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习杰峰专利>正文

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532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由硅藻土0.4%~1.2%,沥青4%~6%,集料(砂石料)93%~95%。(*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及其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硅藻土作为公路用改性剂国内外都有记载,其特点是由于硅藻土吸附多孔性大,能改善沥青路面的性能,现有的一些改性沥青由于硅藻土与沥青先混拌,与热沥青混合后会出现沥青粘度大,结团,甚至硅藻土析出等问题,导致搅拌、输送均匀困难,影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新的硅藻土沥青混合料及其方法,不仅易于混拌,使用效果好,不增加相对成本。本专利技术由硅藻土0.4%~1.2%,沥青4%~6%,集料(砂石料)93%~95%。其生产方法1是a)将硅藻土与集料充分拌匀,集料温度由常温-190度,混拌时间5-10秒,b)将沥青混拌入a步骤混合料中,其中沥青的温度为80-170度,混拌时间为20-50秒。其生产方法2是,将沥青,集料,硅藻土在120-190度,20-50秒同时拌合均匀。所述的硅藻土可为硅藻纯土。所述的硅藻土可为普通硅藻土。所述的硅藻土还可为硅藻土沥青改性剂(如中国专利申请01122221.2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使沥青高温稳定性得到改善;沥青混合料加入硅藻土后,水稳定性较好,残留稳定度可达90%以上;沥青混合料实测密度增大,空隙率降低,已接近“规范”要求下限;在路面钻芯取样,测定芯样密实度后,其结果表明大部分芯样密实度都达到或超过98%;掺入硅藻土后,混合料质量有所提高,由于沥青软化点提高,混合料泛油的情况已很少发生;因硅藻土质轻、掺量小,在拌和机自动计量加入硅藻土时易产生较大误差,造成计量不准确;同时易造成飞灰损失,实际使用时,掺量应高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掺配比例的1-2%。应用“RR-300公路沥青路面改性剂”铺筑的路面具有空隙率降低、密度增大、承载强度显著提高,水稳定性、高低温稳定性更好、耐磨性增强、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路面有阻热和隔热的性能,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可阻止路面温度上升过高,对防止路面产生车辙和泛油具有极好的作用。由于改性剂具有光分散性使路面反光更柔和,改性后的沥青路面综合使用性能更高、经济性和安全性更好。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技术指标 注抗滑表层和沥青碎石的残留稳定度及冻融劈裂强度比要求为不低于80%。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试验技术指标 铺筑使用一年的RR-300硅改性路面重塑性能试验1、车辙试验结果,动稳定度平均1503次/mm2、水稳定性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结果,残留稳定度100.4%,冻融劈裂强度比867%;3、低温抗裂性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结果,破坏应变弯曲3517με4、疲劳试验,疲劳试验结果,疲劳寿命40187次。以上结果表明,重塑制件的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水害性、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特别是抗疲劳性能很好,与新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结果相一致。使用石油沥青AH-50、AH-70、AH-90、AH-60时,沥青加热温度为150~170度;AH-110、AH-130、AH-100、AH-140、AH-180时,沥青加热温度为140~160度;A-200时为130~150度;使用煤沥青T-8、T-9时沥青温度为100~130度;T-5、T-6、T-7时沥青温度为80~120度。另外,本专利技术不会产生由于硅藻土与沥青先混拌,与热沥青混合后会出现沥青粘度大,结团,甚至硅藻土析出等问题,导致搅拌、输送均匀困难,影响效果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由硅藻土0.7%,沥青5%,集料(砂石料)94.3%。其生产方法是a)将硅藻土与集料充分拌匀,集料温度由常温,混拌时间8秒,b)将沥青混拌入a步骤混合料中,其中沥青的温度为160度,混合料的温度为170度,混拌时间为40秒。所述的硅藻土可为普通硅藻土。使用沥青为AH-70。实施例2、本实施例由硅藻土1%,沥青6%,集料(砂石料)93%。其生产方法是a)将硅藻土与集料充分拌匀,集料温度由180度,混拌时间10秒,b)将沥青混拌入a步骤混合料中,其中沥青的温度为150度,混合料的温度为170度,混拌时间为35秒。所述的硅藻土可为硅藻纯土。使用沥青为AH-130。实施例3、本实施例由硅藻土0.5%,沥青4.5%,集料(砂石料)95%。其生产方法是a)将硅藻土与集料充分拌匀,集料温度由常温,混拌时间10秒,b)将沥青混拌入a步骤混合料中,其中沥青的温度为100度,混合料的温度为120度,混拌时间为50秒。硅藻土为硅藻土沥青改性剂(如中国专利申请01122221.2所述)。使用沥青为T-6。实施例4、本实施例由硅藻土1.2%,沥青5%,集料(砂石料)93.8%。其生产方法是,将沥青,集料,硅藻土在160度,35秒同时拌合均匀。所述的硅藻土可为硅藻纯土。沥青为AH-90。实施例5、本实施例由硅藻土0.6%,沥青5.4%,集料(砂石料)94%。将沥青,集料,硅藻土在190度,40秒同时拌合均匀。沥青为AH-180实施例6、本实施例由硅藻土0.9%,沥青5.4%,集料(砂石料)93.7%。将沥青,集料,硅藻土在150度,30秒同时拌合均匀。所述的硅藻土为硅藻土沥青改性剂(如中国专利申请01122221.2所述)。沥青为A-200。权利要求1.一种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由硅藻土0.4%~1.2%,沥青4%~6%,集料(砂石料)93%~95%。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a.将硅藻土与集料充分拌匀,集料温度由常温-190度,混拌时间5-10秒,b.将沥青混拌入a步骤混合料中,其中沥青的温度为80-170度,混拌时间为20-50秒。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将沥青,集料,硅藻土在120-190度,20-50秒同时拌合均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土为硅藻纯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土为普通硅藻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土为硅藻土沥青改性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主要由硅藻土0.4%~1.2%,沥青4%~6%,集料(砂石料)93%~95%。其生产方法1是a)将硅藻土与集料充分拌匀,集料温度由常温-190度,混拌时间5-10秒,b)将沥青混拌入a步骤混合料中,其中沥青的温度为80-170度,混拌时间为20-50秒。其生产方法2是,将沥青,集料,硅藻土在120-190度,20-50秒同时拌合均匀。本专利技术使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稳定性得到改善,水稳定性较好,残留稳定度可达90%以上,沥青混合料实测密度增大,空隙率降低,由于沥青软化点提高,混合料泛油的情况已很少发生;因硅藻土质轻、掺量小,在拌和机自动计量加入硅藻土时易产生较大误差,造成计量不准确;同时易造成飞灰损失,实际使用时,掺量应高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掺配比例的1-2%。同时,不会产生硅藻土与沥青先混拌,与热沥青混合后会出现沥青粘度大,结团,甚至硅藻土析出等问题,导致搅拌、输送均匀困难,影响效果的问题。文档编号E01C7/00GK1548475SQ03138009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习杰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杰峰陈玉柏
申请(专利权)人:习杰峰陈玉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