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580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包括轿厢、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对重装置、曳引轮和同步带,其中:所述曳引轮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一端;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方的电梯井道内,并处于所述轿厢和导向轮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转动;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对重装置的顶部,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后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上,用于保证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同步同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曳引机中置布置方式,使得导向轮承受大部分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重量,而曳引机只承受一小部分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重量,由此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所承担的负载,大大提高曳引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曳引机牵引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是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所不可缺少的运载人员和货物的重要的运载设备。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08509U的技术专利申请《一种新型钢带电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带电梯,包括曳引轮1,曳引轮1上连接有钢带2;钢带2一端通过轿顶轮3连接有轿厢4,钢带2另一端通过导向轮5连接有对重6。由上述专利的结构设置可知,虽然曳引轮位于导向轮和轿厢之间,但曳引轮却位于导向轮之上,导致曳引轮承担了绝大部分轿厢及对重的重量,此种受力形式主要是传统电梯结构设计的局限所造成的,该弊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曳引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如何降低曳引机所承担的负载是有效提高曳引机使用寿命的前提,有鉴于此,本案针对该技术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所承担的负载,大大提高曳引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包括轿厢、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对重装置、曳引轮和同步带,其中:所述曳引轮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一端;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方的电梯井道内,并处于所述轿厢和导向轮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转动;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对重装置的顶部,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后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上,用于保证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同步同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导向轮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导向轮的右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曳引轮中心与所述导向轮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范围在0°-90°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夹角β的角度范围在40°-75°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夹角β的最佳角度值为45°。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轮直径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曳引轮直径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对重装置顶部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轿厢顶部连接的一端均垂直于地面。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中曳引机作为驱动部件布置于轿厢和导向轮之间,钢丝绳通过曳引机的曳引轮以及导向轮一端悬吊轿厢,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由钢丝绳和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产生曳引力驱动轿厢上下运行。电梯通过曳引机中置布置方式,使得导向轮承受大部分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重量,而曳引机只承受一小部分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重量。由此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所承担的负载,同时降低了曳引机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曳引机的使用寿命,扩大了曳引机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1-曳引轮;2-钢带;3-轿顶轮;4-轿厢;5-导向轮;6-对重;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中:1-轿厢;2-曳引机;3-钢丝绳;4-导向轮;5-对重装置;6-曳引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包括轿厢1、曳引机2、钢丝绳3、导向轮4、对重装置5、曳引轮6和同步带(未标示),其中:所述曳引轮6设置于所述曳引机2的一端;所述曳引机2设置于所述轿厢1上方的电梯井道内,并处于所述轿厢1和导向轮4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6转动;所述钢丝绳3一端连接所述对重装置5的顶部,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导向轮4和所述曳引机2上的曳引轮6后连接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优选的,所述钢丝绳3一端连接所述对重装置5的顶部的正中心,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导向轮4和所述曳引机2上的曳引轮6后连接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的正中心,以此保持所述对重装置5和轿厢1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导向轮4和曳引轮6上,用于保证所述导向轮4和曳引轮6同步同向转动。上述设计的重点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曳引机2所承担的负载,避免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负载由曳引机2所承担,从而将电梯系统中轿厢1的负载转嫁到导向轮4上。同时,由于导向轮4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曳引轮2,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整体电梯系统的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置驱动式意为曳引机2设置于轿厢1和导向轮4之间。具体的,所述曳引机2位于所述导向轮4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曳引机2位于所述导向轮4的右下方,此时,所述轿厢1位于整体电梯系统的右下方,而所述对重装置5位于整个电梯系统的左下方。本实施例中,虽然图2中只给出了对重装置5设置在轿厢1的左侧,但是本技术还适用于对重装置5设置在轿厢1的后侧其他位置或右侧(以上位置关系均相对于电梯门的位置而言),只需要相应地调整曳引轮6和导向轮4的角度和位置,都可以实现改变对重装置5位置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曳引轮6中心与所述导向轮4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的角度范围为0°-90°之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β的角度范围为40°-75°。夹角β的角度值直接决定了曳引机2的负载的大小。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曳引机2分布于所述导向轮4的右下侧,该夹角β的角度值取诸如56°,而所述轿厢1设于所述曳引机2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夹角β的最佳角度值为45°。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轮4直径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曳引轮6直径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所述钢丝绳3与所述对重装置5顶部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轿厢1顶部连接的一端均垂直于地面。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保证轿厢1的运行平稳安全。具体工作原理及其技术效果:电梯曳引机2作为驱动部件布置于轿厢1和导向轮4之间,钢丝绳3一端通过导向轮4以及曳引机2上的曳引轮6来悬吊轿厢1,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5,由钢丝绳3和曳引轮6的轮槽之间的摩擦产生曳引力驱动轿厢1上下运行。通过曳引机2中置布置方式,导向轮4承受大部分轿厢1以及对重装置5的重量,曳引机2只承受了一小部分轿厢1以及对重装置5的重量,由此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2所承担的负载,大大提高曳引机2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对重装置、曳引轮和同步带,其中:所述曳引轮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一端;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方的电梯井道内,并处于所述轿厢和导向轮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向轮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转动;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对重装置的顶部,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后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上,用于保证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同步同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对重装置、曳引轮和同步带,其中:所述曳引轮设置于所述曳引机的一端;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方的电梯井道内,并处于所述轿厢和导向轮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向轮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转动;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对重装置的顶部,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后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上,用于保证所述导向轮和曳引轮同步同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驱动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导向轮的右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置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江斯迈普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