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93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包括主阀体、副阀体、主阀芯、副阀芯、减压筒、阀芯压板、副弹簧、主弹簧及主弹簧压盖,副阀体设置在主阀体内,减压筒下端与主阀体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连接,主阀芯设置在减压筒内,主阀芯下端与副阀体密封或分离实现背压阀的启闭,主阀芯上端与副阀芯连接,副阀芯上端与阀芯压板连接,在阀芯压板与主弹簧压盖之间设置主弹簧,在副阀芯与主阀芯之间设置副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除了提供阀芯回弹的主弹簧外,还有一个提供阻尼的副弹簧。利用副弹簧来吸收释放部分能量,由此可以缓解阀芯开启闭合的速度,并且使得阀体内由泵产生的脉冲更加平滑,显著提高背压阀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压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
技术介绍
当管路和容器设备压力不稳定的时候,需要安装背压阀以保持管网压力稳定,使泵能保持正常的流量输出。并且在容积泵出口端,介质由于重力或其他作用会产生虹吸或水锤等现象,并因此导致管网系统流量及压力的波动。而背压阀通过内置的弹簧弹力,当管网系统压力比设定压力小的时候,阀芯在内置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堵塞管路,减小通流面积;当管网系统压力比设定压力大的时候,阀芯又被内置弹簧打开,增大通流面积,因此背压阀能有效的消减虹吸和水锤现象带来的流量及压力波动。普通的背压阀有且仅有一套弹簧阻尼系统,在泵的排出冲程,液体顶开阀芯,通过背压阀;在泵的吸入冲程,阀芯由于弹簧弹力关闭通路,使得泵与背压阀之间保持住设定压力。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使用了容积泵的管路系统中,背压阀会随着容积泵的每一个冲程快速的打开和闭合,而容积泵的冲程速度都是几百甚至上千转,这使得背压阀的磨损速度大大加快,减少了背压阀的使用寿命。并且若是由于安装位置不当导致背压阀与管网系统发生共振,甚至会损坏背压阀造成危险。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在管路系统中安装脉动阻尼器,当脉动阻尼器安装在泵与背压阀之间时,通过吸收泵与背压阀之间的流量峰值,可以大大减少背压阀的磨损速度。但是目前并没有如何在无脉动阻尼器的管路中消减背压阀的磨损速度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本技术是在背压阀内增加一套弹簧阻尼,可以在无脉动阻尼器的管路中消减背压阀的磨损速度,延长背压阀的使用寿命,维护更方便,使用更简单。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包括主阀体、副阀体、主阀芯、副阀芯、减压筒、阀芯压板、副弹簧、主弹簧及主弹簧压盖,所述副阀体设置在主阀体内,所述减压筒下端与主阀体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连接,所述主阀芯设置在减压筒内,所述主阀芯下端与副阀体密封或分离实现背压阀的启闭,所述主阀芯上端与副阀芯连接,所述副阀芯上端与阀芯压板连接,在阀芯压板与主弹簧压盖之间设置主弹簧,在所述副阀芯与主阀芯之间设置副弹簧。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体上设置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与副阀体内部连通,所述介质出口与副阀体内部连通,所述主阀芯下端与副阀体密封时,所述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隔断,背压阀为关闭状态,所述主阀芯下端与副阀体分离时,所述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相通,背压阀为开启状态。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副阀芯下端设置有插槽,所述主阀芯上端插入副阀芯的插槽内,且副阀芯与主阀芯之间设置副弹簧。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副阀芯与减压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密封圈上设有密封圈挡板。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芯上设有用于限位主阀芯上下位置的阀芯挡销。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弹簧压盖上设置有调节手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减压筒下端与主阀体螺纹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螺纹连接。当排除冲程将近结束时,容积泵开始抽取介质,背压阀下游管路压力大于上游,此时主弹簧释放弹力,将副阀芯与主阀芯压下去,副弹簧被压缩会吸收一部分能量。当吸入冲程将近结束时,容积泵开始泵送介质,背压阀下游管路压力小于上游,此时主弹簧吸收能量,主阀芯被介质打开,向上移动,与副阀体分离,副弹簧会释放一部分能量。由此可以缓解阀芯开启闭合的速度,并且使得阀体内由泵产生的脉冲更加平滑,显著提高背压阀的性能。本技术的背压阀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无腐蚀性介质、油品等流体的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内部除了提供阀芯回弹的主弹簧外,还有一个提供阻尼的副弹簧。利用副弹簧来吸收释放部分能量,由此可以缓解阀芯开启闭合的速度,并且使得阀体内由泵产生的脉冲更加平滑,显著提高背压阀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1-主阀体,2-副阀体,3-主阀芯,4-副阀芯,5-阀芯挡销,6-减压筒,7-密封圈,8-阀芯压板,9-密封圈挡板,10-副弹簧,11-主弹簧,12-主弹簧压盖,13-调节手柄,14-介质入口,15-介质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阀体1、副阀体2、主阀芯3、副阀芯4、减压筒6、阀芯压板8、副弹簧10、主弹簧11及主弹簧压盖12,副阀体2设置在主阀体1内,减压筒6下端与主阀体1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12连接,主阀芯3设置在减压筒6内,主阀芯3下端与副阀体2密封或分离实现背压阀的启闭,主阀芯3上端与副阀芯4连接,副阀芯4上端与阀芯压板8连接,在阀芯压板8与主弹簧压盖12之间设置主弹簧11,在副阀芯4与主阀芯3之间设置副弹簧10。本实施例中,主阀体1上设置介质入口14与介质出口15,介质入口14与副阀体2内部连通,介质出口15与副阀体2内部连通,主阀芯3下端与副阀体2密封时,介质入口14与介质出口15隔断,背压阀为关闭状态,主阀芯3下端与副阀体2分离时,介质入口14与介质出口15相通,背压阀为开启状态。本实施例中,副阀芯4下端设置有插槽,主阀芯3上端插入副阀芯4的插槽内,且副阀芯4与主阀芯3之间设置副弹簧10。副阀芯4与减压筒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在密封圈4上设有密封圈挡板9。主阀芯3上设有用于限位主阀芯3上下位置的阀芯挡销5。主弹簧压盖12上设置有调节手柄13。减压筒6下端与主阀体1螺纹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12螺纹连接。当排除冲程将近结束时,容积泵开始抽取介质,背压阀下游管路压力大于上游,此时主弹簧释放弹力,将副阀芯与主阀芯压下去,副弹簧被压缩会吸收一部分能量。当吸入冲程将近结束时,容积泵开始泵送介质,背压阀下游管路压力小于上游,此时主弹簧吸收能量,主阀芯被介质打开,向上移动,与副阀体分离,副弹簧会释放一部分能量。由此可以缓解阀芯开启闭合的速度,并且使得阀体内由泵产生的脉冲更加平滑,显著提高背压阀的性能。本技术的背压阀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无腐蚀性介质、油品等流体的流动。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1)、副阀体(2)、主阀芯(3)、副阀芯(4)、减压筒(6)、阀芯压板(8)、副弹簧(10)、主弹簧(11)及主弹簧压盖(12),所述副阀体(2)设置在主阀体(1)内,所述减压筒(6)下端与主阀体(1)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12)连接,所述主阀芯(3)设置在减压筒(6)内,所述主阀芯(3)下端与副阀体(2)密封或分离实现背压阀的启闭,所述主阀芯(3)上端与副阀芯(4)连接,所述副阀芯(4)上端与阀芯压板(8)连接,在阀芯压板(8)与主弹簧压盖(12)之间设置主弹簧(11),在所述副阀芯(4)与主阀芯(3)之间设置副弹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1)、副阀体(2)、主阀芯(3)、副阀芯(4)、减压筒(6)、阀芯压板(8)、副弹簧(10)、主弹簧(11)及主弹簧压盖(12),所述副阀体(2)设置在主阀体(1)内,所述减压筒(6)下端与主阀体(1)连接,上端与主弹簧压盖(12)连接,所述主阀芯(3)设置在减压筒(6)内,所述主阀芯(3)下端与副阀体(2)密封或分离实现背压阀的启闭,所述主阀芯(3)上端与副阀芯(4)连接,所述副阀芯(4)上端与阀芯压板(8)连接,在阀芯压板(8)与主弹簧压盖(12)之间设置主弹簧(11),在所述副阀芯(4)与主阀芯(3)之间设置副弹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阻尼无隔膜高压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1)上设置介质入口(14)与介质出口(15),所述介质入口(14)与副阀体(2)内部连通,所述介质出口(15)与副阀体(2)内部连通,所述主阀芯(3)下端与副阀体(2)密封时,所述介质入口(14)与介质出口(15)隔断,背压阀为关闭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卫中山柳玉萍陈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米顿罗工业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