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83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底座上部两侧设置有沿底座轴向延伸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和底座共同围成一轴向延伸的车轮槽,左挡板的前端设置有左摩擦块,左摩擦块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右挡板的前端固定有右摩擦块,右摩擦块部分延伸至车轮槽上方,左挡板内固定有电池和电磁铁,右挡板内设置有铁磁柱,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能将铁磁柱从右挡板中吸出至车轮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
本技术属于共享车库的
,具体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
技术介绍
共享单车发展非常迅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单存在的社会问题也非常严重,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尤其是在办公楼、市中心、地铁口等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乱停乱放问题非常严重,占地面积也非常大,不仅影响城市美化环境的问题,还影响交通安全问题。目前已有城市禁止共享单车再投放,原因就在于共享单车无处存放,随意乱停会有很大隐患,因此设计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是非常必要的,而存车车槽是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一个重要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方便地进行锁车、结构简单,配合远程控制可以非常方便的取车的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其中:包括车槽本体,车槽本体设有底座,底座上部两侧设置有沿底座轴向延伸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和底座共同围成一轴向延伸的车轮槽,左挡板的前端设置有左摩擦块,左摩擦块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固定在左挡板上,活动部与固定部可活动式连接,活动部延伸至车轮槽上方,固定部上固定有定子触片,活动部上固定有动子触片,动子触片和定子触片相对且间隙配合,当外力将活动部压向固定部时,动子触片和定子触片相接触,右挡板的前端固定有右摩擦块,右摩擦块部分延伸至车轮槽上方,左挡板内固定有电池和电磁铁,动子触片和定子触片接在电池和电磁铁的连接回路上作为开关,电磁铁的一端对着车轮槽,右挡板内设置有铁磁柱,铁磁柱能从右挡板中滑出至车轮槽中,铁磁柱的位置正好与电磁铁相对,铁磁柱上连接有弹簧,弹簧与右挡板连接,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能将铁磁柱从右挡板中吸出至车轮槽中,弹簧伸长蓄力,当电磁铁断电时,弹簧能将铁磁柱拉回右挡板中,车槽本体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外部的总机无线通信连接,电池和电磁铁的连接回路上还装有断路开关,控制器能在外部的总机的遥控下,开闭断路开关。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控制器安装在车槽本体后端下部。上述的车轮槽后端外扩形成喇叭口。上述的活动部为橡胶制作,右摩擦块延伸至车轮槽上方的部分为橡胶制作。上述的车槽本体为不锈钢制作。上述的左挡板与铁磁柱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孔,铁磁柱被电磁铁吸引时,越过车轮槽插入孔中。上述的孔与电磁铁相接,电磁铁面向铁磁柱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绝缘层。本技术的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在作为车轮缓冲、定位的同时,还作为控制装置使用,锁车时,当车轮进入车轮槽,并转动至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之间时,左摩擦块和右摩擦块均受压变形,左摩擦块的活动部压向固定部,动子触片和定子触片相接触,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铁磁柱,由于铁磁柱伸出从车轮的内圈穿过,从而将车轮限位在存车车槽中。这种锁车程序简单,只需将车轮推入至车轮槽前端即可。取车时,通过手机APP向外部的总机发出信号,外部的总机再通过控制器断开电磁铁的电路,铁磁柱缩回,共享单车即可从存车车槽解锁,使用者即可顺利取车。本技术具有存取车非常方便的优点,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非常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结构透视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车槽本体1、底座11、左挡板12、右挡板13、车轮槽14、喇叭口15、孔16、缓冲绝缘层17、左摩擦块2、固定部21、定子触片21a、活动部22、动子触片22a、右摩擦块3、电池4、电磁铁5、铁磁柱6、弹簧61、控制器7、断路开关7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其中:包括车槽本体1,车槽本体1设有底座11,底座11上部两侧设置有沿底座11轴向延伸的左挡板12和右挡板13,左挡板12、右挡板13和底座11共同围成一轴向延伸的车轮槽14,左挡板12的前端设置有左摩擦块2,左摩擦块2包括固定部21和活动部22,固定部21固定在左挡板12上,活动部22与固定部21可活动式连接,活动部22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固定部21上固定有定子触片21a,活动部22上固定有动子触片22a,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对且间隙配合,当外力将活动部22压向固定部21时,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接触,右挡板13的前端固定有右摩擦块3,右摩擦块3部分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左挡板12内固定有电池4和电磁铁5,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接在电池4和电磁铁5的连接回路上作为开关,电磁铁5的一端对着车轮槽14,右挡板13内设置有铁磁柱6,铁磁柱6能从右挡板13中滑出至车轮槽14中,铁磁柱6的位置正好与电磁铁5相对,铁磁柱6上连接有弹簧61,弹簧61与右挡板13连接,电磁铁5通电时,电磁铁5能将铁磁柱6从右挡板13中吸出至车轮槽14中,弹簧61伸长蓄力,当电磁铁5断电时,弹簧61能将铁磁柱6拉回右挡板13中,车槽本体1上还安装有控制器7,控制器7与外部的总机无线通信连接,电池4和电磁铁5的连接回路上还装有断路开关71,控制器7能在外部的总机的遥控下,开闭断路开关71。实施例中,控制器7安装在车槽本体1后端下部。实施例中,车轮槽14后端外扩形成喇叭口15。实施例中,活动部22为橡胶制作,右摩擦块3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的部分为橡胶制作。实施例中,车槽本体1为不锈钢制作。实施例中,左挡板12与铁磁柱6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孔16,铁磁柱6被电磁铁5吸引时,越过车轮槽14插入孔16中。实施例中,孔16与电磁铁5相接,电磁铁5面向铁磁柱6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绝缘层17。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如下:使用者将共享单车停入共享单车立体车库中,立体车库会有自动存放单车的机构将车运送至车轮槽处,然后该机构将车推入存车车槽,车轮进入车轮槽14,并转动至左摩擦块2和右摩擦块3之间时,左摩擦块2和右摩擦块3均受压变形,左摩擦块2的活动部22压向固定部21,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接触,电路接通,电磁铁5吸引铁磁柱6,由于铁磁柱6伸出从车轮的内圈穿过,从而将车轮限位在存车车槽中。取车时,使用者通过手机APP向外部的总机发出信号,外部的总机再通过控制器7断开电磁铁5的电路,铁磁柱6缩回,共享单车即可从存车车槽退出,运送机构将该单车运送至立体车库门外。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其特征是:包括车槽本体(1),所述的车槽本体(1)设有底座(11),所述的底座(11)上部两侧设置有沿底座(11)轴向延伸的左挡板(12)和右挡板(13),所述的左挡板(12)、右挡板(13)和底座(11)共同围成一轴向延伸的车轮槽(14),所述的左挡板(12)的前端设置有左摩擦块(2),所述的左摩擦块(2)包括固定部(21)和活动部(22),所述的固定部(21)固定在左挡板(12)上,活动部(22)与固定部(21)可活动式连接,所述的活动部(22)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所述的固定部(21)上固定有定子触片(21a),所述的活动部(22)上固定有动子触片(22a),所述的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对且间隙配合,当外力将活动部(22)压向固定部(21)时,所述的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接触,所述的右挡板(13)的前端固定有右摩擦块(3),所述的右摩擦块(3)部分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所述的左挡板(12)内固定有电池(4)和电磁铁(5),所述的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接在电池(4)和电磁铁(5)的连接回路上作为开关,所述的电磁铁(5)的一端对着车轮槽(14),所述的右挡板(13)内设置有铁磁柱(6),所述的铁磁柱(6)能从右挡板(13)中滑出至车轮槽(14)中,所述的铁磁柱(6)的位置正好与电磁铁(5)相对,所述的铁磁柱(6)上连接有弹簧(61),所述的弹簧(61)与右挡板(13)连接,电磁铁(5)通电时,电磁铁(5)能将铁磁柱(6)从右挡板(13)中吸出至车轮槽(14)中,所述的弹簧(61)伸长蓄力,当电磁铁(5)断电时,弹簧(61)能将铁磁柱(6)拉回右挡板(13)中,所述的车槽本体(1)上还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的控制器(7)与外部的总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的电池(4)和电磁铁(5)的连接回路上还装有断路开关(71),所述的控制器(7)能在外部的总机的遥控下,开闭断路开关(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单车立体车库的存车车槽,其特征是:包括车槽本体(1),所述的车槽本体(1)设有底座(11),所述的底座(11)上部两侧设置有沿底座(11)轴向延伸的左挡板(12)和右挡板(13),所述的左挡板(12)、右挡板(13)和底座(11)共同围成一轴向延伸的车轮槽(14),所述的左挡板(12)的前端设置有左摩擦块(2),所述的左摩擦块(2)包括固定部(21)和活动部(22),所述的固定部(21)固定在左挡板(12)上,活动部(22)与固定部(21)可活动式连接,所述的活动部(22)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所述的固定部(21)上固定有定子触片(21a),所述的活动部(22)上固定有动子触片(22a),所述的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对且间隙配合,当外力将活动部(22)压向固定部(21)时,所述的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相接触,所述的右挡板(13)的前端固定有右摩擦块(3),所述的右摩擦块(3)部分延伸至车轮槽(14)上方,所述的左挡板(12)内固定有电池(4)和电磁铁(5),所述的动子触片(22a)和定子触片(21a)接在电池(4)和电磁铁(5)的连接回路上作为开关,所述的电磁铁(5)的一端对着车轮槽(14),所述的右挡板(13)内设置有铁磁柱(6),所述的铁磁柱(6)能从右挡板(13)中滑出至车轮槽(14)中,所述的铁磁柱(6)的位置正好与电磁铁(5)相对,所述的铁磁柱(6)上连接有弹簧(61),所述的弹簧(61)与右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易高峰项晓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