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洪达专利>正文

手动双作用柱塞泵驱动的液压轨枕方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91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动双作用柱塞泵驱动的液压轨枕方正器。为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轻便耐用的轨枕方正器,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由工作缸、油箱、双作用柱塞泵、油路、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组成。双作用柱塞泵由柱塞、分体式泵体和驱动件组成。分体式泵体为位于油箱内的同轴线左、右套,柱塞的两端置于分体式泵体的左、右套内,并使其两端分别与分体式泵体之间构成左、右工作腔,其中段设有齿条;驱动件由摇臂、摇臂轴和齿轮组成,摇臂轴的轴线与柱塞轴线垂直,摇臂和齿轮固定安装在摇臂轴上,齿轮与柱塞上的齿条啮合。(*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沿平行轨道方向移动轨枕的轨枕间距或角度调整设备,特别是一种手动双作用柱塞泵驱动的液压轨枕方正器。轨道线路上的轨枕,在运行列车车轮作用力、钢轨缩张力及路基变形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在平行轨道方向产生位移,破坏了铁道线路的正常工作状态。为使轨枕恢复到正常工作位置,通常采用由工作缸、执行机构和单作用柱塞泵组成的液压轨枕方正器,由于这种液压轨枕方正器采用外露的单作用柱塞泵,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运动件外露,不能自行润滑,降低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尤其在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中,这种后果则更加严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轻便耐用的手动双作用柱塞泵驱动的液压轨枕方正器。本技术由工作缸、油箱、双作用柱塞泵、油路、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组成,工作缸由活塞和缸体组成,活塞置于缸体内,并将缸体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油箱位于工作缸缸体上;双作用柱塞泵由柱塞、分体式泵体和驱动件组成,分体式泵件为位于油箱内的同轴线左、右套,柱塞的两端置于分体式泵体的左、右套内,并使其两端分别与分体式泵体之间构成左、右工作腔,其中段设有齿条;驱动件由摇臂、摇臂轴和齿轮组成,摇臂轴的轴线与柱塞轴线垂直,摇臂和齿轮固定安装在摇臂轴上,齿轮与柱塞上的齿轮啮合;油路由双作用柱塞泵左、右工作腔与油箱之间两输入通道、双作用柱塞泵左、右工作腔与工作缸无杆腔之间的两输出通道、工作缸无杆腔与油箱之间的回油通道和溢流通道及工作缸有杆腔与油箱之间的连接通道构成;控制阀由分别位于输入、输出通道上的单向阀、位于回油通道上的回油阀和位于溢流通道上的溢流阀构成;执行机构由分别与工作缸缸体和活塞杆连接的静、动支撑组成。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手动双作用柱塞泵,并令双作用柱塞泵位于油箱内,保证了运动件的润滑,利用双作用柱塞泵的柱塞往复运动皆为工作行程取代了单作用柱塞泵的空行程,从而使设备效率高、轻便耐用,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图4为图2中A-O-O’-B剖面图图5为图4中C-O-O’-D剖面图图6为图4中E-O-O’-D剖面图图7为图1中F-F剖面图图8为图1中G-O-O’-G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液压系统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由工作缸1、油箱2、双作用柱塞泵3、油路4、控制阀5和执行机构6组成,工作缸1由活塞11和缸体12组成,缸体12具有带通孔1211的主体121、左缸盖122和右缸盖123,左缸盖122上设有带连接孔1221的翼缘1222,右缸盖123上设有轴向通孔1231,左、右缸盖122、123分别安装在主体121的通孔1211的两端;活塞11由活塞头111和活塞杆112构成,活塞头111的外径和活塞杆112的外径分别与通孔1211和1231相吻合,活塞11置于缸体12内,并将缸体12分成有杆腔124和无杆腔125;油箱2为由缸体12的主体121向上延伸构成的中空壳体,在油箱2的上方设有加油孔21;双作用柱塞泵3由柱塞31、分体式泵体32和驱动件33构成,分体式泵体32为位于油箱2内并为从油箱2左、右侧壁向内延伸的同轴线左、右套321、322,左、右套321、322的外侧端设有左、右密封油堵323、324,柱塞31为园柱体,其两端分别置于分体式泵体32的左、右套321、322内,并使其两端分别与分体式泵体32之间构成左、右工作腔34、35,其中段设有齿条311,驱动件33由摇臂331、摇臂轴332和齿轮333组成,摇臂轴332安装在油箱2的前、后壁上,并令其前端3321伸出油箱2外,摇臂331上设有接杆孔3311,它安装在摇臂轴332的前端3321上,齿轮333最好为扇齿,它安装在摇臂轴332的中段,并令其上的轮齿与柱塞31上的齿条311啮合;如图4所示,分体式泵体32的轴线与工作缸1的轴线平行,摇臂轴332的轴线与柱塞31的轴线垂直;如图9所示,油路4由两条输入通道41、42、两条输出通道43、44、回油通道45、溢流通道46和连接通道47构成,连接通道47位于工作缸1的有杆腔124和油箱2之间,输出通道43、44分别位于双作用柱塞泵3的左、右工作腔34、35与工作缸1的无杆腔125之间,输入通道41、42分别位于双作用柱塞泵3的左、右工作腔34、35与油箱2之间,它分别设有位于左、右密封油堵323、324上的中心盲孔3231、3241和环槽3232、3242,回油通道45位于工作缸1的无杆腔125和油箱2之间,溢流通道46位于输出通道43、44与油箱2之间;油路4的各通道设置在工作缸1的缸体12及其延伸出的油箱2上;控制阀5由分别位于输入、输出通道41、42、43、44上的单向阀51、52、53、54、位于回油通道上的回油阀55和位于溢流通道46上的溢流阀56构成,如图8所示,回油阀55由手柄551、偏心轮552、销553、顶杆554和单向阀555构成;执行机构6由静支撑61和动支撑62组成,静支撑61设有静支撑架611和支撑滚轮612,静支撑架611的下端设有与缸体12的左缸盖122的连接孔1221连接的连接孔6111,其外侧面设有与轨枕7正斜坡面71相吻合的倒斜坡面6112,支撑滚轮612安装在静支撑架611的上端,静支撑架611上端侧面设有定位导杆613;动支撑62设有动支撑架621和支撑滚轮622,动支撑架621下端与活塞11的活塞杆112连接,其外侧面设有与轨枕7正斜坡面71相吻合的倒斜坡面6211,动支撑滚轮622安装在动支撑架621的上端,在动支撑架621上端侧面设有定位导杆623。作业时,将静、动支撑61、62的支撑滚轮612、622位于钢轨底,将静、动支撑61、62的定位导杆613、623置于轨枕7的顶部,并令静、动支撑61、62的支撑架上的倒斜坡面6112、6211贴合在轨枕7正斜坡面71上,操纵回油阀55的手柄551,使回油阀55处于关闭益,操纵摇臂331,并经摇臂轴332、齿轮333和柱塞31上的齿条311,使柱塞31在分体式泵体32的左、右套321、322内往复运动,并使双作用柱塞泵3的左工作腔34压缩腔内液体,增压后分别经单向阀53和输出通道43输入工作缸1的无杆腔125内,双作用柱塞泵3的右工作腔35容积增大,油箱2及工作缸1的有杆腔124内的液体经输入通道42、密封油堵324的环槽3242、中心盲孔3241和单向阀52进入右工作腔35内,如此往复,使工作缸1的无杆腔125内液体压力逐渐增高,将工作缸1的活塞11朝缸体12外推出,经静、动支撑61、62,推动两个轨枕7相对移动。完成轨枕方正作业。当作业结束时,打开回油阀55,使工作缸1的无杆腔125内的液体经回油阀55和回油通道45回入油箱2。当系统内压力增高,超过溢流阀56的限定值时,溢流阀56打开,使工作缸1的无杆腔125内的压力液体经溢流阀56和溢流通道46流入油箱2,系统卸压。权利要求1.手动双作用柱塞泵驱动的液压轨枕方正器,它由工作缸、油箱、泵、油路、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组成,工作缸由活塞和缸体组成,活塞和缸体的一端分别设有销孔,活塞置于缸体内,并将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动双作用柱塞泵驱动的液压轨枕方正器,它由工作缸、油箱、泵、油路、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组成,工作缸由活塞和缸体组成,活塞和缸体的一端分别设有销孔,活塞置于缸体内,并将缸体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油箱位于工作缸缸体上,油路由泵输入通道、泵输出通道、回油通道、溢流通道和连接通道组成,控制阀由输入、输出通道上的单向阀、回油通道上的回油阀和溢流通道上的溢流阀组成;执行机构由分别与工作缸缸体和活塞杆连接的静、动支撑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为双作用柱塞泵,它由柱塞、分体式泵体和驱动件组成,分体式泵件为位于油箱内的同轴线左、右套,柱塞的两端置于分体式泵体的左、右套内,并使其两端分别与分体式泵体之间构成左、右工作腔,其中段设有齿条;驱动件由摇臂、摇臂轴和齿轮组成,摇臂轴的轴线与柱塞轴线垂直,摇臂和齿轮固定安装在摇臂轴上,齿轮与柱塞上的齿条啮合;输入通道为位于双作用柱塞泵左、右工作腔与油箱之间的两条通道;输出通道为位于双作用柱塞泵左、右工作腔与工作缸无杆腔之间的两条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达张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