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22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涉及智能玩具技术领域。机器人包括底座、本体、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底座与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一伸缩部位于底座的下端,第二伸缩部位于本体的两侧;底座与本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使底座与本体之间相对转动。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时,形式单一,不能对儿童、老人真正起到陪伴的问题。通过将第一伸缩部位于底座的下端,实现对机器人高度的调节,针对不同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不同使用情形,机器人都能与使用者匹配到相同高度,增强与使用者的互动,本体两侧设有第二伸缩部,协助使用者生活需求,转动机构使机器人的本体与底座相互转动,增强对老人、孩子的陪伴感受。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bo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lligent toys. The robot comprises a base, a body, a first telescopic part and a second telescopic part; the base and the body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first telescopic part i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telescopic part is at both sides of the body; a rot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body, and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make the base and the body rotate relatively.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robot can not really accompany the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because of its single form in use. By placing the first telescopic par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the height of the robot can be adjusted. The robot can match the user to the same height and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us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sers and different usage situations. A second telescopic part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to help the user to change their life needs. The motivation enables the robot's body to rotate with the base to enhance the feeling of companionship for the elderly and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玩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智慧,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主要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机器人有发挥其独特的智能功能。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必须要忙碌的工作,很难抽出时间来陪护孩子、老人,儿童、老人独自在家会感到孤独,这对小孩的成长和发育是不利的,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枯燥无味。因此部分年轻人会重金聘请一些家庭护理或者将孩子放到儿童园等陪护机构,请保姆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但是家庭护理耗费大量的金钱并且服务不规范,很难保证家庭陪护的质量和素质。目前市面上出现一些儿童、老人的机器人陪护产品,但其功能大多只限于简单的娱乐玩具或者一些简单的通讯功能,这种普通机器人是形式单一,不能对儿童、老人真正起到陪伴的感觉,老人、儿童也感受不到安全及温暖,因此现有陪伴型机器人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在使用时,形式单一,不能对儿童、老人真正起到陪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包括底座、本体、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位于所述底座的下部,所述第二伸缩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之间相对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容纳腔,以使所述第一伸缩部能够收纳在容纳腔内。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用于向机器人充电以及数据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下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用于使机器人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凹槽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摄像头能够收纳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进一步的,还包括语音输送装置,所述语音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本体上,用于记录声音信息;所述语音输送装置包括麦克风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套设在所述麦克风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交互装置,所述交互装置位于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交互装置用于显示画面以及选择预设的操作;所述交互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与所述触摸显示屏连接,所述防护部用于避免所述触摸显示屏被外界污染。进一步的,还包括外部控制装置,所述外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机器人。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控制装置为手机或者遥控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底座、本体、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位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本体之间相对转动。本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座位于本体的下侧,底座和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一伸缩部位于底座的下部,第二伸缩部位于本体的两侧,底座和本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使底座与本体之间相对转动;通过将上侧的本体与下侧的底座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快捷进行机器人的组装,位于下侧底座避免本体直接与地面接触,起到防水防尘的保护作用;第一伸缩部位于底座的下部,实现了机器人高度的调节,针对不同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不同使用情形,机器人的高度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以增加与使用者的互动与亲切感;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伸缩部,作为机器人手臂的两个第二伸缩部,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进行手臂长度的伸出以及缩短,协助使用者解决生活需求;底座和本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以使上侧的本体和下侧的底座之间能发生相对的转动,增加机器人转身的功能,增加机器人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增加趣味以及亲切感。本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座位于本体的下侧,底座和本体固定连接,第一伸缩部位于底座的下部,第二伸缩部位于本体的两侧,底座和本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使底座与本体之间相对转动;通过将上侧的本体与下侧的底座固定连接,避免本体与底座使用时发生分离,导致机器人损坏;第一伸缩部位于底座的下部,实现了机器人高度的调节,针对不同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不同使用情形,机器人的高度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以增加与使用者的互动与亲切感;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伸缩部,作为机器人手臂的两个第二伸缩部,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进行手臂长度的伸出以及缩短,协助使用者解决生活需求;底座和本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以使上侧的本体和下侧的底座之间能发生相对的转动,增加机器人转身的功能,增加机器人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增加趣味以及亲切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内部处理模块的连接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伸缩部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1-底座;12-本体;13-第一伸缩部;14-第二伸缩部;15-中央处理器;111-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语音输送装置;123-交互装置;131-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包括底座11、本体12、第一伸缩部13和第二伸缩部14;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13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下部,所述第二伸缩部14位于所述本体12的两侧;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之间相对转动。底座11位于本体12的下侧,底座11和本体12固定连接,第一伸缩部13位于底座11的下部,第二伸缩部14位于本体12的两侧,底座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本体(12)、第一伸缩部(13)和第二伸缩部(14);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13)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下部,所述第二伸缩部(14)位于所述本体(12)的两侧;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之间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本体(12)、第一伸缩部(13)和第二伸缩部(14);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13)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下部,所述第二伸缩部(14)位于所述本体(12)的两侧;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底座(11)与所述本体(12)之间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下部设置有容纳腔,以使所述第一伸缩部(13)能够收纳在容纳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内设置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用于向机器人充电以及数据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13)的下部设置有滑轮(131),所述滑轮(131)用于使机器人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二凹槽(121)内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凹槽(12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摄像头能够收纳在所述第二凹槽(121)内。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