高氮化硅陶瓷的各项性能。碳酸钙和氯化钙作为成孔剂相互配合,防止烧结过程中孔洞坍塌,有利于提高成孔率、提高孔洞的均匀性。具体地,素坯烧结过程中,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钙,二氧化碳气体的逸出在结构内部形成小的孔洞。氧化钙残留于坯体结构中,避免因二氧化碳的逸出成孔较大而导致在烧结过程中孔洞坍塌。烧结完成后将坯体浸盐酸处理,去除残留于坯体结构中的氧化钙及氯化钙并在坯体内部形成孔洞;二氧化碳逸出时形成的孔洞在结构内部形成丰富的供盐酸溶液浸入的通道,有助于浸盐酸处理时盐酸对氧化钙及氯化钙的充分渗透清除,使坯体的成孔率高、成孔保持完整且孔洞均匀性好。碳酸钙和氯化钙用量比例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总量过少,导致成孔率较低;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总量过多,导致成孔容易坍塌。碳酸钙和氯化钙总量恰当时,碳酸钙的比例过大,同样容易导致成孔不均匀、成孔容易坍塌;碳酸钙的比例过小,又存在氧化钙和氯化钙不能清除完全的问题。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原料的成分混合,使成孔剂均匀分布,从而保障烧结过程中成孔的均匀性,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原料的均匀混合操作包括:将α-氮化硅、β-氮化硅、金属氧化物及稀土氧化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得到第一浆液;将碳酸钙及氯化钙与第一浆液搅拌均匀,然后于120-150℃下烘干得到陶瓷粉体。球磨得到的第一浆液与碳酸钙及氯化钙搅拌均匀,有利于原料分散均匀。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球磨的转速为400-600r/min,球磨的时间为2.5-3.5h,球磨时采用氮化硅磨球,采用的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和丙酮中的至少一种,同时α-氮化硅、β-氮化硅、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碳酸钙及氯化钙的质量总和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1.5-2。搅拌的转速为500-700r/min,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搅拌均匀后将浆料于120-150℃下烘干,除去浆料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相对干燥的陶瓷粉体。进一步地,烘干得到的陶瓷粉体中有机溶剂的含量为16-24wt%,如16wt%、18wt%、20wt%、22wt%、24wt%等。将部分有机溶剂残余在陶瓷粉体中,有助于溶剂在后续烧结过程中气化而在内部形成均匀、微小的孔洞,提高成孔率,有助于碳酸钙分解后二氧化碳的逸出,同时和二氧化碳形成的孔洞配合促进后期浸酸时对氧化钙和氯化钙的充分清除。可选地,陶瓷粉体的压制操作采用冷等静压成型方法,成型压力为180-250MPa。S2步骤中,素坯烧结的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90‑100重量份的α‑氮化硅、4‑8重量份的β‑氮化硅、1‑2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2‑4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8‑12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5‑20重量份的氯化钙均匀混合得到陶瓷粉体,将所述陶瓷粉体压制成素坯;将所述素坯烧结得到坯体;将所述坯体浸盐酸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90-100重量份的α-氮化硅、4-8重量份的β-氮化硅、1-2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2-4重量份的稀土氧化物、8-12重量份的碳酸钙以及15-20重量份的氯化钙均匀混合得到陶瓷粉体,将所述陶瓷粉体压制成素坯;将所述素坯烧结得到坯体;将所述坯体浸盐酸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混合操作包括:将所述α-氮化硅、所述β-氮化硅、所述金属氧化物及所述稀土氧化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球磨得到第一浆液;将所述碳酸钙及所述氯化钙与所述第一浆液搅拌均匀,然后于120-150℃下烘干得到所述陶瓷粉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氮化硅、所述β-氮化硅、所述金属氧化物、所述稀土氧化物、所述碳酸钙及所述氯化钙的质量总和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1.5-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井意蔡安澜杜建周高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浦精细陶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