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薇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83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停车场,包括后障、间隔设置在后障侧边的若干隔离带,相邻的所述隔离带之间形成停车位,所述隔离带上设置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光线传感器朝向停车位的进出口方向,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车辆时,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出信号并通过电路控制指示灯发光。本市政停车场能帮助驾驶人确定了转向的时机,从而使车辆倒入停车位更为简单快捷,停车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停车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公共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停车场。
技术介绍
停车场是常见的市政公共设施,停车场一般建设于小区、写字楼、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建筑物附近,用于停放车辆。现有技术中的停车场如图1所示,包括间隔设置的隔离带2,隔离带2高出于地面,相邻的隔离带2之间形成停车位3,停车位3供车辆倒车驶入。但有大量的驾驶人存在倒车困难的问题,难以把控转向的时机,往往需要倒车、前进循环数次才能将车停入停车位3,停车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停车场,车辆倒车进入停车位的效率较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停车场,包括后障、间隔设置在后障侧边的若干隔离带,相邻的所述隔离带之间形成停车位,所述隔离带上设置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光线传感器朝向停车位的进出口方向,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车辆时,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出信号并通过电路控制指示灯发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预先调整好光线传感器的朝向,使车辆需要转向倒入停车位的位置,正好为光线传感器检测到车尾的位置,当车辆倒车到预定位置时,光线传感器检测到车辆,进而控制指示灯发光,驾驶人从后视镜或车窗观察到指示灯亮起的同时,驾驶人转动方向盘倒入停车位内,指示灯的亮起帮助驾驶人确定了转向的时机,从而使车辆倒入停车位更为简单快捷,减少了重复调整车辆位置的次数,停车效率高。优选的,所述指示杆位于远离后障并靠近停车位进出口的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倒车时,驾驶人能通过后视镜直接观察到指示杆,指示杆为驾驶人提供了直观的初步参照,方便倒车。优选的,所述指示灯为长条形,所述指示灯从指示杆的上端延伸至指示杆的下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长条状的指示灯从指示杆的顶部一直延伸至底部,当指示灯亮起时,发光部位较长,使驾驶人从后视镜里容易察觉。优选的,所述指示杆上沿杆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光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指示灯还未亮起时,反光带能反射车辆尾灯的光线或其它光线,使指示杆更醒目,方便驾驶人参照。优选的,所述隔离带背离后障的端部的横截面为半圆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倒车时,与直角形的隔离带端部相比,轮子不易触碰到半圆形的隔离带端部,使倒车更简单。优选的,所述隔离带的上端面外缘处设置有倒角,所述隔离带的上端面通过倒角与地面过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轮驶过倒角时,车轮的高度会升高并使车辆产生倾斜,驾驶人感受到车辆的倾斜后调整方向或重新倒车,尽量使轮子的路径位于隔离带外,与现有技术中阶梯状的隔离带相比,车轮压过倒角时的撞击强度极低,倒角使车辆的倾斜过程较为缓和,从而保护车轮,且乘客上下车不易被隔离带绊倒。优选的,所述停车位靠近后障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用于与车辆的后轮相抵,从而提示驾驶人已倒车到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倒入停车位并进一步倒车时,车辆的后轮会与定位带相抵,车辆产生振动从而提示驾驶人已倒车到位,防止车尾触碰后障造成车尾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市政停车场能帮助驾驶人确定了转向的时机,从而使车辆倒入停车位更为简单快捷,停车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停车场,主要突出现有技术中的停车场结构;图2为本市政停车场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市政停车场的整体结构;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的指示杆;图4为图2的俯视图,主要突出本市政停车场的使用方式。附图标记:1、后障;2、隔离带;3、停车位;4、指示杆;31、定位带;21、倒角;41、反光带;42、光线传感器;43、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2所示,一种市政停车场,包括后障1、间隔设置在后障1侧边的若干隔离带2,相邻的隔离带2之间形成停车位3,每个隔离带2上分别设置有指示杆4。后障1为停车场中的基础建设物,本实施例中的后障1为墙壁。停车位3靠近后障1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带31,定位带31为长条形且与后障1的延伸方向平行,定位带31的高度为五厘米左右,定位带31的上表面为弧面。当车辆的后轮与定位带31相抵时,车辆产生振动从而提示驾驶人已倒车到位。若干隔离带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后障1的延伸方向,相邻隔离带2之间的距离为标准的车位宽度。隔离带2的高度为十厘米,此高度低于常见车辆的底盘高度,隔离带2不易擦伤底盘。隔离带2背离后障1的端部的横截面设置为半圆形,车辆倒车时,轮子不易触碰到半圆形的隔离带2端部,使倒车更简单。隔离带2的上端面外缘处设置有倒角21,倒角21的一端位于隔离带2的上端面,倒角21的另一端紧靠地面,隔离带2的上端面通过倒角21与地面过渡。车轮驶过倒角21时,车轮的高度会升高并使车辆产生倾斜,驾驶人感受到车辆的倾斜后调整方向或重新倒车,尽量使轮子的路径位于隔离带2外。与现有技术中阶梯状的路缘石相比,车轮压过倒角21时的撞击强度极低,倒角21使车辆的倾斜过程较为缓和,从而保护车轮,且乘客上下车不易被隔离带2绊倒。如图3所示,指示杆4位于远离后障1并靠近停车位3进出口的位置。指示杆4为圆柱形杆并垂直于地面,指示杆4上沿杆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光带41,反光带41为长条形并包裹于指示杆4的周向外壁。指示杆4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42和指示灯43,光线传感器42和指示灯43均朝向停车位3的进出口方向。光线传感器42和指示灯43通过埋设于地下的电线与电源连通。指示灯43为长条形,指示灯43从指示杆4的上端延伸至指示杆4的下端。光线传感器42位于指示灯43旁的一定高度处,光线传感器42为单感应头的反射式传感器,当车辆位于光线传感器42的检测范围内时,光线传感器42接受到从车辆反射回的光线信号,从而产生电信号到控制电路,进而控制指示灯43发光。使用前,预先调整好光线传感器42的朝向,使车辆需要转向倒入停车位3的位置,正好为光线传感器42检测到车尾的位置。使用时,驾驶人能通过后视镜直接观察到指示杆4,指示杆4为驾驶人提供了直观的初步参照,方便倒车,且反光带41能反射车辆尾灯的光线或其它光线,使指示杆4更醒目。如图4所示,当车辆倒车到预定位置时,光线传感器42检测到车辆,进而控制指示灯43发光,长条状的指示灯43从指示杆4的顶部一直延伸至底部,发光部位较长,使驾驶人从后视镜里容易察觉。在指示灯43亮起的同时,驾驶人转动方向盘倒入停车位3内。指示灯43的亮起帮助驾驶人确定了转向的时机,从而使车辆倒入停车位3更为简单快捷,减少了重复调整车辆位置的次数。当车辆完全经过光线传感器42的检测范围后,光线传感器42接收不到反射回的光信号,从而控制指示灯43熄灭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停车场,包括后障(1)、间隔设置在后障(1)侧边的若干隔离带(2),相邻的所述隔离带(2)之间形成停车位(3),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带(2)上设置有指示杆(4),所述指示杆(4)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42)和指示灯(43),所述光线传感器(42)朝向停车位(3)的进出口方向,当所述光线传感器(42)检测到车辆时,所述光线传感器(42)输出信号并通过电路控制指示灯(43)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停车场,包括后障(1)、间隔设置在后障(1)侧边的若干隔离带(2),相邻的所述隔离带(2)之间形成停车位(3),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带(2)上设置有指示杆(4),所述指示杆(4)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42)和指示灯(43),所述光线传感器(42)朝向停车位(3)的进出口方向,当所述光线传感器(42)检测到车辆时,所述光线传感器(42)输出信号并通过电路控制指示灯(43)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停车场,其特征是:所述指示杆(4)位于远离后障(1)并靠近停车位(3)进出口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停车场,其特征是:所述指示灯(43)为长条形,所述指示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薇
申请(专利权)人:周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