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94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伸缩减震架包括固定杆、支撑连杆、减震弹簧和两个伸缩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车体固定相连,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的高位端铰接,所述支撑连杆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的低位端固定相连,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前轮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转轴与第一安装座相连,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铰接,减震弹簧套接在第二伸缩杆上。将连接婴儿车前轮和车体的支架设计为可伸缩结构,在乘坐电动扶梯时将前轮支架拉长,为婴儿车前部提供支撑,提高婴儿车在电梯上的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故障率低、和维修成本少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
本技术属于婴儿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婴儿车的前轮和后轮都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当用户推着婴儿车乘坐电动扶梯往下走时,若前后车轮均与电梯接触,则婴儿车车身会向下倾斜,婴儿容易从车中滚落出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若要保证车身水平,则婴儿车前轮会悬空,需要家长施加力保持平衡,这对于年龄较大的看护人而言难以操作,而且稍有不慎婴儿车就会从点电梯上跌落,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将连接婴儿车前轮和车体的支架设计为可伸缩结构,在乘坐电动扶梯时将前轮支架拉长,为婴儿车前部提供支撑,提高婴儿车在电梯上的稳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婴儿车上设有伸缩减震架,婴儿车的前轮通过伸缩减震架与车体相连,所述伸缩减震架包括固定杆、支撑连杆、减震弹簧和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座,固定杆的一端与车体固定相连,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的高位端铰接,所述支撑连杆为V形,支撑连杆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座,支撑连杆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的低位端固定相连,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前轮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转轴与第一安装座相连,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铰接,减震弹簧套接在第二伸缩杆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铰接转轴上均设有定位装置,第二伸缩杆长于第一伸缩杆,当第一伸缩杆与固定杆平行时,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内杆插入外管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杆,第一外管的端部与固定杆铰接,第一内杆的端部与支撑连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外管和第二内杆,第二外管的端部通过铰接转轴与第一安装座相连,第二内杆的端部与第二安装座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转轴包括内轴和管状的外轴,所述内轴的两端通过耳盘与第二外管的端部固定相连,外轴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内轴设在外轴内。进一步地,所述内杆和内轴的周壁均设有凹槽,外管和外轴的周壁均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限位弹簧、限位凸块和弹性的固定片,所述限位凸块与定位孔相配合,限位凸块通过固定片固定,限位弹簧设在凹槽内,限位弹簧的端部与固定片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平地上推动婴儿车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都处于收缩状态,减震弹簧与固定杆分开设置,当前轮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减震弹簧和伸缩杆能沿固定杆转动,减震弹簧和第二伸缩杆始终只受到轴向的作用力,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设备故障率低,使用和维修成本少;(2)当婴儿车需要从电动扶梯上往下走时,首先扳动伸缩杆,使伸缩杆沿固定杆转动,当第二伸缩杆与固定杆平行时,铰接转轴上的限位凸块卡到外轴上的定位孔内,此时伸缩杆被锁死,不能再沿固定杆转动,然后将两根伸缩杆拉长,直到内杆上的限位凸块卡到外管上的限位孔内,此时两根伸缩杆被锁死,完成伸缩减震架的拉长操作,在电动扶梯上,既能使婴儿车的前后轮均与电梯接触,又能保持车体处于水平位置,可以极大地提高婴儿车在电动扶梯上的稳定性,降低用户操作难度,消除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铰接转轴和伸缩杆锁死时伸缩减震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铰接转轴锁死时伸缩减震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铰接转轴和伸缩杆均未锁死时伸缩减震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铰接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铰接转轴上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伸缩杆上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附图中:1-车体,11-前轮,2-固定杆,21-第一安装座,3-支撑连杆,31-第二安装座,4-减震弹簧,5-第一伸缩杆,51-第一外管,52-第一内杆,6-第二伸缩杆,61-第二外管,611-第二限位座,62-第二内杆,621-第一限位座,7-铰接转轴,71-内轴,72-外轴,73-耳盘,8-定位装置,81-限位弹簧,82-限位凸块,83-固定片,101-凹槽,102-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如图1所示,婴儿车上设有伸缩减震架,婴儿车的前轮11通过伸缩减震架与车体1相连,所述伸缩减震架包括固定杆2、支撑连杆3、减震弹簧4和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5和第二伸缩杆6,所述固定杆2上设有第一安装座21,固定杆2的一端与车体1固定相连,固定杆2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的高位端铰接,所述支撑连杆3为V形,支撑连杆3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座31,支撑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的低位端固定相连,支撑连杆3的另一端与前轮11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转轴7与第一安装座21相连,第二伸缩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31铰接,减震弹簧4套接在第二伸缩杆6上;所述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和铰接转轴7上均设有定位装置8,第二伸缩杆6长于第一伸缩杆5,如图2和图3所示,当第一伸缩杆5与固定杆2平行时,第二伸缩杆6与第一伸缩杆5平行。上述伸缩杆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内杆插入外管内。具体地,所述第一伸缩杆5包括第一外管51和第一内杆52,第一外管51的端部与固定杆2铰接,第一内杆52的端部与支撑连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6包括第二外管61和第二内杆62,第二外管61的端部通过铰接转轴7与第一安装座21相连,第二内杆62的端部与第二安装座31铰接。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铰接转轴7包括内轴71和管状的外轴72,所述内轴71的两端通过耳盘73与第二外管61的端部固定相连,外轴72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1上,所述内轴71设在外轴72内,内轴71在外轴内72可转动。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内杆和内轴71的周壁均设有凹槽101,外管和外轴72的周壁均设有定位孔102,所述定位孔102与凹槽101对应设置,其中第一伸缩杆5上的定位孔102设在第一外管51的低位端,第二伸缩杆6上的定位孔设在第二外管61的低位端。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定位装置8包括限位弹簧81、限位凸块82和弹性的固定片83,所述限位凸块82与定位孔102相配合,限位凸块82能伸出定位孔102。所示限位凸块82固定在固定片83上,固定片83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做成,固定片83的两端与凹槽101的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凸块82通过固定片83固定,限位弹簧81设在凹槽101内,限位弹簧81的端部与固定片83抵接。在本技术中,一根伸缩杆内设有对称的两个定位装置8,铰接转轴7和伸缩杆均可以通过定位装置8锁死,此时限位块82在限位弹簧81的作用下从定位孔102中部分伸出。当婴儿车在平地上行驶时,如图4所示,铰接转轴7和两根伸缩杆均未锁死,减震弹簧4和伸缩杆能沿固定杆2转动,减震弹簧4和第二伸缩杆6始终只受到轴向的作用力,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此时限位凸块82被挤压收纳进凹槽101内。在本技术中,第二内杆62上设有第一限位座621,第二外管61上设有第二限位座611,减震弹簧4套接在第二伸缩杆6上且位于第一限位座6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其特征是:婴儿车上设有伸缩减震架,婴儿车的前轮(11)通过伸缩减震架与车体(1)相连,所述伸缩减震架包括固定杆(2)、支撑连杆(3)、减震弹簧(4)和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5)和第二伸缩杆(6),所述固定杆(2)上设有第一安装座(21),固定杆(2)的一端与车体(1)固定相连,固定杆(2)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的高位端铰接,所述支撑连杆(3)为V形,支撑连杆(3)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座(31),支撑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的低位端固定相连,支撑连杆(3)的另一端与前轮(11)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转轴(7)与第一安装座(21)相连,第二伸缩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31)铰接,减震弹簧(4)套接在第二伸缩杆(6)上;所述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和铰接转轴(7)上均设有定位装置(8),第二伸缩杆(6)长于第一伸缩杆(5),当第一伸缩杆(5)与固定杆(2)平行时,第二伸缩杆(6)与第一伸缩杆(5)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其特征是:婴儿车上设有伸缩减震架,婴儿车的前轮(11)通过伸缩减震架与车体(1)相连,所述伸缩减震架包括固定杆(2)、支撑连杆(3)、减震弹簧(4)和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5)和第二伸缩杆(6),所述固定杆(2)上设有第一安装座(21),固定杆(2)的一端与车体(1)固定相连,固定杆(2)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的高位端铰接,所述支撑连杆(3)为V形,支撑连杆(3)的内侧设有第二安装座(31),支撑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5)的低位端固定相连,支撑连杆(3)的另一端与前轮(11)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转轴(7)与第一安装座(21)相连,第二伸缩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31)铰接,减震弹簧(4)套接在第二伸缩杆(6)上;所述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和铰接转轴(7)上均设有定位装置(8),第二伸缩杆(6)长于第一伸缩杆(5),当第一伸缩杆(5)与固定杆(2)平行时,第二伸缩杆(6)与第一伸缩杆(5)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内杆插入外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伸缩减震架的婴儿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伸缩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越林张家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