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投料计量装置、第一混合装置、充填设备、第一高温辊道窑、粉碎设备、第一超声振动筛、第二混合装置、第一电磁分离机、第一自动包装设备、包覆设备、第二高温辊道窑、气力输送设备、第二超声振动筛、第二电磁分离机以及第二自动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均设置有用于盛装物料的匣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化生产系统采用连续自动化生产,易于精准控制,利于保持工艺稳定;能够做到系统内部物料及产品与外界隔离,尤其是气力输送系统,压缩干燥空气输送是一个闭环,内部物料不易进入环境,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于钴锂氧化物、镍锂氧化物、锰锂氧化物等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钴酸锂具有放点平台高、比容量高、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且易于制备等一系列优点,其仍然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是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产品的主要正极材料之一。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投入普遍采用人工计量;烧结段与粉碎段不是连续自动化生产;人工包装。原料投入采用人工计量,出错概率大;整个生产流程不是连续自动化生产,尤其烧结段与粉碎段不连续,在物料搬运的过程中易引入外来异物,尤其是磁性物,还容易吸收水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人工包装,效率低,每包重量的精准性和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投料计量装置、第一混合装置、充填设备、第一高温辊道窑、粉碎设备、第一超声振动筛、第二混合装置、第一电磁分离机、第一自动包装设备、包覆设备、第二高温辊道窑、气力输送设备、第二超声振动筛、第二电磁分离机以及第二自动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均设置有用于盛装物料的匣钵。其中,所述粉碎设备包括双对辊粗粉碎设备和ACM细粉碎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与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相连,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和所述ACM细粉碎设备相连,所述ACM细粉碎设备和所述第一超声振动筛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均为六列双层辊道窑。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装置和所述第二混合装置均为大型高效混合机或者高速混合机。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合装置和所述充填设备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提升物料高度的斗提机。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之间设置有用于提升匣钵高度的升降机和用于把半成品装入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的机械手。其中,所述升降机和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中间设置有匣钵探伤仪。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其中,还包括报警装置;其中,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相连。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原料碳酸锂和氧化钴分别投入投料计量装置中不同料仓,投料计量装置按预设配比重量自动排料至第一混合装置中,物料混合均匀后自动排出,经充填设备进入匣钵中,之后匣钵进入第一高温辊道窑,并在其中煅烧,出炉后的物料进入粉碎设备,粉碎后的物料依次经过第一超声振动筛的筛分、第二混合装置的合批、第一电磁分离机的除磁后进入第一自动包装设备进行包装,包装后的半成品进入包覆设备进行混合,包覆液罐中的包覆液进入包覆罐对物料进行喷雾包覆,经过第二高温辊道窑进行二次烧结,经气力输送设备的气力输送进入第二超声振动筛进行筛分,经过第二电磁分离机的除磁,经过第二自动包装设备包装得到成品。由于整个过程采用连续自动化生产,易于精准控制,利于保持工艺稳定;有效节约了人工,传统非自动化生产每条产线使用人工在20人以上,而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每条线使用人工5人左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系统能够做到与外界异物隔绝,有效控制磁性物等异物指标,保障产品高电压下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能够做到系统内部物料及产品与外界隔离,尤其是气力输送系统,空气输送是一个闭环,内部物料不易溢出外部,有效防止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投料计量装置101、第一混合装置102、充填设备104、第一高温辊道窑105、粉碎设备、第一超声振动筛111、第二混合装置112、第一电磁分离机113、第一自动包装设备114、包覆设备115、第二高温辊道窑116、气力输送设备117、第二超声振动筛118、第二电磁分离机119以及第二自动包装设备120;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105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116均设置有用于盛装物料的匣钵。其中,包覆设备115包括用于储存包覆液的包覆液灌和用于物料半成品进行混合的包覆灌。其中,把碳酸锂和氧化钴分别投入投料计量装置101中不同的料仓,投料计量装置101按预设配比重量自动排料至第一混合装置102中。其中,包装工序采用第一自动包装设备114和第二自动包装设备120,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包装重量的精准性和一致性。其中,包覆设备115使用湿法包覆以确保成品高电压钴酸锂包覆的均一性和材料的稳定性。其中,混合均匀的物料填充在匣钵中,不仅可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产品质量。具体地,原料碳酸锂和氧化钴分别投入投料计量装置101中不同料仓,投料计量装置101按预设配比重量自动排料至第一混合装置102中,物料混合均匀后自动排出,经充填设备104进入匣钵中,之后匣钵进入第一高温辊道窑105,并在其中煅烧,出炉后的物料进入粉碎设备,粉碎后的物料依次经过第一超声振动筛111的筛分、第二混合装置112的合批、第一电磁分离机113的除磁后进入第一自动包装设备114进行包装,包装后的半成品进入包覆设备115进行混合,包覆液罐中的包覆液进入包覆罐对物料进行喷雾包覆,经过第二高温辊道窑116进行二次烧结,经气力输送设备117的气力输送进入第二超声振动筛118进行筛分,经过第二电磁分离机119的除磁,经过第二自动包装设备120包装得到成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原料碳酸锂和氧化钴分别投入投料计量装置中不同料仓,投料计量装置按预设配比重量自动排料至第一混合装置中,物料混合均匀后自动排出,经充填设备进入匣钵中,之后匣钵进入第一高温辊道窑,并在其中煅烧,出炉后的物料进入粉碎设备,粉碎后的物料依次经过第一超声振动筛的筛分、第二混合装置的合批、第一电磁分离机的除磁后进入第一自动包装设备进行包装,包装后的半成品进入包覆设备进行混合,包覆液罐中的包覆液进入包覆罐对物料进行喷雾包覆,经过第二高温辊道窑进行二次烧结,经气力输送设备的气力输送进入第二超声振动筛进行筛分,经过第二电磁分离机的除磁,经过第二自动包装设备包装得到成品。由于整个过程采用连续自动化生产,易于精准控制,利于保持工艺稳定;有效节约了人工,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投料计量装置、第一混合装置、充填设备、第一高温辊道窑、粉碎设备、第一超声振动筛、第二混合装置、第一电磁分离机、第一自动包装设备、包覆设备、第二高温辊道窑、气力输送设备、第二超声振动筛、第二电磁分离机以及第二自动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均设置有用于盛装物料的匣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投料计量装置、第一混合装置、充填设备、第一高温辊道窑、粉碎设备、第一超声振动筛、第二混合装置、第一电磁分离机、第一自动包装设备、包覆设备、第二高温辊道窑、气力输送设备、第二超声振动筛、第二电磁分离机以及第二自动包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均设置有用于盛装物料的匣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设备包括双对辊粗粉碎设备和ACM细粉碎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与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相连,所述双对辊粗粉碎设备和所述ACM细粉碎设备相连,所述ACM细粉碎设备和所述第一超声振动筛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温辊道窑和所述第二高温辊道窑均为六列双层辊道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高电压钴酸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潘骅,丁卫丰,李文强,邱新民,蒋君,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