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窗模块和墙模块;所述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包括有门和门框,还包括有设在门框两侧或两侧+上侧的预制墙体边框;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包括窗框和设在窗框中的窗玻璃、窗帘;装配式建筑围护墙模块包括一围护墙板,所述围护墙板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均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围护墙板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围护模块的模块化、部品化、模数化,具有互换性和可替换性,可实现围护模块结构和建筑、装饰、机电的一体化集成,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窗模块和墙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的预制门模块、窗模块和墙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为了提高施工效果,一般采用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式安装相结合的施工形式,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为大尺寸预制楼板结合预制的钢结构柱现场整体安装,预制过程中,楼板的结构层、面层、设备等在工厂均已加工建造完成,这种技术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但是,现有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没有很好的和楼板结构结合,还需要用传统的方法施工,装配效率底下;此外也没有做好机电、设备、装饰的集成设计。另外,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大多为建筑的附属品,需要根据建筑进行相应的切割定制,功能单一,没有或很少按照模数化、部品化、集成化设计,需根据每个建筑的特点单独制作,无法满足智能化工业生产,效率低,不符合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政策,不便于一体化集成和工业化生产,即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效率低下。因此,现阶段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整体工业化水平并不高,装配率仍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窗模块和墙模块,要解决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工业化程度不高、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没有模块化、部品化、模数化,不便于一体化集成和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门和门框,还包括有设在门框两侧或两侧+上侧的预制墙体边框,所述预制墙体边框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预制墙体边框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预制墙体边框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中的螺栓与楼板刚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放置密封条用的横向密封槽。优选的,所述预制墙体边框包括保温隔音层、设在保温隔音层两侧的基层、以及设在基层外侧的饰面层。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和设在窗框中的窗玻璃,该窗框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该窗框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该窗框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中的螺栓与楼板刚性连接。另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包括一带窗洞口的墙板,所述带窗洞口的墙板上的窗洞口中设有窗框和窗玻璃,带窗洞口的墙板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均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带窗洞口的墙板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带窗洞口的墙板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中的螺栓与楼板刚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放置密封条用的横向密封槽。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围护墙板,所述围护墙板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均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围护墙板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围护墙板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中的螺栓与楼板刚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围护墙板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放置密封条用的横向密封槽。优选的,所述围护墙板上设有走电线用的线管,以及插座和/或开关,其中线管的进出口设置在围护墙板的顶面和底面上;或者所述围护墙板中设有走水用的水管,水管的进出口设置在围护墙板的顶面和底面上;或者所述围护墙板上设有壁挂式马桶水箱,以及与壁挂式马桶水箱配合用的上水管、下水管和线管,其中上水管和线管的进出口设置在围护墙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优选的,所述围护墙板包括保温隔音层、设在保温隔音层两侧的基层、以及设在基层外侧的饰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可持续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其优化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结构,实现了围护结构的优化。本技术中的各个建筑围护模块具有互换性和可替换性,可实现建筑围护结构和建筑、机电、装饰及部品的一体化集成,便于工业化生产。本技术中的各个规格、模数统一的建筑围护模块,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搭建成功能合理、造型美观、经济实用的建筑。本技术中的各个建筑围护模块可含结构层、管线层、装修层,组装完成即可入住。本技术全模块化设计,符合中国工业2025的规划、个性化定制、智能家居、可以融入物联网的新型业态中,工业化率达到90%以上,高于中国绿色建筑标准,造价低于传统建筑。本技术中的各个建筑围护模块含结构、装修等面层,一体化设计,现场组装完成即可入住,大大区别于其他的建筑模块,实现了结构的模块化、部品化、模数化以及楼板结构和建筑、机电、装饰及部品的一体化集成设计。本技术通过几种规格不同的建筑围护模块的重复组合,即可装配出功能不同的建筑。本技术采用了装配式组合,可象汽车一样拆除重新组合,实现模块的全寿命使用。本技术完全满足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不同的组合即为不同的风格、户型、造价等;客户可以线上个性化定制,工厂智能化生产,现场组装,实现互联网与建筑的完美融合。本技术全模块化设计,模块尺寸小型化,适合集装箱运输,便于运输和出口,利于出口创汇。本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建筑工业化装配体系,市场潜力巨大,相较于传统建筑和当下市场上的建筑模块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本技术克服了传统建筑围护结构施工复杂、效率低的缺点,解决了提高工业化程度和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应用在整体式的建筑结构体系中,该体系集合了楼板、柱模块、围护模块和/或斜支撑模块以及各种设备管线等,提出了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建筑设备一体化的集成式设计方案,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全模块化、绿色化,与其他体系相比,应用了本技术的建筑结构体系需要的模具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造价。本技术通过楼板上的螺栓连接孔实现了围护结构的快速装配,预制加工时,按照同一模数进行生产即可实现各个构件之间的对应连接,即将整个建筑拆分成多个标准化的构件,直接进行现场装配即可,保证了现场拼装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同一模数下的标准化构件之间可以进行灵活拼装,实现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实现了全模块预制的目的,而且装配过程简便、容易操作,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更容易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本技术后期现场拼装后,无需二次装修,直接即可投入使用,顺应商品房全装修的趋势。采用了本技术的建筑按照模数设计,实现了空间优化,重新进行室内空间的规整,无裸露的梁柱结构,同时减少了围护结构所占空间,增加室内使用面积,同时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率。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设有装配式建筑围护模块的建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3是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4是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5是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6是装配式建筑围护墙模块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7是装配式建筑围护墙模块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8是装配式建筑围护墙模块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9是密封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门、2-门框、3-预制墙体边框、4-竖向密封槽、5-螺栓连接孔、6-保温隔音层、7-基层、8-饰面层、9-窗框、10-窗玻璃、11-窗帘、12-电动窗帘出线孔、13-围护墙板、14-线管、15-插座、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门(1)和门框(2),还包括有设在门框(2)两侧或两侧+上侧的预制墙体边框(3),所述预制墙体边框(3)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4),预制墙体边框(3)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5),预制墙体边框(3)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5)中的螺栓与楼板(23)刚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门(1)和门框(2),还包括有设在门框(2)两侧或两侧+上侧的预制墙体边框(3),所述预制墙体边框(3)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4),预制墙体边框(3)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5),预制墙体边框(3)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5)中的螺栓与楼板(23)刚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放置密封条用的横向密封槽(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边框(3)包括保温隔音层(6)、设在保温隔音层(6)两侧的基层(7)、以及设在基层(7)外侧的饰面层(8)。4.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9)和设在窗框(9)中的窗玻璃(10),该窗框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4),该窗框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23)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5),该窗框通过穿在螺栓连接孔(5)中的螺栓与楼板刚性连接。5.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窗洞口的墙板(24),所述带窗洞口的墙板(24)上的窗洞口中设有窗框(9)和窗玻璃(10),带窗洞口的墙板(24)与相邻的预制墙体模块拼接的侧面上均设有放置密封体用的竖向密封槽(4),带窗洞口的墙板(24)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楼板(23)连接用的螺栓连接孔(5),带窗洞口的墙板(24)通过穿在螺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赵志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