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93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安装板水平设置,安装板底部设有沿安装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竖直设置在安装板下方,加热管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固定在加热管的第二液口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与现有的整体铸型结构相比,加热管厚度更薄,空间利用率更高,从而大大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对焊接位置的优化设计,保证加工后的结构可靠性和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管
,尤其涉及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专利201220501934.X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是金属加热芯体包括平行排布的至少两行和两列金属加热体,每行间隔相等距离错开设有一个金属加热体,每列间隔相等距离设有一个金属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加热芯体是一种金属U型槽,采用压铸方式制作的加热芯体,发热模块通过压装形式插入槽内,最终形成传热主体。这种加热方式存在的技术缺点是压铸金属加热体受限与制作模具,金属壁厚较厚,重量较重,同时压铸无法避免金属加热芯体内部存有气泡,空隙,致密度不够高,故此金属加热芯体的传热系数有限,传热壁厚减薄也困难,另外重量难以进一步降低。另一个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发热芯、硅橡胶绝缘层、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和电源线,在发热芯上连接电源线,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包覆在发热芯的一侧,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发热芯的另一侧。这种加热方式虽然都能给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但是存在水容量大,换热效果低,加热速度较慢,安全性比较低,带电发热体容易挤压、刺破受损,加热也不太均匀,且通用问题是应用电压平台较低,不符合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多个加热管、多个密封底盖;安装板水平设置,安装板底部设有沿安装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竖直设置在安装板下方,加热管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固定在加热管的第二液口处。优选地,加热管具有板状结构且依次平行设置。优选地,安装板与加热管通过激光焊接密封固定。优选地,密封底盖通过激光焊接密封固定。优选地,加热管一侧设有第一换热分隔筋,第一换热分隔筋下端与加热管下端间隔预设间隙。优选地,加热管远离第一换热分隔筋一侧设有第二换热分隔筋,第二换热分隔筋下端与加热管下端间隔预设间隙。优选地,每个加热管的第一换热分隔筋与相邻加热管的第二换热分隔筋相对设置。优选地,加热管靠近第一换热分隔筋一侧侧壁设有第一导向换热肋,第一导向换热肋远离加热管一端向第一换热分隔筋方向倾斜。优选地,加热管靠近第二换热分隔筋一侧侧壁设有第二导向换热肋,第二导向换热肋远离加热管一端向第二换热分隔筋方向倾斜。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安装板水平设置,安装板底部设有沿安装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竖直设置在安装板下方,加热管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固定在加热管的第二液口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与现有的整体铸型结构相比,加热管厚度更薄,空间利用率更高,从而大大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对焊接位置的优化设计,保证加工后的结构可靠性和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的加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的加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1、多个加热管2、多个密封底盖3;安装板1水平设置,安装板1底部设有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2竖直设置在安装板1下方,加热管2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2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3固定在加热管2的第二液口处。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安装板水平设置,安装板底部设有沿安装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竖直设置在安装板下方,加热管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固定在加热管的第二液口处。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与现有的整体铸型结构相比,加热管厚度更薄,空间利用率更高,从而大大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对焊接位置的优化设计,保证加工后的结构可靠性和密封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管2具有板状结构且依次平行设置。在安装板与加热管的具体连接方式中,安装板1与加热管2通过激光焊接密封固定;在密封底盖与加热管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中,密封底盖3通过激光焊接密封固定;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管2一侧设有第一换热分隔筋41,第一换热分隔筋41下端与加热管2下端间隔预设间隙,加热管2远离第一换热分隔筋41一侧设有第二换热分隔筋42,第二换热分隔筋42下端与加热管2下端间隔预设间隙,每个加热管2的第一换热分隔筋41与相邻加热管2的第二换热分隔筋4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液体从一侧进入加热管之间的间隙与加热管进行热交换;在液体的热交换过程中,换热分隔筋阻挡液体在相邻两个加热主体之间的流动,使得液体沿换热分隔筋向上下两侧流动,然后绕过换热分隔筋从加热管之间另一侧间隙流出,从而延长液体在加热管周围的停留时间,提高加热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加热管2靠近第一换热分隔筋41一侧侧壁设有第一导向换热肋51,第一导向换热肋51远离加热管2一端向第一换热分隔筋41方向倾斜,加热管2靠近第二换热分隔筋42一侧侧壁设有第二导向换热肋52,第二导向换热肋52远离加热管2一端向第二换热分隔筋42方向倾斜;一方面,导向换热肋增大加热管表面的换热面积,另一方面,导向换热肋起到为液体导向的作用,引导液体向换热分隔筋方向沿着导向换热肋向上下流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多个加热管(2)、多个密封底盖(3);安装板(1)水平设置,安装板(1)底部设有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2)竖直设置在安装板(1)下方,加热管(2)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2)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3)固定在加热管(2)的第二液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多个加热管(2)、多个密封底盖(3);安装板(1)水平设置,安装板(1)底部设有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上设有焊接凸台,加热管(2)竖直设置在安装板(1)下方,加热管(2)顶部设有第一液口且底部设有第二液口,每个加热管(2)的第一液口套设在焊接凸台外周且第一液口与焊接凸台焊接固定,密封底盖(3)固定在加热管(2)的第二液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加热管(2)具有板状结构且依次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与加热管(2)通过激光焊接密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底盖(3)通过激光焊接密封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加热管(2)一侧设有第一换热分隔筋(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彬郭晓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