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422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单元、第二工装单元和两钢针;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由第一上压板和第一下压板构成,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由第二上压板和第二下压板构成;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压触面的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压触面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第一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钢针,第二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钢针,钢针的直径为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3mm电池电极芯的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保证产品质量。

A winding device for 3mm battery electrode co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3 mm battery electrode core winding toolin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ooling unit, a second tooling unit and two steel needles; the first tooling unit is composed of a first upper pressure plate and a first pressure plate; the second tooling unit is composed of a second upper pressure plate and a second lower pressure plate; the first upper pressure plate and the first pressure plate are composed of a second upper pressure plate and a second lower pressure plate; A circular hole with a diameter of 0.5mm and 0.6mm is formed between the pressing contact surfaces; a circular hole with a diameter of 0.5mm and 0.6mm is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upper press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lower pressing plate; a steel needle is fixed in the circular hole with a diameter of 0.5mm on the first tooling unit, and a steel needle and a steel needle are fixed in the circular hole with a diameter of 0.5mm on the second tooling unit. The diameter is 0.5mm.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3 mm battery electrode core, reduce the rejection rate and ensure th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
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用工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
技术介绍
微型电池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上。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电极芯是微型电池上主要部分。现有技术中,3mm电池电极芯的加工主要是依靠人工手搓铜版纸完成,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在电池电极芯的绕卷过程中,铜版纸之间的碳粉容易掉落,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而传统用于绕卷电池电极芯的板体无法适用于3mm电池电极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3mm电池电极芯绕卷效率低、质量差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绕卷效率和质量的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装单元、第二工装单元和两钢针;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由第一上压板和第一下压板构成,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由第二上压板和第二下压板构成,第一上压板和第一下压板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二上压板和第二下压板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上压板与所述第一下压板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一上压板与所述第一下压板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二上压板与所述第二下压板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二上压板与所述第二下压板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一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所述钢针,所述第二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所述钢针,所述钢针的直径为0.5mm。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的前端部是由所述第一上压板和第一下压板构成的锥形体;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的前端部是由所述第二上压板和第二下压板构成的锥形体。第一下压板的后部侧面具有卡孔,所述第二下压板的后部侧面设有固定板。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提高3mm电池电极芯的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钢针;2、第一上压板;3、第一下压板;4、第二上压板;5、第二下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单元、第二工装单元和两钢针1。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由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构成,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由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构成。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上压板2与所述第一下压板3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一上压板2与所述第一下压板3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二上压板4与所述第二下压板5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二上压板4与所述第二下压板5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一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所述钢针1,所述第二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所述钢针1,所述钢针1的直径为0.5mm。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的前端部是由所述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构成的锥形体;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的前端部是由所述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构成的锥形体。本实施例中,第一工装单元和第二工装单元的后部均是截面为圆形的柱体。第一下压板3上具有M5的螺纹孔,第一上压板2上具有与之对应的M5.2的沉孔,第一下压板3和第一上压板2通过贯通沉孔的螺钉固定连接。第二下压板5上具有M5的螺纹孔,第二上压板4上具有与之对应的M5.2的沉孔,第二下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4通过贯通沉孔的螺钉固定连接。使用方法:第一下压板3的后部侧面具有卡孔,所述第二下压板5的后部侧面设有固定板。第一工装单元的后部通过顶丝固定在机床主轴上,第二工装单元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床的活动尾座上。第一工装单元和第二工装单元的顶端相对。移动活动尾座,令固定在第一工装单元上的钢针1前端插入第二工装单元的直接为0.6mm的圆孔中,令固定在第二工装单元上的钢针1前端插入第一工装单元的直接为0.6mm的圆孔中。两钢针1可以对3mm的电池电极芯进行绕卷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装单元、第二工装单元和两钢针(1);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由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构成,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由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构成,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上压板(2)与所述第一下压板(3)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一上压板(2)与所述第一下压板(3)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二上压板(4)与所述第二下压板(5)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二上压板与所述第二下压板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一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所述钢针(1),所述第二工装单元上直径为0.5mm的圆孔中固定一所述钢针(1),所述钢针(1)的直径为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mm电池电极芯绕卷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装单元、第二工装单元和两钢针(1);所述第一工装单元由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构成,所述第二工装单元由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构成,第一上压板(2)和第一下压板(3)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二上压板(4)和第二下压板(5)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上压板(2)与所述第一下压板(3)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弧槽,并在第一上压板(2)与所述第一下压板(3)之间构成直径分别为0.5mm和0.6mm的圆孔;所述第二上压板(4)与所述第二下压板(5)的压触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距离为1m的、直径分别为0.5mm和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英梁国勇戴冬晨王晓霞李梅红闫嘉琪李蕊李焱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