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亮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43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滑槽,且外壳的另一个侧面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另一个侧面上靠近控制器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有封门,所述封门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滚珠组和电动机,且滚珠组位于电动机的一侧,所述滚珠组的上方安装有三个后视镜,三个所述后视镜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一金属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海绵棒,调节旋钮将海绵棒掰向后视镜的表面,电动机通过转轴带动丝杠进行转动,即螺母座带动棉棒对后视镜的表面进行擦拭吸水,解决了不能在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对后视镜表面的水雾进行清洁,可能因看不清后方情况而威胁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

A car built-in rearview mirr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built-in rearview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with a sliding groove on one side of the housing and a controll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ousing. A sealing door is connected by a hing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ousing near the controller, and a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aling door.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fixed with a ball group and a motor, and the ball group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motor. Three rearview mirrors are installed above the ball group,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three rearview mirror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the first electromagnet and the first metal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sponge rod, and the adjusting knob breaks the sponge rod to the rear view.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rror, the motor drives the screw to rot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at is, the nut seat drives the cotton stick to wipe and absorb wat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earview mirror,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water mist on the surface of the rearview mirror can not be cleaned whe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vehicle is large, and ma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the personnel in the vehicle because the rear situation is not seen clear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
本技术属于后视镜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后视镜可分为平面镜、球面镜和双曲率镜面三大系列,另外还有一种棱形镜,棱形镜的镜表面平坦,但其横截面为棱形,通常用作防眩目型的内后视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内置后视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普通的汽车内置后视镜大多较为单一,不能在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对后视镜表面的水雾进行清洁,导致在行车过程中可能因看不清后方情况而威胁车内人员人身安全,且普通的汽车内置后视镜更换较为麻烦且在损坏后不能及时进行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普通的汽车内置后视镜大多较为单一,不能在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对后视镜表面的水雾进行清洁,导致在行车过程中可能因看不清后方情况而威胁车内人员人身安全,且更换较为麻烦且在损坏后不能及时进行备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滑槽,且外壳的另一个侧面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另一个侧面上靠近控制器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有封门,所述封门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滚珠组和电动机,且滚珠组位于电动机的一侧,所述滚珠组的上方安装有三个后视镜,三个所述后视镜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一金属块,所述电动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侧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表面通过旋钮连接有海绵棒,所述外壳的内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金属块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电动机和第二电磁铁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滚珠组由三排组成,每排有个十四个滚珠。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块与第二金属块的表面均涂设有防锈涂层。优选的,所述海绵棒的内部开设有密集的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海绵棒,在汽车内外温差较大时,调节旋钮,将海绵棒掰向后视镜的表面,电动机通过转轴带动丝杠进行转动,即丝杠一侧的螺母座带动棉棒对后视镜的表面进行擦拭吸水,解决了不能在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对后视镜表面的水雾进行清洁,导致在行车过程中可能因看不清后方情况而威胁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2)本技术设置了滚珠,当在行车过程中后视镜产生破裂时,控制器使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断电,将外壳内侧破裂的后视镜通过滚珠滑动至另一侧,同时将其后面备用的后视镜滑动至前方,随后控制器使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通电,即将后视镜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固定,在停车区域段,可拉动把手打开封门,将破损的后视镜取出同时添补新的后视镜,解决了更换较为麻烦且在损坏后不能及时进行备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外壳、2-后视镜、3-第一电磁铁、4-滚珠组、5-第二金属块、6-丝杠、7-第一金属块、8-海绵棒、9-螺母座、10-电动机、11-第二电磁铁、12-滑槽、13-旋钮、14-控制器、15-把手、16-封门、17-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滑槽12,且外壳1的另一个侧面上安装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采用KS02Y型号控制器,外壳1的另一个侧面上靠近控制器14的一侧通过铰链17连接有有封门16,封门16的表面安装有把手15,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滚珠组4和电动机10,电动机10采用Y90S-4型号驱动电机,电动机10通过转轴带动丝杠6进行转动,即丝杠6一侧的螺母座9带动棉棒8对后视镜2的表面进行擦拭吸水,避免水雾影响驾驶员观察车后方情况,且滚珠组4位于电动机10的一侧,滚珠组4的上方安装有三个后视镜2,三个后视镜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铁3和第一金属块7,当在行车过程中后视镜产生破裂时,控制器14使第一电磁铁3与第二电磁铁11断电,将外壳1内侧破裂的后视镜2通过滚珠滑动至另一侧,同时将其后面备用的后视镜2滑动至前方,电动机10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丝杠6,丝杠6的一侧安装有螺母座9,螺母座9的表面通过旋钮13连接有海绵棒8,在汽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后视镜2产生大量水雾,调节旋钮13,将海绵棒8掰向后视镜2的表面,便于吸附水雾,外壳1的内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金属块5和第二电磁铁11,第一电磁铁3、电动机10和第二电磁铁11均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控制器1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避免震动过大震碎后视镜2,本实例中,优选的,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为了更好的使后视镜2在滚珠组4的上方进行移动,本实例中,优选的,滚珠组4由三排组成,每排有十四个滚珠。为了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产生锈蚀,本实例中,优选的,第一金属块7与第二金属块5的表面均涂设有防锈涂层。为了便于大面积吸收后视镜2表面的水雾,本实例中,优选的,海绵棒8的内部开设有密集的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外部电源连接好,则控制器14控制第一电磁铁3、电动机10和第二电磁铁11正常工作,在汽车内外温差较大时,后视镜2产生大量水雾,调节旋钮13,将海绵棒8掰向后视镜2的表面,电动机10通过转轴带动丝杠6进行转动,即丝杠6一侧的螺母座9带动棉棒8对后视镜2的表面进行擦拭吸水,避免水雾影响驾驶员观察车后方情况,当在行车过程中后视镜产生破裂时,控制器14使第一电磁铁3与第二电磁铁11断电,将外壳1内侧破裂的后视镜2通过滚珠滑动至另一侧,同时将其后面备用的后视镜2滑动至前方,随后控制器14使第一电磁铁3与第二电磁铁11通电,即将后视镜2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固定,在停车区域段,可拉动把手15打开封门16,将破损的后视镜2取出同时添补新的后视镜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滑槽(12),且外壳(1)的另一个侧面上安装有控制器(14),所述外壳(1)的另一个侧面上靠近控制器(14)的一侧通过铰链(17)连接有有封门(16),所述封门(16)的表面安装有把手(15),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滚珠组(4)和电动机(10),且滚珠组(4)位于电动机(10)的一侧,所述滚珠组(4)的上方安装有三个后视镜(2),三个所述后视镜(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铁(3)和第一金属块(7),所述电动机(10)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丝杠(6),所述丝杠(6)的一侧安装有螺母座(9),所述螺母座(9)的表面通过旋钮(13)连接有海绵棒(8),所述外壳(1)的内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金属块(5)和第二电磁铁(11),所述第一电磁铁(3)、电动机(10)和第二电磁铁(11)均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置后视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滑槽(12),且外壳(1)的另一个侧面上安装有控制器(14),所述外壳(1)的另一个侧面上靠近控制器(14)的一侧通过铰链(17)连接有有封门(16),所述封门(16)的表面安装有把手(15),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滚珠组(4)和电动机(10),且滚珠组(4)位于电动机(10)的一侧,所述滚珠组(4)的上方安装有三个后视镜(2),三个所述后视镜(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铁(3)和第一金属块(7),所述电动机(10)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丝杠(6),所述丝杠(6)的一侧安装有螺母座(9),所述螺母座(9)的表面通过旋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亮
申请(专利权)人:贾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