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的敞口容器内;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纱网,且上端纱网顶部有一张滤纸,所述滤纸紧贴于上端网纱,玻璃筒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所述细沙上放置有土豆。该饲养装置透气,透明,能保证很好的光照和湿度,用本装置饲养马铃薯块茎蛾,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均在95%左右,且饲养简单,成本低廉,容易获得龄期一致且纯净的马铃薯块茎蛾各虫态,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饲养装置,具体涉及马铃薯块茎蛾的室内饲养简易装置及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operculellaZeller)属鳞翅目麦蛾科,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尤其对马铃薯、茄子和烟草为害最重。此外,它还危害龙葵、银叶草等其他作物。由于该虫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殖潜力,对马铃薯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世界性马铃薯害虫之一,严重为害我国的马铃薯产业。2015年,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未来马铃薯将成为继稻米、小麦和玉米外的又一主粮。因此,马铃薯块茎蛾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将需要大量的供试昆虫用于研究。通过田间采集的方法容易受到生产季节性影响,需要付出的劳动成本也高,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尽管有马铃薯块茎蛾人工饲养方面的报道(桂富荣,李正跃.用马铃薯人工饲养马铃薯块茎蛾的方法.应用昆虫学报,2003,40(2):187-189),但需要多个饲养器具,且饲养方法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室内饲养装置,该装置简单,饲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昆虫龄期整齐,成活率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马铃薯块茎蛾的室内饲养方法,饲养条件单一,容易操作,不用来回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其孵化率在95%,幼虫化蛹率93%,成虫羽化率96%,马铃薯块茎蛾卵、幼虫、蛹和成虫可通过上述方法分别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的敞口容器内;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纱网,且上端纱网顶部有一张滤纸,所述滤纸紧贴于上端网纱,玻璃筒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所述细沙上放置有土豆。所述敞口容器为培养皿,培养皿内底部覆盖有吸水纸。所述玻璃筒为圆柱形,直径为7-10厘米,高20-40厘米,下部培养皿直径为8-12厘米,所述纱网材质为80目的乙烯。所述滤纸上部放置有培养皿,培养皿的敞口端置于滤纸上。所述纱网通过橡皮筋固定于玻璃筒两端的筒壁上。所述土豆为新鲜无病薯块,用自来水洗净后自然晾干;所述土豆表面有昆虫解剖针扎出的数个孔洞。采用上述装置饲养马铃薯块茎蛾的方法,其特征为:将马铃薯雌雄成虫放入饲养装置中,并置于温度26±2℃,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2h光照:12h黑暗的人工气候箱中,成虫交配后将卵产于装置顶部的滤纸上,取出滤纸,收获大量的虫卵;将带卵的滤纸放入一个新的饲养装置中,将产卵一侧朝内,滤纸上的卵基本孵化完毕,并取出滤纸,幼虫驻入马铃薯内,随时取出薯块并切开收获幼虫;幼虫在马铃薯内发育至老熟幼虫,然后爬到马铃薯表皮,准备化蛹,将蛹收集至指形管,脱脂棉封口;蛹在指行管中羽化为成虫。所述成虫交配后3-4天取出滤纸,收获幼虫的时间为滤纸放入饲养装置后的10天内。所述蛹收集时间为滤纸放入饲养装置的10天后收集,蛹在指行管中羽化为成虫的时间为5-6天。所述指形管的大小为5毫升,每管装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3。马铃薯块茎蛾具体饲养装置为一个玻璃筒,底部装上高温灭菌后的细沙,将整块土豆置于细沙上,然后两端用80目的纱网覆盖,并用橡皮筋固定在筒壁,并用一个塑料培养皿以倒扣状压盖住,目的一是为了固定滤纸,二是敞口端与滤纸接触,形成透气空间,便于蛾子透过纱网产卵于滤纸上。玻璃筒装置底部放在垫有吸水纸的玻璃培养皿上,以防土豆渗水污染环境和保证装置的湿度。该饲养装置透气,透明,能保证很好的光照和湿度,土豆作为成虫饲料,同时又是幼虫寄居所和饲料,马铃薯表皮还是化蛹场所。将蛹收集至指形管中,直至蛹将羽化,获得成虫。在马铃薯块茎蛾的整个世代中,只需要本饲养装置和指形管,饲养食物也只需要土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土豆为市场购买的新鲜无病薯块,并用自来水洗净后自然晾干。使用时,表面用昆虫解剖针扎数孔,以便幼虫驻入薯块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饲养简单,成本低廉,饲养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筒,该筒孔径和高度可大可小,只要能容纳2-3块土豆即可。饲养所用的材料仅为马铃薯,取材简单,不需要其他补充饲料,也不需要研究人工饲料。2.饲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容易获得龄期一致且纯净的马铃薯块茎蛾各虫态,成活率高。3.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饲养方法,饲养条件单一,容易操作,不用来回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其孵化率在95%,幼虫化蛹率93%,成虫羽化率96%,马铃薯块茎蛾卵、幼虫、蛹和成虫可通过上述方法分别获得。如果所用虫量较大,可通过扩大装置或增加装置数量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玻璃筒;2—纱网;3—橡皮筋;4—细沙;5—滤纸;6—培养皿;7—吸水纸;8—培养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马铃薯块茎蛾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1,所述玻璃筒1的上、下两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2,通过橡皮筋3固定于玻璃筒1两端的筒壁上。其中玻璃筒1的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7的培养皿8内,玻璃筒1的上端纱网2顶部有一张滤纸5,所述滤纸5上部放置有培养皿6使滤纸5紧贴于上端网纱2。玻璃筒1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4,所述细沙4上放置有土豆(未示出),所述土豆表面有昆虫解剖针扎出的数个孔洞。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制作过程及饲养方法:1.从市场上购买2斤新鲜、形状均匀的马铃薯,室内用自来水清洗后放在吸水纸上自然晾干。2.将孔径7厘米,高20厘米的玻璃筒的一端用80目纱网覆盖作为底部,并用橡皮筋固定,将150克高温灭菌并冷却后的细沙装入玻璃筒底部。3.取2块晾干后的马铃薯,用昆虫解剖针在其表面扎有数孔,然后放入玻璃筒中沙子上。4.用指形管收集10对马铃薯块茎蛾成虫,用二氧化碳熏晕后,放入玻璃筒中,上端覆盖80目的纱网,并用橡皮筋固定。5.将一张直径为7厘米的滤纸放在玻璃筒顶端,并用一个直径6厘米的塑料培养皿压住。6.将上述装置放入直径为8厘米的玻璃培养皿中,培养皿底部垫有一张吸水纸。7.将整个装置放在温度26±2℃,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2h光照:12h黑暗的人工气候箱中。8.3-4天后,将装置顶部的滤纸取下,可收获卵。9.将带有卵的滤纸放入新的装有马铃薯的装置中(产卵一层朝内),3-4天后再取出滤纸,在之后的10天内,取出马铃薯,切开后可获得幼虫。10.在幼虫化蛹后(取出滤纸10天后),用镊子将蛹转移至5毫升指形管中,每管装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3,并用脱脂棉封口。5-6天后获得成虫。试验例1:选取初羽化的马铃薯块茎蛾雌雄虫10对,利用上述方法和装置中连续饲养4代,并记录其生物学结果,包括平均产卵量、雌雄虫寿命、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和蛹羽化率。饲养4代后,马铃薯块茎蛾的生物学参数结果如下表所示:从上述试验结果看,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饲养方法,卵孵化率在95%,幼虫化蛹率93%,成虫羽化率96%,且饲养简单,成本低廉,容易获得龄期一致且纯净的马铃薯块茎蛾各虫态,大量饲养只需扩大装置或增加容器数量即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的敞口容器内;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纱网,且上端纱网顶部有一张滤纸,所述滤纸紧贴于上端网纱,玻璃筒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所述细沙上放置有土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的敞口容器内;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纱网,且上端纱网顶部有一张滤纸,所述滤纸紧贴于上端网纱,玻璃筒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所述细沙上放置有土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所述敞口容器为培养皿,培养皿内底部覆盖有吸水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饲养装置,所述玻璃筒为圆柱形,直径为7-10厘米,高20-40厘米,下部培养皿直径为8-12厘米,所述纱网材质为80目的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所述滤纸上部放置有培养皿,培养皿敞口端置于滤纸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所述纱网通过橡皮筋固定于玻璃筒两端的筒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所述土豆为新鲜无病薯块,用自来水洗净后自然晾干;所述土豆表面有昆虫解剖针扎出的数个孔洞。7.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饲养装置饲养马铃薯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林,吴圣勇,闫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