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05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布置在壳体内且上端安装有电磁阀组件,电磁阀组件包括插接气管,插接气管的一侧并排插接口内对应插接有与第一气道相连通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和与第二气道相连通的第二充泄气电磁阀以及第三充泄气电磁阀,第三充泄气电磁阀的一侧插接有与第二气道相连通的气道切换电磁阀,气道切换电磁阀的上端一侧出气口与辅助气管的一端连接,该辅助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道的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机构精巧,外形较小,重量轻,通用化设计,阀组件模块化,外壳和电路板预留多组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安装在汽车座椅上的腰托主要有两种:机械式和气动式。气动腰托具有无支撑硬点、贴合性好、舒适性高、具有可扩展性、性价比高等特点,比机械式腰托更具市场竞争力。气动腰托其主要由气袋、气泵和控制装置组成。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力控制阀门开关的原理,来控制气袋充气或排气的装置。控制装置通常包括气路控制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现有的技术中,常见的气流控制装置通常体积较大,特别是安装在带有按摩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座椅上,容易造成安装空间不足,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市场面上的气流控制装置通常采用两个电磁阀控制一组气袋或者采用记忆合金丝的电磁阀,两种控制装置价格都比较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机构精巧,外形较小,重量轻,通用化设计,阀组件模块化,外壳和电路板预留多组接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线路板,所述的控制线路板布置在壳体内且上端安装有电磁阀组件,所述的电磁阀组件包括插接气管,所述的插接气管的内部横向并排布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的插接气管的一侧并排插接口内对应插接有与第一气道相连通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和与第二气道相连通的第二充泄气电磁阀以及第三充泄气电磁阀,所述的第三充泄气电磁阀的一侧插接有与第二气道相连通的气道切换电磁阀,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的上端一侧出气口与辅助气管的一端连接,该辅助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的上端轴向连接有泄压进气管,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第二充泄气电磁阀和第三充泄气电磁阀与插接气管相插接的一端内部均安装有鸭嘴阀。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第二充泄气电磁阀、第三充泄气电磁阀和气道切换电磁阀内部均安装有位于尾部的定铁芯,该定铁芯的上端轴向滑动布置有动阀芯,所述的动阀芯的上端轴向布置有出气口,所述的定铁芯的内部轴向开有通气流道。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接气管的一侧位于插接口的外侧对称布置有卡扣,所述的卡扣与对应的定铁芯的一端相扣。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道切换电磁阀的出气口以及第一气道的一端相扣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气道的一端和辅助气管内部的竖向流道的一端开口处均通过钢珠封口。进一步的,所述的泄压进气管的一端与气道切换电磁阀的上端插接,所述的泄压进气管的中部布置有泄压阀座,该泄压阀座的上端插入扣接有上阀座,所述的泄压阀座的底部布置有进气孔,该进气孔的上端布置有硅胶膜片,所述的硅胶膜片的上端与上阀座内侧顶部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泄压阀座的一侧侧壁上开有泄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阀座的外侧中部布置有一圈环槽,该环槽与泄压阀座内侧壁上的环形凸起相扣。进一步的,所述的硅胶膜片的上端布置有垫帽,所述的弹簧位于垫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线路板的一端安装有接插件。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机构精巧,外形较小,一个充泄气电磁阀控制一路气袋,电磁数量少,有利于减低成,另外有一个专门切换气路用的电磁阀,使该装置不仅局限于腰托系统,还适用于集成肩部支撑或者腿部支撑和腰托的多种组合系统,重量轻,通用化设计,阀组件模块化,外壳和电路板预留多组接口,装置外部可以插接泄压装置,稳定装置的输入气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状态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阀组的主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插接气管的侧视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插接气管的插接结构半剖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通电状态下的半剖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断电状态下的半剖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泄压进气管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泄压进气管的剖视图。图示:1、上壳体;2、下壳体;3、电磁阀组件;4、控制线路板;5、接插件;6、泄压进气管;7a、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b、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c、第三充泄气电磁阀;8、气道切换电磁阀;9、辅助气管;10、插接气管;11、卡扣;12、鸭嘴阀;13、定铁芯;14、动阀芯;15、钢珠;18、硅胶膜片;19、弹簧;20、上阀座;21、环槽;22、泄压阀座;23、垫帽;24、插接口;25、进气阀口;26、排气阀口;27、第一气道;28、第二气道;30、泄气孔;32、竖向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9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线路板4,所述的控制线路板4布置在壳体内且上端安装有电磁阀组件3,所述的电磁阀组件3包括插接气管10,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内部横向并排布置有第一气道27和第二气道28,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一侧并排插接口24内对应插接有与第一气道27相连通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和与第二气道28相连通的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以及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所述的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的一侧插接有与第二气道28相连通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上端一侧出气口与辅助气管9的一端连接,该辅助气管9的另一端与第一气道2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上端轴向连接有泄压进气管6,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和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与插接气管10相插接的一端内部均安装有鸭嘴阀12。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和气道切换电磁阀8内部均安装有位于尾部的定铁芯13,该定铁芯13的上端轴向滑动布置有动阀芯14,所述的动阀芯14的上端轴向布置有出气口,所述的定铁芯13的内部轴向开有通气流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当气道切换电磁阀8通电产生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动阀芯14与定铁芯13吸合在一起,堵住进气阀口25,排气阀口26打开,进入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气体从排气阀口26通过辅助气管9中的竖向气道32中,沿着图6中箭头方向进入插接气管10中的第一气道27最终进入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中,给对应的气囊充气。当气道切换电磁阀8不通电,排气阀口26闭合,进气阀口25打开。进入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气体从进气阀口25穿过定铁芯13,沿着图7中箭头方向进入插接气管10中的第二气道28最终进入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和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给相对应的气囊进行充气。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一侧位于插接口24的外侧对称布置有卡扣11,所述的卡扣11与对应的定铁芯13的一端相扣,通过卡扣11可以实现电磁阀与插接口24的快速插拔,拆装都比较方便,区别于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电磁阀气流控制装置。所述的辅助气管9的两端分别与气道切换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线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线路板(4)布置在壳体内且上端安装有电磁阀组件(3),所述的电磁阀组件(3)包括插接气管(10),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内部横向并排布置有第一气道(27)和第二气道(28),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一侧并排插接口(24)内对应插接有与第一气道(27)相连通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和与第二气道(28)相连通的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以及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所述的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的一侧插接有与第二气道(28)相连通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上端一侧出气口与辅助气管(9)的一端连接,该辅助气管(9)的另一端与第一气道(2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上端轴向连接有泄压进气管(6),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和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与插接气管(10)相插接的一端内部均安装有鸭嘴阀(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控制线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线路板(4)布置在壳体内且上端安装有电磁阀组件(3),所述的电磁阀组件(3)包括插接气管(10),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内部横向并排布置有第一气道(27)和第二气道(28),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一侧并排插接口(24)内对应插接有与第一气道(27)相连通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和与第二气道(28)相连通的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以及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所述的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的一侧插接有与第二气道(28)相连通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上端一侧出气口与辅助气管(9)的一端连接,该辅助气管(9)的另一端与第一气道(2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气道切换电磁阀(8)的上端轴向连接有泄压进气管(6),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和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与插接气管(10)相插接的一端内部均安装有鸭嘴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充泄气电磁阀(7a)、第二充泄气电磁阀(7b)、第三充泄气电磁阀(7c)和气道切换电磁阀(8)内部均安装有位于尾部的定铁芯(13),该定铁芯(13)的上端轴向滑动布置有动阀芯(14),所述的动阀芯(14)的上端轴向布置有出气口,所述的定铁芯(13)的内部轴向开有通气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电磁阀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气管(10)的一侧位于插接口(24)的外侧对称布置有卡扣(11),所述的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开洪段小成吴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