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步骤2: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方法在保留原有图书馆的所有功能的前提下,增置一套RFID与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技术结合的图书馆书籍归还系统,从而达到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方法便于在现有的图书馆中进行改造,且保持图书馆现有的功能。技术上结合RFID与AGV,使得图书得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又能自动地被归还至对应书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书籍归还方法和书籍归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书馆书籍归还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和书籍归还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一个供人借阅书籍,并阅读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最常去的公共场所之一,图书馆的业务中包括了服务这一项,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它包括读者发展、读者研究、文献流通和推广服务、馆藏报道、阅读辅导、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读者教育等等。其中,读者发展,例如发放借书证。文献流通和推广服务,例如包括文献外借、阅览服务、文献复制服务、馆际互借、流动图书馆服务等。根据考察与分析,归还书籍的工作量大。在自动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亟待一种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的图书馆书籍归还方法,这样能将图书馆职工从枯燥繁重的体力劳动解脱出来,从而投身于更有价值的活动中去。目前,图书馆多使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使读者借还书更有效率、图书馆更容易对书籍的借还情况进行查找和管理;各地也出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书本容量仅为400本,读者不一定能借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借书流程不仅操作麻烦,等待时间长,而且一次操作只能借一本书,浪费读者的时间。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已有基于RFID等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实例。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310168593.8,公布号为CN103246902A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智能图书定位系统,该专利文献使用UHF频段的RFID技术实现对馆藏图书的监控、清点、图书查询定位、错架统计等功能,这虽方便了管理员对书籍进行管理,但是没有考虑到读者,面向的用户群体比较单一。同样,在《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计》文中介绍了使用RFID技术让读者在每个书架旁的自助借还机旁进行多节点借还书籍,以节省图书管理员工作量,降低柜台拥堵的情况,但这需要借书者寻找书架位置,相当于是图书管理员工作量的转移,不能为借书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以上提到的几种图书馆无疑使用了RFID技术,但是都存在未解决管理员管理或整理书籍费时费力的问题或未能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使读者的借书阅览体验达到最佳的问题。此外,在《图书馆智能还书分类系统演示平台开发与设计》一文中还介绍了使用电子红外扫描枪来获取书籍信息并使用电机将书籍推送入库,并融合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开发了一个图书馆智能还书分类系统动态演示平台,实现了现代化的自动化管理,解放了劳动力。但是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红外扫描枪来获取书籍信息,这要求标签和扫描枪必须对准才能够准确完整地获取标签内的信息。相较于RFID技术,RFID技术不需要将标签对准扫描设备,只需要求标签位于扫描设备的电场区域内即可读取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和书籍归还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步骤2: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2.1: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获取当前书籍的书籍识别信息对应的书籍位置,根据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得到预设路线信息;其中,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作为所述相应位置;步骤2.2:根据预设路线信息,通过下位机机构将当前书籍传送至对应的书籍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书籍归还系统,包括如下模块:模块M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模块M2:在模块M2的控制下,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优选地,所述模块M2包括如下子模块M:模块M2.1: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获取当前书籍的书籍识别信息对应的书籍位置,根据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得到预设路线信息;其中,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作为所述相应位置;模块M2.2:在模块M2.2的控制下,根据预设路线信息,通过下位机机构将当前书籍传送至对应的书籍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书馆书籍归还方法在保留原有图书馆的所有功能的前提下,增置一套RFID与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AGV)技术结合的图书馆书籍归还系统,从而达到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书馆书籍归还方法便于在现有的图书馆中进行改造,且保持图书馆现有的功能。技术上结合RFID与AGV,使得图书得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又能自动地被归还至对应书架。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了RFID技术的情况下,又增添了AGV技术,创新地使用机器人来完成图书分类与还书至书架的任务,从读者的角度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相比在图书馆正常还书的时间相同;从图书管理员角度看,这套系统能帮助完成还书工作。可谓集成了现有图书馆与自助图书馆各自的优点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的下位机机构算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的下位机机构的实物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在整个系统初始状态中,未监测到任何书籍时的界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在检测到书籍时的界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在检测到所归还书籍非图书馆书籍时的界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系统中下位机机构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步骤2: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2.1: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获取当前书籍的书籍识别信息对应的书籍位置,根据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得到预设路线信息;其中,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作为所述相应位置;步骤2.2:根据预设路线信息,通过下位机机构将当前书籍传送至对应的书籍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书籍归还系统,包括如下模块:模块M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模块M2:在模块M2的控制下,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所述模块M2包括如下子模块M:模块M2.1: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获取当前书籍的书籍识别信息对应的书籍位置,根据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得到预设路线信息;其中,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作为所述相应位置;模块M2.2:在模块M2.2的控制下,根据预设路线信息,通过下位机机构将当前书籍传送至对应的书籍位置。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书籍归还方法和书籍归还系统进行进一步说明: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步骤2: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籍归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识别传送带上的书籍的电子标签,获取书籍识别信息;步骤2:经传送带将书籍移至下位机机构,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将在下位机机构上的书籍移至相应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籍归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2.1:根据书籍识别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获取当前书籍的书籍识别信息对应的书籍位置,根据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得到预设路线信息;其中,所述对应的书籍位置作为所述相应位置;步骤2.2:根据预设路线信息,通过下位机机构将当前书籍传送至对应的书籍位置。3.一种书籍归还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子安,徐晟秋,陆广琴,彭星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