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包括基础油储油罐、高频电磁发生器、电磁加热线圈、金属直管、润滑油调和罐,所述金属直管表面设置有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顶部设置有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所述金属直管一侧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一侧设置有所述润滑油调和罐,所述润滑油调和罐顶部设置有油罐座,所述油罐座内设置有温度计支架,所述温度计支架上设置有温度计。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对基础油全部加热,导致输送耗时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影响油泵使用寿命的情况。使基础油流加热均匀,达到预期目的,解决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生产过程中,需将基础油从基础油储油罐通过管道输送至润滑油调合罐,然后进行调合生产。传统输油方式中,采用油泵将基础油通过管线输送至润滑油调合罐,输油管道容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造成输油能耗大、效率低问题。所以一般对油品全部加热,导致温升时间较长,输送耗时将增加,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影响油泵使用寿命。对比申请号201220400669.6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润滑油的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主要由基础油罐、出油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出油管位于基础油罐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套管,套管内部有导热油加热管。导热油加热管长度为20m-50m。本技术导热油加热管安装于基础油储罐出油口处,采用导热油进行加热,通过套管的基础油经加热后粘度减小,而且只加热流经套管的部分基础油,加热时间减少,输送速度加快,节约生产成本。上述专利要求导热油加热管内油温相当高才能实现导热油对基础储油罐内油的加热,而且基础油流通过快则会对基础油加热不均匀,达不到预期目的,输油管道长时候容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造成输油能耗大、效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包括基础油储油罐、高频电磁发生器、电磁加热线圈、金属直管、润滑油调和罐,所述金属直管表面设置有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顶部设置有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所述金属直管一侧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一侧设置有所述润滑油调和罐,所述润滑油调和罐顶部设置有油罐座,所述油罐座内设置有温度计支架,所述温度计支架上设置有温度计,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顶部设置有开关手柄,所述开关手柄设置有所述基础油储油罐,所述基础油储油罐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控制按钮启动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通过所述开关手柄打开所述阀门,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发射高频电磁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对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作用产生磁力线,所述金属直管内产生涡流,从而快速加热所述金属直管,所述金属直管内基础油得到加热,所述温度计支架上所述温度计可检测所述金属直管处油温,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显示屏可显示油温高低,所述显示屏上所述控制按钮可调节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大小。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所述金属直管上缠有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所述金属直管与所述弯管插接,所述金属直管与所述润滑油调和罐通过所述油罐座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所述润滑油调和罐与所述油罐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础油储油罐与所述金属直管插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所述阀门与所述金属直管插接,所述阀门与所述开关手柄通过所述阀杆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所述基础油储油罐与所述控制面板粘接。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电性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对基础油全部加热,导致输送耗时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影响油泵使用寿命的情况。使基础油流加热均匀,达到预期目的,解决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的局部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的控制面板零件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基础油储油罐;2、开关手柄;3、阀杆;4、阀门;5、高频电磁发生器;6、电磁加热线圈;7、弯管;8、金属直管;9、温度计;10、温度计支架;11、润滑油调和罐;12、油罐座;13、控制面板;14、显示屏;15、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包括基础油储油罐1、高频电磁发生器5、电磁加热线圈6、金属直管8、润滑油调和罐11,金属直管8表面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6,金属直管8用于流通基础油,电磁加热线圈6用于和金属直管8内产生涡流对基础油加热,电磁加热线圈6顶部设置有高频电磁发生器5,高频电磁发生器5用于产生高频交变磁场,金属直管8一侧设置有弯管7,弯管7用于内连接金属直管8,弯管7一侧设置有润滑油调和罐11,润滑油调和罐11用于基础油的调和过程,润滑油调和罐11顶部设置有油罐座12,油罐座12用于连接金属直管8和润滑油调和罐11,油罐座12内设置有温度计支架10,温度计支架10用于支撑温度计9,温度计支架10上设置有温度计9,温度计9用于检测基础油温度,高频电磁发生器5一侧设置有阀门4,阀门4用于控制基础油流通,阀门4上设置有阀杆3,阀杆3用于连接阀门4和开关手柄2,阀杆3顶部设置有开关手柄2,开关手柄2用于开关阀门4,开关手柄2设置有基础油储油罐1,基础油储油罐1用于储存基础油,基础油储油罐1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用于安放显示屏14和控制按钮15,控制面板13上设置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用于显示基础油温度高低,显示屏14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15,控制按钮15用于控制高频电磁发生器5产生的交变磁场大小和高频电磁发生器5开关。上述结构中,通过控制面板13上控制按钮15启动高频电磁发生器5,通过开关手柄2打开阀门4,高频电磁发生器5发射高频电磁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对电磁加热线圈6作用产生磁力线,金属直管8产生涡流,从而快速加热金属直管8,金属直管8内基础油得以加热,温度计支架10上温度计9可检测金属直管8处油温,控制面板13上显示屏14可显示油温高低,显示屏14上控制按钮15可调节高频电磁发生器5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大小。为了进一步保证基础油加热均匀和消除输油管道发生油稠、挂蜡和冻堵现象,金属直管8上缠有电磁加热线圈6,电磁加热线圈6与高频电磁发生器5通过导线连接,金属直管8与弯管7插接,金属直管8与润滑油调和罐11通过油罐座12连接,润滑油调和罐11与油罐座12通过螺栓连接,基础油储油罐1与金属直管8插接,阀门4与金属直管8插接,阀门4与开关手柄2通过阀杆3连接,基础油储油罐1与控制面板13粘接,控制面板13与高频电磁发生器5电性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油储油罐(1)、高频电磁发生器(5)、电磁加热线圈(6)、金属直管(8)、润滑油调和罐(11),所述金属直管(8)表面设置有所述电磁加热线圈(6),所述电磁加热线圈(6)顶部设置有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5),所述金属直管(8)一侧设置有弯管(7),所述弯管(7)一侧设置有所述润滑油调和罐(11),所述润滑油调和罐(11)顶部设置有油罐座(12),所述油罐座(12)内设置有温度计支架(10),所述温度计支架(10)上设置有温度计(9),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5)一侧设置有阀门(4),所述阀门(4)上设置有阀杆(3),所述阀杆(3)顶部设置有开关手柄(2),所述开关手柄(2)设置有所述基础油储油罐(1),所述基础油储油罐(1)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上设置有显示屏(14),所述显示屏(14)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油储油罐(1)、高频电磁发生器(5)、电磁加热线圈(6)、金属直管(8)、润滑油调和罐(11),所述金属直管(8)表面设置有所述电磁加热线圈(6),所述电磁加热线圈(6)顶部设置有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5),所述金属直管(8)一侧设置有弯管(7),所述弯管(7)一侧设置有所述润滑油调和罐(11),所述润滑油调和罐(11)顶部设置有油罐座(12),所述油罐座(12)内设置有温度计支架(10),所述温度计支架(10)上设置有温度计(9),所述高频电磁发生器(5)一侧设置有阀门(4),所述阀门(4)上设置有阀杆(3),所述阀杆(3)顶部设置有开关手柄(2),所述开关手柄(2)设置有所述基础油储油罐(1),所述基础油储油罐(1)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上设置有显示屏(14),所述显示屏(14)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油加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秋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淘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