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大方专利>正文

转盘式编织立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515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面交通系统的立交线路设计。是一种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既保留城市原有的建筑群格局,又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全线畅通的物理解决方案。转盘式编织立交系统的占地面积只有苜蓿叶立交桥的1/4。特点是投资少,行车安全,交通管理简化。能够消除绝大部分的交通冲突点,提高道路的运通能力。适合城市单行机动车道系统的分期改造,尤其适合新建市区的规划。不但增添了城市的新景观,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还能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面交通系统的立交线路设计。是一种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既保留城市原有的建筑群格局,又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全线畅通的物理解决方案。
技术介绍
城市地面交通系统是最主要最经济和最方便的一种交通方式,也是城市未来发展不变的方向。由于交叉路口的时间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车流,城市的整体交通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的交通方式。在交通繁重的一些路口设置大型立交桥来消除所有的交通冲突点;架设环城的高架桥或铺设环形围城公路对车辆进行分流;增设地铁来减少载人的公交车辆等,虽暂时缓解了局部的交通压力,但其他的堵塞点仍会影响到全线的畅通。也没有改变整个城市原有的时间管理方式。多方式的交通模式额外地增添了公共转换的平台,高架桥也限制了汽车的载重能力。此外还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用地,改变了城市原有的格局,破坏了人文环境。新增的城市外围环道仍存在着与原有道路的平面交会问题。在十字路口内的转盘式平面解决方案,只消除了相交冲突点,存在着3个交织段的6个冲突点,安全和通运能力都比较差。此外,还必须遵守特殊的交通规则。若路口之间的平均间距只有500米左右,在每个路口都设置普通立交桥会形成整座城市都是环道的局面。要么改变城市的格局加大各路口之间的距离来满足普通立交模式的要求,要么不改动原有道路和城市建筑物,设计出只在路口的范围内解决所有的交通冲突点的全新立交线路方案。才能实现城市地面交通系统的全线畅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够实现城市畅通工程的关键设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十字路口的地面,提供完全物理阻隔的直行、右转弯、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单向通道,满足城市的所有路口都实现立交通道的要求。设计原理根据经纬编织的方式,将经和纬的横截面扩大成4×5平方米后,建立了立交通道的基本模式。互相穿插后的经和纬进行再分叉,形成直行和左转弯各自的单行道。设计方案一.四叉口的单通道完全对称于中心点并互相嵌接。机动快车道2进3出。二.立交桥的高度降低一半,利用地下的另一半空间,合成为通道的整体高度。缩短上桥坡长的1/2。三.下桥坡度改陡一倍缩短1/2的坡长,使下坡全程在1/4的环形桥内完成。四.立交桥上、下坡的次序上坡、下坡、再上坡,车辆每次只爬高1/2的桥高。五.双层车道在外,上下重合。单下坡道在内。六.右转弯单向车道在地平面,处在最外侧。七.桥体中央地面高于地平0.5米,可作为一个巨大的临时蓄水池通过地下U形排水管道向立交桥外的地平面自动泄水。八.非机动车不单独设置,与人行道合并,地下过道也合并。九.限制极少数不准在市内通行的机动车辆的高度后,桥洞高度参照最低要求设计。采用无梁桥体减少自身的厚度。十.桥面接受的雨水引向内侧地面,必要处用加盖雨棚、增设地沟引流等手段。它们有4处下坡处、4处机动车出口。在地下通道设置蓄水坑及小容量抽水设备,向中央地面的临时蓄水池或环形桥外侧地面排水。十一.不增加应急的路面宽度,用滑道远距离牵引亊故车辆。附图说明图1总平面图 图2 1/2总侧面3立交桥总体效果图之1 图4立交桥总体效果图之2图5立交桥内圈正视效果图 图6路口五车道左视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行车路线如图1.进入路口后,若右转弯走地平面的右单车道;否则如箭头所示——上坡、桥上平驶、跨过地下车道后就下坡、进入桥洞后再分叉若直通就上坡;若左转弯就继续在桥下平驶,至另一出口时再上坡到地面。桥下分道处有明显的指路标志。参考数据机动车单道宽4米,上坡斜度1/12;下坡斜度1/6。桥面高2.5米,底层深2.5米。内圈宽48米,外圈宽66米。路口快车道总宽20米。过街地下人行道纯高2.5米,宽4米。梯式上、下坡。过街地下非机动车道平坡,上下坡斜度1/8。该系统设施的特点是占地少,投资少,行车安全,交通管理简化。占地面积只有苜蓿叶立交桥的1/4。不但增添了城市的新景观,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还能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适合城市系统性的单行车道的分期改造,尤其适合新建市区的规划。附加丁字路口的设计方案用3座X形换道桥提供2个左转弯和1个直行通道,另1个直行通道和2个右转弯在最外侧的地平面。如图7所示。丁字立交桥的效果图见图8。相邻十字路口的系统简化设计方案与系统设置相邻的路口采用省略左弯的简单立交桥,见图9。若将该系统底部上升至地平,则成为第二套线路设计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城市地面交通系统的立交线路设计,其特征是在转盘式平面方案的基础上,用经纬编织的方式构成适合街道路口范围内设置的立交线路。提供十字路口完全物理阻隔的直行、右转弯、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单向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单向车道上下坡的不同要求,在十字路口范围内对称地完成下坡全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桥洞高度由地面以上的一半和地面以下的一半合并而得,上坡路程分解为‘进入路口’段和‘离开路口’段,其中间是下坡段。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左转弯单通道与另一路段的桥面基本重合,并由4个对称的路段构成单环立交系统的主体。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除桥体自身的挡雨排水功能之外,各个地下出入口的防水雨棚是该系统防水的主要方式。通过环内中心地表略高于环外标准地平面的设置,经U型管道向环外自动排水。6.根据权利要求1.及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用3座X形换道桥提供丁字路口的2个左转弯的单向通道和1个直行通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面交通系统的立交线路设计。是一种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既保留城市原有的建筑群格局,又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全线畅通的物理解决方案。转盘式编织立交系统的占地面积只有苜蓿叶立交桥的1/4。特点是投资少,行车安全,交通管理简化。能够消除绝大部分的交通冲突点,提高道路的运通能力。适合城市单行机动车道系统的分期改造,尤其适合新建市区的规划。不但增添了城市的新景观,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还能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文档编号E01C1/04GK1657704SQ200410092760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肖圣冬, 肖大方 申请人:肖大方, 肖圣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地面交通系统的立交线路设计,其特征是:在转盘式平面方案的基础上,用经纬编织的方式构成适合街道路口范围内设置的立交线路。提供十字路口完全物理阻隔的直行、右转弯、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单向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圣冬肖大方
申请(专利权)人:肖大方肖圣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