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避免密封圈安装时密封唇磨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70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1
一种可膨胀密封圈,包括密封圈基体以及设置在密封圈基体内的填充腔,密封圈基体为一体结构,密封圈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填充腔内注入适量材料A,材料A未充满填充腔,保证填充腔具有一定压缩性,安装密封件时,由于密封件可压缩性大,易于安装,且安装完毕后密封唇与活塞杆为间隙配合,密封唇在安装期间内未受磨损,密封圈安装完毕后,填充腔内注入适量材料B,材料B与材料A反应形成材料C充满填充腔2,材料C为固体,体积膨胀至充满填充腔,且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使密封圈膨胀、体积增大,密封唇与活塞杆形成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密封件的寿命,减低安装过程中对密封唇产生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膨胀密封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塑密封圈
,特别涉及一种可膨胀密封圈。
技术介绍
橡塑密封件的结构和性能对机械设备的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密封性能差不仅会增加机器的摩擦、磨损以及功率消耗,从而缩短机器的工作寿命,还会引起因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密封件的失效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效率,并关联引起潜在的更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橡塑往复动密封在安装时一般采用过盈配合,因此密封接触区存在一定的接触压力。在安装密封圈时,由于密封圈体积大于密封槽空间,安装时不可避免其密封唇与活塞杆间的摩擦与磨损,导致密封接触区的接触压力降低,从而增加泄漏量,缩短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密封圈从结构上决定了其在安装时密封唇的磨损问题不可避免。目前,国内外对于往复密封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密封泄漏量和摩擦力,以及研究如何减小摩擦系数和使用新型材料来降低磨损提高寿命,专门研究密封唇在安装时减小或消除其磨损的专利技术专利极少。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在安装时可避免密封唇磨损的密封圈,并能在正常工况下发挥其密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膨胀密封圈,能够有效提高密封件的可靠性,提升密封件的寿命,减低安装过程中对密封唇产生的危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膨胀密封圈,包括密封圈基体1以及设置在密封圈基体1内的填充腔2,所述密封圈基体1为一体结构,填充腔2也呈环形,与密封圈基体1共圆心。所述的填充腔2内壁涂有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所述填充腔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注入材料A,材料A未充满填充腔2,所述的密封圈基体1下端为密封唇,密封唇与活塞杆3为间隙配合,在安装完毕后注入材料B,与材料A反应形成材料C充满整个填充腔2。所述的密封圈基体1为丁腈橡胶。所述材料A为高吸水性树脂(SAP),材料B为水(H2O),材料C为固体。所述材料B的注入方式为针管注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正常安装时,密封圈与活塞杆3为间隙配合,密封唇不与活塞杆发生磨损接触问题;安装完毕后,在填充腔2内注入材料B,与材料A反应形成材料C,由于材料C体积膨胀,使得密封唇与活塞杆3形成过盈配合,保证其工作时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根据不同工况选择材料A和材料B,形成所需材料性能的材料C,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填充腔内注入材料B前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填充腔内注入材料B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密封圈基体1及设置在密封圈基体1内的填充腔2;所述密封圈基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填充腔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注入适量材料A,保持一定形状和压力;安装密封圈时,密封唇与活塞杆3为间隙配合。所述填充腔2在密封圈安装完毕后注入适量材料B,与材料A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固体材料C,材料C充满整个填充腔且体积膨胀,使密封唇与活塞杆过盈配合,起到密封圈的密封作用。所述填充腔2内壁涂有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4。所述密封圈基体1的材料为丁腈橡胶。所述材料C为固体,可膨胀,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所述填充腔2内壁涂有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4。所述密封圈基体1的材料为丁腈橡胶。所述材料A为高吸水性树脂(SAP),材料B为水(H2O)。所述材料B的注入方式为针管注射。图2a所示为密封圈安装完毕未注入材料B示意图,此时填充腔2内注有材料A,且填充腔具有可压缩性,密封唇与活塞杆3为间隙配合,间隙尺寸为d1。图2b所示为密封圈安装完毕注入材料B后示意图,此时填充腔2内形成材料C充满填充腔2,使密封圈膨胀、体积增大,密封唇与活塞杆3为过盈配合,密封圈变形量为d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密封圈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填充腔2内注入适量材料A,材料A未充满填充腔2,保证填充腔2具有一定压缩性。安装密封件时,由于密封件可压缩性大,易于安装,且安装完毕后密封唇与活塞杆3为间隙配合,密封唇在安装期间内未受磨损。密封圈安装完毕后,填充腔2内注入适量材料B,材料B与材料A反应形成材料C充满填充腔2。材料C为固体,体积膨胀至充满填充腔2,且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使密封圈膨胀、体积增大,密封唇与活塞杆3形成过盈配合。根据材料C的材料性能,可保证密封件在正常工况下达到正常密封效果。由于密封唇安装时未受磨损,能够有效提高密封件的可靠性,提升密封件的寿命,减低安装过程中对密封唇产生的危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膨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基体(1)以及设置在密封圈基体(1)内的填充腔(2),所述密封圈基体(1)为一体结构,填充腔(2)也呈环形,与密封圈基体(1)共圆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膨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基体(1)以及设置在密封圈基体(1)内的填充腔(2),所述密封圈基体(1)为一体结构,填充腔(2)也呈环形,与密封圈基体(1)共圆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膨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腔(2)内壁涂有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膨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注入材料A,材料A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妙恬索双富孟国营王洋安琪王文杰姜旸王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