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膨胀性薄片以及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164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热膨胀性薄片以及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热膨胀性薄片具备:第1热膨胀层,其形成于基材的一方的面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1比例包含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第2热膨胀层,其形成于所述第1热膨胀层之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2比例包含第2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1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膨胀性薄片以及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应于吸收的热量来发泡从而膨胀的热膨胀性薄片以及制造热膨胀性薄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过去,已知一种热膨胀性薄片,其在基材薄片的一方的面上形成对应于吸收的热量而发泡、膨胀的热膨胀性材料的热膨胀层。能在该热膨胀性薄片上形成将光变换成热的光热变换层,通过在光热变换层照射光来使热膨胀层部分地或整体地膨胀。另外,还已知通过使光热变换层的形状变化来在热膨胀性薄片上形成立体的造形物(立体图像)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的特开昭64-28660号公报、特开2001-150812号公报)。然而在热膨胀性薄片中,若对热膨胀层进行加热,则热膨胀层就会向与设有基材的面相反方向膨胀。这是,有时热膨胀层的下表面会从基材剥离。若在基材与热膨胀层之间出现剥离,则在出现剥离的部分,热膨胀层就不能维持其形状和高度,在施加力时等有会变形等问题。为此谋求在使热膨胀层膨胀时能抑制热膨胀层从基材剥离的热膨胀性薄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情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热膨胀层膨胀时能抑制热膨胀层从基材剥离的热膨胀性薄片以及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热膨胀性薄片具备:第1热膨胀层,其形成于基材的一方的面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1比例包含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第2热膨胀层,其形成于所述第1热膨胀层之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2比例包含第2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1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本专利技术的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形成步骤,在基材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相对于粘合剂以第1比例包含第1热膨胀性材料的第1热膨胀层;和第2形成步骤,在所述第1热膨胀层上形成相对于粘合剂以第2比例包含第2热膨胀性材料的第2热膨胀层,在所述第1形成步骤中,使所述第1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热膨胀性薄片具备:第1热膨胀层,其形成于基材的一方的面上,在第1粘合剂中以第1比例分散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第2热膨胀层,其形成于所述第1热膨胀层上,在第2粘合剂中以第2比例分散第2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2比例与所述第1比例相比更大。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的截面图。图2A~C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图3A~C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概要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立体图像形成工艺的流程图。图5A~E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立体图像形成工艺的截面图。图6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的截面图。图7是示意表示使比较例和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膨胀的状态的截面图。图8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以及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立体图像」表示造型物,在造型物中一般包含单纯的形状、几何学形状、字符等广泛的形状。进而造型物还包含作为表面装饰的结果而形成的装饰。所谓装饰,是通过视觉以及/或者触觉使人想起美感的存在。另外,所谓「立体图像形成」,不仅包含形成造型物,还包含表面装饰(修饰)。(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膨胀性薄片10如图1所示那样具备基材11、第1热膨胀层12、第2热膨胀层13以及墨水受纳层14。本实施方式中,第1热膨胀层12和第2热膨胀层13构成热膨胀性薄片10的热膨胀层。另外,详细如之后说明的那样,热膨胀性薄片10在图3A~图3C中概要示出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50被实施印刷,形成有凹凸的造形物(立体图像)。基材11是支承热膨胀层的薄片状的构件。作为基材11,能使用上质纸、中质纸、合成纸等纸、或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通常使用的塑料薄膜。另外,基材11具备如下程度的强度:在第1热膨胀层12以及第2热膨胀层13整体或部分因发泡膨胀时不会向基材11的相反侧(图1所示的下侧)隆起,另外,不会出现皱折或大幅起伏。此外具有能耐受使热膨胀层发泡时的加热的耐热性。第1热膨胀层12形成在基材11的一方的面(图1所示的上表面)上。第1热膨胀层12是膨胀成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相应的大小的层,在粘合剂B1中分散配置多种热膨胀性材料MC1(热膨胀性微胶囊、微粉)。另外,详细如之后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于基材11的上表面(表面)的墨水受纳层14上以及/或者基材11的下表面(背面)形成光热变换层,通过照射光(电磁波)来使设有光热变换层的区域发热。第1热膨胀层12由于吸收在表面以及/或者背面的光热变换层产生的热而发泡、膨胀,因而能选择性地仅使特定的区域膨胀。作为粘合剂B1而使用从醋酸乙烯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等选择的热可塑性树脂。另外,热膨胀性微胶囊MC1是将丙烷、丁烷、其他低沸点气化性物质封入到热可塑性树脂的外壳内的构成。外壳例如由从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聚丁二烯、或它们的共聚物等选择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热膨胀性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约5~50μm。若将该微胶囊加热到热膨胀开始温度以上,则树脂所构成的高分子的外壳软化,内含的低沸点气化性物质气化,通过该压力而让胶囊膨胀。虽然也依赖于所使用的微胶囊的特性,但微胶囊膨胀到膨胀前的粒径的5倍程度。另外,图1中为了方便而图示成微胶囊MC1的粒径大致相同,但实际上在微胶囊MC1的粒径中是有偏差的,全部微胶囊不会都具有相同粒径。第2热膨胀层13形成在第1热膨胀层12上。第2热膨胀层13也与第1热膨胀层12同样是膨胀成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相应的大小的层,在粘合剂B2中分散配置热膨胀性材料MC2(热膨胀性微胶囊)。作为粘合剂B2以及热膨胀性微胶囊MC2使用作为第1热膨胀层12的粘合剂B1以及热膨胀性微胶囊MC1而举出的材料。另外,粘合剂B2以及热膨胀性微胶囊MC2既可以分别使用与第1热膨胀层12的粘合剂B1以及热膨胀性微胶囊MC1不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若使用与第1热膨胀层12和第2热膨胀层13相同的材料,则原料共通化,能简化制造工序,此外能有助于制造成本削减,因而优选。另外,第2热膨胀层13与第1热膨胀层12同样,吸收在形成于热膨胀性薄片10的上表面以及/或者下表面的光热变换层产生的热而发泡、膨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热膨胀层12中相对于粘合剂B1含有热膨胀性材料MC1的比例(也称作含有率)与第2热膨胀层13中的相对于粘合剂B2含有热膨胀性材料MC2的比例(也称作含有率)相比更低。在此,相对于粘合剂含有热膨胀性材料的比例使用体积比、重量比等来定义。例如若使用重量比,则相对于粘合剂B1的热膨胀性材料MC1的重量比(第1比例)与相对于粘合剂B2的热膨胀性材料MC2的重量比(第2比例)相比更小,具体为1/3~1/8程度。换言之,例如设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B1分散的热膨胀性材料MC1为X1重量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B2分散的热膨胀性材料MC2为X2重量份,则X1/X2小于1,设为1/3~1/8程度。另外,相对于粘合剂含有热膨胀性材料的比例也可以通过密度定义。在该情况下,第1热膨胀层12可以说是以与第2热膨胀层13相比低的密度含有热膨胀性材料。另外,第1热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热膨胀层,其形成于基材的一方的面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1比例包含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第2热膨胀层,其形成于所述第1热膨胀层之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2比例包含第2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1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7 JP 2017-0428151.一种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热膨胀层,其形成于基材的一方的面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1比例包含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第2热膨胀层,其形成于所述第1热膨胀层之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2比例包含第2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1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膨胀层的厚度与所述第2热膨胀层的厚度相比形成得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所述第2热膨胀性材料是相同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膨胀性材料和所述第2热膨胀性材料是在外壳中包含气化性物质的微胶囊,所述第1热膨胀层的厚度是相当于所述微胶囊的数个份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膨胀性薄片还具备:第3热膨胀层,其设于所述第2热膨胀层之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3比例包含第3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3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膨胀性薄片还具备:第3热膨胀层,其设于所述第2热膨胀层之上,相对于粘合剂以第3比例包含第3热膨胀性材料,所述第3比例与所述第2比例相比更小。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热膨胀层还包含白色颜料。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热膨胀层还包含白色颜料。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热膨胀层上还具备受纳墨水的墨水受纳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热膨胀层上还具备受纳墨水的墨水受纳层。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膨胀性薄片,其中,所述第1膨胀层的粘合剂和所述第2膨胀层的粘合剂是相同材料。12.一种热膨胀性薄片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形成步骤,在基材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相对于粘合剂以第1比例包含第1热膨胀性材料的第1热膨胀层;和第2形成步骤,在所述第1热膨胀层上形成相对于粘合剂以第2比例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柳吉宗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