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扬泉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94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比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包括有水龙头主管、第一水龙头开关、第一水龙头分管、第一单向阀、压板、弹簧等;水龙头主管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第一水龙头分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水龙头主管右方设置有小缸体,小缸体左侧设置有出液管,第一水龙头分管与出液管左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使用比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可以很方便按压将清洗液加入,解决按压不方便的问题,随水流一起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
技术介绍
水龙头是用来控制水流大小的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水龙头的种类也特别多,比如厕所经常是使用控水的水龙头,家庭一般使用的是双温双控水龙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会从水龙头的功能方面进行考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用于不同场合环境的水龙头,但是专门用于清洁的水龙头却没有,现在的餐馆和食堂等餐饮行业,需要清洗大量的锅碗瓢盆等物件,一般清洗是人提起清洗液瓶,然后不断地按动清洗液瓶上的喷头,将清洗液喷出,一般一次喷出来的比较少,需要按动次数比较多,然后再将清洗液在水中搅匀起泡,以方便清洗东西,这样比较费力,清洗液会到处乱放不好找,大量的话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使用比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用于不同场合环境的水龙头,但是专门用于清洁的水龙头却没有,现在的清洗是不断地按动清洗液瓶的喷头,将清洗液喷出,一般一次喷出来的比较少,需要按动次数比较多,而且需要搅拌,这样比较费力,清洗液瓶会到处乱放不好找,大量的话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比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包括有水龙头主管、第一水龙头开关、第一水龙头分管、第一单向阀、压板、弹簧、升降杆、活塞、小缸体、第二单向阀、进液管和出液管,水龙头主管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第一水龙头分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水龙头主管右方设置有小缸体,小缸体左侧设置有出液管,第一水龙头分管与出液管左端连接,出液管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小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顶部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顶部设置有压板,压板与小缸体之间连接有弹簧,升降杆穿过弹簧,小缸体右侧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小缸体右下方放置有清洗液瓶,进液管底端位于清洗液瓶内。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水龙头开关和第二水龙头分管,水龙头主管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水龙头分管,第二水龙头分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龙头开关,出液管左端与第二水龙头分管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起泡球和挡网,第二水龙头分管左端底部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挡网,第二水龙头分管内设置有起泡球。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架,小缸体设置在固定架上,清洗液瓶可以放置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可以固定在墙壁上。工作原理:当需要清洁物品的时候,人工拧动第一水龙头开关,出水,然后人工往下压动压板,清洗液瓶内的清洗液通过进液管进入到小缸体内,进入小缸体内的清洗液通过出液管到达第一水龙头分管内,随水流一起流到需要清洁的物体上,这样可以很方便按压将清洗液加入,解决按压不方便的问题,随水流一起混合均匀,起泡清洗更加好,物品不会到处移动,以及可以更换清洗液瓶。当不要清洁水的时候,人工拧动第一水龙头开关,关水,当需要干净的水的时候,人工拧动第一水龙头开关,出水,然后不要按压压板。因为还包括有第二水龙头开关和第二水龙头分管,水龙头主管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水龙头分管,第二水龙头分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龙头开关,出液管左端与第二水龙头分管连接。当需要干净水的时候,人工就拧动第一水龙头开关,出干净水,当需要清洗物品的时候,人工就拧动第二水龙头开关,出清洁水,可以将干净的水和清洗物品的水分开来,防止需要干净的水时会被污染。因为还包括有起泡球和挡网,第二水龙头分管左端底部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挡网,第二水龙头分管内设置有起泡球。挡网可以将起泡球挡住,起泡球有利于起泡作用,可以将清洗液搅拌均匀,有利于清洗工作。因为还包括有固定架,小缸体设置在固定架上,清洗液瓶可以放置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可以固定在墙壁上。有利于固定物品,保持整洁性,防止随意移动。(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使用比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可以很方便按压将清洗液加入,解决按压不方便的问题,随水流一起混合均匀,可以将清洗液搅拌均匀,有利于清洗工作起泡清洗更加好,将清洁水和干净的水分开,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水龙头主管,2-第一水龙头开关,3-第一水龙头分管,4-第一单向阀,5-压板,6-弹簧,7-升降杆,8-活塞,9-小缸体,10-第二单向阀,11-进液管,12-出液管,13-清洗液瓶,14-第二水龙头开关,15-第二水龙头分管,16-起泡球,17-挡网,18-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水龙头主管1、第一水龙头开关2和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单向阀4、压板5、弹簧6、升降杆7、活塞8、小缸体9、第二单向阀10、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水龙头主管1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水龙头分管3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2,水龙头主管1右方设置有小缸体9,小缸体9左侧设置有出液管12,第一水龙头分管3与出液管12左端连接,出液管12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小缸体9内设置有活塞8,活塞8顶部设置有升降杆7,升降杆7顶部设置有压板5,压板5与小缸体9之间连接有弹簧6,升降杆7穿过弹簧6,小缸体9右侧设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0,小缸体9右下方放置有清洗液瓶13,进液管11底端位于清洗液瓶13内。实施例2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水龙头主管1、第一水龙头开关2和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单向阀4、压板5、弹簧6、升降杆7、活塞8、小缸体9、第二单向阀10、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水龙头主管1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水龙头分管3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2,水龙头主管1右方设置有小缸体9,小缸体9左侧设置有出液管12,第一水龙头分管3与出液管12左端连接,出液管12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小缸体9内设置有活塞8,活塞8顶部设置有升降杆7,升降杆7顶部设置有压板5,压板5与小缸体9之间连接有弹簧6,升降杆7穿过弹簧6,小缸体9右侧设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0,小缸体9右下方放置有清洗液瓶13,进液管11底端位于清洗液瓶13内。还包括有第二水龙头开关14和第二水龙头分管15,水龙头主管1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水龙头分管15,第二水龙头分管15上设置有第二水龙头开关14,出液管12左端与第二水龙头分管15连接。实施例3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水龙头主管1、第一水龙头开关2和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单向阀4、压板5、弹簧6、升降杆7、活塞8、小缸体9、第二单向阀10、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水龙头主管1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水龙头分管3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2,水龙头主管1右方设置有小缸体9,小缸体9左侧设置有出液管12,第一水龙头分管3与出液管12左端连接,出液管12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小缸体9内设置有活塞8,活塞8顶部设置有升降杆7,升降杆7顶部设置有压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龙头主管(1)、第一水龙头开关(2)和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单向阀(4)、压板(5)、弹簧(6)、升降杆(7)、活塞(8)、小缸体(9)、第二单向阀(10)、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水龙头主管(1)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水龙头分管(3)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2),水龙头主管(1)右方设置有小缸体(9),小缸体(9)左侧设置有出液管(12),第一水龙头分管(3)与出液管(12)左端连接,出液管(12)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小缸体(9)内设置有活塞(8),活塞(8)顶部设置有升降杆(7),升降杆(7)顶部设置有压板(5),压板(5)与小缸体(9)之间连接有弹簧(6),升降杆(7)穿过弹簧(6),小缸体(9)右侧设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0),小缸体(9)右下方放置有清洗液瓶(13),进液管(11)底端位于清洗液瓶(1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水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龙头主管(1)、第一水龙头开关(2)和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单向阀(4)、压板(5)、弹簧(6)、升降杆(7)、活塞(8)、小缸体(9)、第二单向阀(10)、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水龙头主管(1)左侧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分管(3),第一水龙头分管(3)上设置有第一水龙头开关(2),水龙头主管(1)右方设置有小缸体(9),小缸体(9)左侧设置有出液管(12),第一水龙头分管(3)与出液管(12)左端连接,出液管(12)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小缸体(9)内设置有活塞(8),活塞(8)顶部设置有升降杆(7),升降杆(7)顶部设置有压板(5),压板(5)与小缸体(9)之间连接有弹簧(6),升降杆(7)穿过弹簧(6),小缸体(9)右侧设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0),小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扬泉
申请(专利权)人:林扬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