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44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为:在顶板设有天窗,在天窗处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全暗埋下沉式道路和半敞开下沉式道路的缺点,在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实用性方面更具优势,在发生火灾时可打开天窗进行救助;更具有经济性,它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减少了照明费用,同时也避免了自然光的直接照射与灯光照明的强烈反差;更具有美观性,透明轻质材料的使用,使下沉式道路表现出轻盈、大气、现代;更具有实用性,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由于开了天窗,使车辆驾驶员有一种通透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和隧道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
技术介绍
在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其交通矛盾日益突现,在道路建设中由于受到规划红线和现有建筑的制约,以及考虑环境的影响,道路交通趋向于立体交通和多元交通,道路立体交通表现为高架道路、下沉式道路和地面道路。由于高架道路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较大,在欧洲很多城市更多地采用下沉式道路,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在下沉式道路的设计研究中,选用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下沉式道路形式是十分关键的。目前,下沉式道路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全暗埋下沉式道路,俗称地道或隧道;半敞开下沉式道路,即下沉式道路中有部分车道被遮,部分车道敞开;全敞开下沉式道路,即路堑式道路。这三种形式的下沉式道路适应于不同的道路条件,并各有其优缺点。就全暗埋下沉式道路和半敞开下沉式道路相比较,全暗埋下沉式道路地下空间利用充分,对地面构筑物影响小,包括交通、噪声、空气污染等。但全暗埋下沉式道路也有很多缺陷,如日常照明和通风费用大,发生重大事故时消防救助困难。而半敞开下沉式道路虽然对地面交通有一定的干挠,噪声和空气污染对沿线均有影响,但半敞开下沉式道路也有其优点,如白天可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用电;可利用自然通风,减少机械排风的用电;更为重要的是半敞开下沉式道路在消防救助方面非常有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它主要包括底板,与底板连为一体的侧墙,与侧墙相连接的顶板,其特征在于在顶板设有天窗,在天窗处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全暗埋下沉式道路和半敞开下沉式道路的缺点,在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实用性方面更具优势,在发生火灾时可打开天窗进行救助;更具有经济性,它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减少了照明费用,同时也避免了自然光的直接照射与灯光照明的强烈反差;更具有美观性,透明轻质材料的使用,使下沉式道路表现出轻盈、大气、现代;更具有实用性,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由于开了天窗,使车辆驾驶员有一种通透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横断面示意2为图1的俯视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窗结构示意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剖视面包括箱体,该箱体主要由底板7、侧墙3和顶板9组成,即底板7的两侧为侧墙3,与两侧墙3相连接的顶板9,其特征在于在顶板9设有天窗1,在天窗处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8。实施中箱体采用混凝土结构,在顶板天窗的敞开处设有横撑,天窗通过金属框架10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在金属框架内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如所述的道路箱体高于地面50cm以上,则可在侧墙3处设有横撑5和侧窗,在横撑5部位的侧窗内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的轻质材料,横撑的间距为5~10m,一实施例顶板上基本无覆土,顶板标高与原地面标高基本相平或高出原地面,结构敞开部分设置横撑,以提高结构的合理性。用于天窗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采用双面镀制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的玻璃,并可结合景观设计采用平面状或曲面状,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金属支架,其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式,也可采用活动式。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混凝土结构采用半敞开式,即顶板是开天窗的,它的土建结构特点结构埋深浅,顶板上基本无覆土,顶板标高与原地面标高基本相平或高出原地面,这样可以减少施工的基坑挖深,由于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是采用浅埋式,其结构的抗浮采用抗拔桩、混凝土压重等综合措施来解决抗浮问题,见图1,关于抗拔桩、混凝土压重等综合措施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具体描述。开天窗部分采用透明的轻质材料进行封闭,以形成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天窗的大小可任选,只要结构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天窗的位置可以在下沉式道路顶板的任何部位,较合理的位置应在下沉式道路车道的上方。天窗材料应选择有一定的透光度和强度,能承受人在其上面进行检修和清洗等;该材料应在燃烧时无有害气体产生;该材料应便于清洗。采用双面镀制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的玻璃,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具有自洁净的功能,是天窗的合适材料。本专利技术包括位于地下的半敞开的混凝土结构,结构的顶标高与原地面2标高基本一致或高出原地面,其特点是浅埋,并通过混凝土压重和抗拔桩4解决抗浮问题。半敞开部分在结构上采取横撑5以解决敞开部位的受力,半敞开部分6的大小可任意,也可全敞开。在半敞开部位设置透明的轻质材料8,透明的轻质材料8通过金属支架与土建结构连接。权利要求1.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它包括箱体,该箱体主要由底板、侧墙和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顶板设有天窗,在天窗处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在于箱体采用混凝土结构,在顶板天窗的敞开处设有横撑,天窗通过金属框架与横撑或混凝土结构连接,在金属框架内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在于在侧墙处设有横撑和侧窗,在横撑部位的侧窗内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的轻质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在于横撑的间距为5~10m,顶板上基本无覆土,顶板标高与原地面标高基本相平或高出原地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在于用于天窗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采用双面镀制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的玻璃,并可结合景观设计采用平面状或曲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在于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金属支架,其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式,也可采用活动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其特征为在顶板设有天窗,在天窗处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全暗埋下沉式道路和半敞开下沉式道路的缺点,在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实用性方面更具优势,在发生火灾时可打开天窗进行救助;更具有经济性,它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减少了照明费用,同时也避免了自然光的直接照射与灯光照明的强烈反差;更具有美观性,透明轻质材料的使用,使下沉式道路表现出轻盈、大气、现代;更具有实用性,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由于开了天窗,使车辆驾驶员有一种通透感。文档编号E01C1/00GK1467341SQ0311695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俞明健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封闭半透明下沉式道路,它包括箱体,该箱体主要由底板、侧墙和顶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顶板设有天窗,在天窗处装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明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