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装置及抛光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26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设于基座上,工件旋转模架包括工件模架和模架驱动装置,工件模架内设有负压吸附通道,其用于和负压发生装置连接以提供固定工件的吸附力,抛光机构包括抛光轮和驱动抛光轮旋转的抛光驱动装置,抛光机构设于工件旋转模架的一侧,工件旋转模架依次通过旋转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与基座连接,横向移动机构驱动竖向移动机构相对抛光机构横向往复移动,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旋转机构竖向往复移动,旋转机构驱动工件旋转模架绕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对异形旋转体工件的抛光需求,提高了抛光装置的柔性和工作稳定性,保证工件的抛光效果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装置及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设备
,主要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及抛光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是用来磨削工件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五金加工生产中。现有的异形圆柱型工件(如锅胆)的内外抛光所采用的抛光机,一般采用旋转模架,抛光头进给的结构,旋转模架设有负压吸附通道,锅胆放置在旋转模架上并通过负压吸附通道吸负固定在旋转模架上,工作时旋转模架带动锅胆旋转,抛光头对锅胆进行抛光加工。由于这类抛光机的旋转模架一般固定在工作台上,抛光头安装在旋转模架的上下,抛光头可以进行竖向和横向的进给运动,由于旋转模架的方向是固定的,而且抛光头由于只能竖向和横向进给运动,导致对锅胆的形状要求较高,一般只能加工比较规则的锅胆,例如圆柱状锅胆,而对于异形旋转体工件(包括球形、花瓶型的异形圆柱工件等等),例如釜锅胆由于端颈部的弧度大,现有的抛光机无法进行处理。虽然,人们可以使用多轴机械手来进行加工异形旋转体工件,但是机械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成本高,二是当旋转模架安装到机械手上时,由于多轴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制约,在抛光时容易出现晃动,机台结构不稳地,抛光效果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综上,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抛光装置及抛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强,安全性高、且生产成本低的抛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所述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工件旋转模架包括工件模架和模架驱动装置,工件模架内设有负压吸附通道,负压吸附通道用于和负压发生装置连接以提供固定工件的吸附力,抛光机构包括抛光轮和驱动抛光轮旋转的抛光驱动装置,抛光机构设于工件旋转模架的一侧,工件旋转模架依次通过旋转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与基座连接,横向移动机构驱动竖向移动机构相对抛光机构横向往复移动,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旋转机构竖向往复移动,旋转机构驱动工件旋转模架绕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旋转,工件旋转模架的旋转轴线与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相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抛光装置,其利用旋转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的联合设置,替换掉了成本高的机械手,降低了成本;通过旋转机构、竖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可实现四轴联动,在可实现对圆柱型工件的抛光时,也满足对异形旋转体工件的抛光需求,提高了抛光装置的柔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刚度高,整个装置稳定可靠,避免了工作时出现的晃动现象,保证了抛光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旋转支座,旋转驱动装置与竖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支座旋转,工件旋转模架安装在旋转支座上。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轴承件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竖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轴承件设于第一轴承座上并套设在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外侧,所述旋转支座与轴承件固定连接,所述工件旋转模架通过连接架与旋转支座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支架、竖向驱动装置和竖向活动支座,竖向活动支座通过竖向导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竖向活动支座竖向往复移动,旋转驱动装置与竖向活动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活动支座和横向驱动装置,横向活动支座通过横向导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活动支座相对抛光机构横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架与横向活动支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竖向导轨机构为第一直线导轨,竖向活动支座和支架通过两副第一直线导轨连接,第一直线导轨的滑轨安装在支架上,竖向活动支座与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连接;所述竖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副和第一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副安装在两副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第一电机与支架连接,竖向活动支座与第一滚珠丝杠副的螺母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一滚珠丝杠副的螺杆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设于竖向活动支座上。优选的,所述横向导轨机构为第二直线导轨,横向活动支座和基座通过两副第二直线导轨连接,第二直线导轨的滑轨安装在基座上,横向活动支座与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连接;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副和第二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副安装在两副第二直线导轨之间,第二电机与基座连接,横向活动支座与第二滚珠丝杠副的螺母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滚珠丝杠副的螺杆传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横向活动支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活动支座与竖向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缓冲装置,竖向活动支座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弹性缓冲装置连接,第一弹性缓冲装置可对竖向活动支座实现弹性缓冲,所述第一弹性缓冲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一缓冲弹簧、第一螺柱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滚珠丝杠副的螺母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可活动在套设在第一滚珠丝杠副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柱和第一螺母连接,第一连接板可相对第二连接板活动,第一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一螺柱上并夹设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母可调节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相对距离。进一步的,所横向活动支座与横向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缓冲装置,横向活动支座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二弹性缓冲装置连接,第二弹性缓冲装置可对横向活动支座实现弹性缓冲,所述第二弹性缓冲装置包括第四连接板、第二缓冲弹簧、第二螺柱和第二螺母,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滚珠丝杠副的螺母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可活动在套设在第二滚珠丝杠副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柱和第二螺母连接;第三连接板可相对第四连接板活动,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二螺柱上并夹设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母可调节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相对距离。优选的,所述工件模架为与待加工工件内腔适配的内腔定位模架,所述工件模架与模架驱动装置通过止口定位连接,内腔定位模架与工件内腔底部配合的一端设计有第一平面,所述负压吸附通道的入口设于第一平面上,所述抛光轮轴线竖向设置用于对待加工工件外壁进行抛光;或者,所述工件模架为与待加工工件外形适配的工件体定位模架,所述工件模架与模架驱动装置通过止口定位连接,工件体定位模架内腔底部设计有第二平面,所述负压吸附通道的入口设于第二平面上,所述抛光轮轴线横向设置用于对待加工工件内壁进行抛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上述的抛光装置和机架,抛光装置通过基座安装在机架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部分示意图一;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部分示意图二;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9是图8中的A-A截面的部分示意图;图10是图8中的B-B截面的部分示意图;图11是图9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爆炸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轴承座的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13,抛光装置,包括基座1、抛光机构2和工件旋转模架3,所述抛光机构2和工件旋转模架3设于基座1上,所述工件旋转模架3包括工件模架31和模架驱动装置32,工件模架31内设有负压吸附通道33,负压吸附通道33用于和负压发生装置(图中未标示)连接以提供固定工件的吸附力,抛光机构2包括抛光轮21和驱动抛光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所述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工件旋转模架包括工件模架和模架驱动装置,工件模架内设有负压吸附通道,负压吸附通道用于和负压发生装置连接以提供固定工件的吸附力,抛光机构包括抛光轮和驱动抛光轮旋转的抛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抛光机构设于工件旋转模架的一侧,工件旋转模架依次通过旋转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与基座连接,横向移动机构驱动竖向移动机构相对抛光机构横向往复移动,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旋转机构竖向往复移动,旋转机构驱动工件旋转模架绕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旋转,工件旋转模架的旋转轴线与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1 CN 20181044796871.抛光装置,包括基座、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所述抛光机构和工件旋转模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工件旋转模架包括工件模架和模架驱动装置,工件模架内设有负压吸附通道,负压吸附通道用于和负压发生装置连接以提供固定工件的吸附力,抛光机构包括抛光轮和驱动抛光轮旋转的抛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抛光机构设于工件旋转模架的一侧,工件旋转模架依次通过旋转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与基座连接,横向移动机构驱动竖向移动机构相对抛光机构横向往复移动,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旋转机构竖向往复移动,旋转机构驱动工件旋转模架绕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旋转,工件旋转模架的旋转轴线与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线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旋转支座,旋转驱动装置与竖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支座旋转,工件旋转模架安装在旋转支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支架、竖向驱动装置和竖向活动支座,竖向活动支座通过竖向导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竖向活动支座竖向往复移动,旋转驱动装置与竖向活动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活动支座和横向驱动装置,横向活动支座通过横向导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活动支座相对抛光机构横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架与横向活动支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活动支座与竖向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缓冲装置,第一弹性缓冲装置可对竖向活动支座实现弹性缓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活动支座与横向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缓冲装置,第二弹性缓冲装置可对横向活动支座实现弹性缓冲。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轴承件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竖向移动机构固定连接,轴承件设于第一轴承座上并套设在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外侧,所述旋转支座与轴承件固定连接,所述工件旋转模架通过连接架与旋转支座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轨机构为第一直线导轨,竖向活动支座和支架通过两副第一直线导轨连接,第一直线导轨的滑轨安装在支架上,竖向活动支座与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连接;所述竖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副和第一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副安装在两副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第一电机与支架连接,竖向活动支座与第一滚珠丝杠副的螺母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一滚珠丝杠副的螺杆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设于竖向活动支座上;所述横向导轨机构为第二直线导轨,横向活动支座和基座通过两副第二直线导轨连接,第二直线导轨的滑轨安装在基座上,横向活动支座与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连接;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副和第二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副安装在两副第二直线导轨之间,第二电机与基座连接,横向活动支座与第二滚珠丝杠副的螺母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滚珠丝杠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百乐陈胜全邓善贤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茨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