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财根专利>正文

一种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38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06
一种采摘装置,包括手持部与固设于所述手持部上的进果腔,所述进果腔的入果口设有用于卡住果蒂的抓果装置,所述抓果装置上设有果蒂切割装置,所述进果腔上开设有出果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摘装置中设有抓果装置与果蒂切割装置,待采摘果实在抓果装置的作用下,果蒂切割装置在切割果实果蒂时,果实不会随意移动,可精准控制果蒂的残留长度,可避免长果蒂损伤果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采摘装置摒弃了传统的剪刀采摘方式,且结构简单、轻便、使用方便,采用单手操作即可完成一次采摘过程,可大大提升采摘效率,减小果农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摘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林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摘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果品产区,比如桔子、板栗、茶籽等产区,桔子成熟时间较晚,接近冬天,而且产量非常大,采摘不及时就会被霜冻冻坏水果,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另外,由于产量大,且农民还在用劳动强度非常大的、最古老的剪刀采摘方式,往往每年都有大量的桔子烂在树上,不仅影响农民当年的收入,还会影响来年桔子的品质。已有的方案大多数采用杆子+网兜+传力剪刀,对采摘速度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现有方案中也有使用大型机械的,但其造价太高普通农民无法承受。专利文献CN202035297U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电锯加收集框的方式采摘果子,其结果较简单,使用方便,可一定程度上提升采摘效率,减小果农的劳动强度,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该装置的电锯安装直接暴露在外面,电锯在切割果实时无法对果实的果蒂进行精准定位,无法控制残留在果实上的果蒂的长度,往往收集采摘的果实蒂较长,多个果实混合时,果蒂会刺穿果皮,损伤果实,尤其是一些皮薄的果实,无法利用上述装置采摘,上述装置的适用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控制果实上残留果蒂长度、适用性强、采摘效率高的采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摘装置,包括手持部与固设于所述手持部上的进果腔,所述进果腔的入果口设有用于卡住果蒂的抓果装置,所述抓果装置上设有果蒂切割装置,所述进果腔上开设有出果口。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抓果装置为两块抓果叉,两块所述抓果叉之间设有供果枝送入的楔形开口。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果蒂切割装置为带锯电机。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带锯电机外还装设有一用于防止所述带锯电机的锯齿轮损伤果实的保护罩。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入果口下部与所述抓果装置相对的位置还设有进果辅助装置,且进果辅助装置与抓果装置之间的间隙设置成刚好供待采摘果实的送入。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进果辅助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轴与用于将果实拨入所述进果腔的进果拨片,所述入果口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其中一个通孔处,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通孔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置于另一通孔中,所述进果拨片固设于所述转轴上。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进果拨片为固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软质毛刷。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进果腔与转轴之间还设有一防止果实从所述进果腔与转轴之间的空隙中掉落的承果板,所述承果板与转轴接触的一端向下弯曲成弧形。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出果口包括小果出果口与大果出果口,且所述小果出果口的口径小于大果出果口,所述小果出果口位于所述大果出果口的前端,所述小果出果口与大果出果口处均设有传果袋,所述传果袋与果筐连接。上述采摘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小果出果口处固设有两根用于调节从所述小果出果口中排出果实直径大小的铁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采摘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启果蒂切割装置(如带锯电机,此时锯齿轮高速旋转)与进果辅助装置(低速运作)的电源开关;(2)抬起该采摘装置,并将抓果装置对准待采摘果实的果蒂,向下移动采摘装置使抓果装置勾住果实的果蒂,在进果辅助装置的推动作用与果蒂切割装置的切割作用下,果实的果蒂被切断,同时,进果辅助装置推动果实向进果腔内移动;(3)进入进果腔内的果实从出果口排出,收集果实即完成一次采摘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采摘装置中设有抓果装置与果蒂切割装置,待采摘果实在抓果装置的作用下,果蒂切割装置在切割果实果蒂时,果实不会随意移动,可精准控制果蒂的残留长度,可避免长果蒂损伤其他果实。2、本技术采摘装置摒弃了传统的剪刀采摘方式,可大大提升采摘效率,减小果农的劳动强度。3、本技术采摘装置结构简单、轻便、使用方便,采用单手操作即可完成一次采摘过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采摘装置的立体图(图中未示出保护罩)。图2为本技术采摘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中未示出保护罩)。图3为本技术采摘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例说明:1、手持部;2、进果腔;3、入果口;4、出果口;41、传果袋;5、抓果叉;7、带锯电机;71、锯齿轮;8、保护罩;9、驱动电机;10、转轴;11、进果拨片;12、承果板;13、铁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采摘装置,包括手持部1与固设于手持部1上的进果腔2,进果腔2的入果口3(进果腔2与入果口3的大小可根据采摘的果实的大小进行调整)设有用于卡住果蒂的抓果装置,抓果装置上设有果蒂切割装置,进果腔2上开设有出果口4。本实施例中,抓果装置为两块抓果叉5,两块抓果叉5之间设有供果枝送入的楔形开口。抓果叉5之间设有楔形开口时,抓果叉5与果实接触时的开口较大,便于果实进入抓果装置,可一程度上提升本实施例中采摘装置的使用效率。本实施例中,抓果装置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抓果叉,且抓果叉也可以是一个开有一个楔形开口的整体。另外,抓果装置一般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果蒂切割装置为带锯电机7。采用带锯电机7可减小果蒂切割装置占用空间的大小,可一定程度上减轻采摘装置的重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带锯电机7外还装设有一用于防止带锯电机7的锯齿轮71损伤果实的保护罩8。现有技术中利用锯齿轮71收集果实时,锯齿轮71通常直接暴露在外,很可能还没有收集到果实,果实就被锯齿轮71所损伤,在带锯电机7外装设保护罩8可避免上述问题,保护罩8在抓果叉的楔形开口处留有缺口以用于切割果蒂。本实施例中,入果口3下部与抓果装置相对的位置还设有进果辅助装置,且进果辅助装置与抓果装置之间的间隙设置成刚好供待采摘果实的送入。进果辅助装置的作用一方面可与抓果装置、果蒂切割装置相配合,控制果蒂的长度(可与果实表面平齐)与平整度,另一方面可将被切割完成的果实向进果腔2内推进以完成进果、排果过程。本实施例中,进果辅助装置包括驱动电机9、转轴10与用于将果实拨入进果腔2的进果拨片11,入果口3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驱动电机9固设于其中一个通孔处,转轴10的一端通过通孔与驱动电机9连接,转轴10的另一端置于另一通孔中,进果拨片11固设于转轴10上。本实施例中,进果拨片11为固设于转轴10上的软质毛刷。软质毛刷可以保证果实不被进果拨片11损伤。本实施例中,进果腔2与转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与固设于所述手持部(1)上的进果腔(2),所述进果腔(2)的入果口(3)设有用于卡住果蒂的抓果装置,所述抓果装置上设有果蒂切割装置,所述进果腔(2)上开设有出果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与固设于所述手持部(1)上的进果腔(2),所述进果腔(2)的入果口(3)设有用于卡住果蒂的抓果装置,所述抓果装置上设有果蒂切割装置,所述进果腔(2)上开设有出果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果装置为两块抓果叉(5),两块所述抓果叉(5)之间设有供果枝送入的楔形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蒂切割装置为带锯电机(7),且所述带锯电机(7)外还装设有一用于防止所述带锯电机(7)的锯齿轮(71)损伤果实的保护罩(8)。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果口(3)下部与所述抓果装置相对的位置还设有进果辅助装置,且进果辅助装置与抓果装置之间的间隙设置成刚好供待采摘果实的送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果辅助装置包括驱动电机(9)、转轴(10)与用于将果实拨入所述进果腔(2)的进果拨片(11),所述入果口(3)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财根雷一征雷一宽
申请(专利权)人:雷财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