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7356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包括圆钢轨道、圆筒溜槽、圆筒溜槽固定架、气缸和气缸固定架;圆钢轨道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圆筒溜槽固定架呈井字形,所述圆筒溜槽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圆钢轨道上,圆筒溜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卡在圆筒溜槽固定架中,其下端伸出圆筒溜槽固定架外;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并通过气缸滑杆与圆筒溜槽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圆筒溜槽和气缸的共同作用,实现轨道式运输料斗、叉车料斗、搅拌罐车三种接料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互不干扰,且保证混凝土车间的正常生产。

Automatic switching and feeding system for feeding station of mixing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switching feeding system for the discharge port of a mixing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circular steel track, a cylinder chute fixing frame, a cylinder chute fixing frame, a cylinder and a cylinder fixing frame; a circular steel track is fixed on the main beam below the discharge port of a mixing station; a cylinder chute fixing frame is in the shape of a well; and the cylinder chute fixing frame is rolled through the rolling. The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cylindrical steel track, the cylindrical chute is clamped in the cylindrical chute fixing frame by welding,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ylindrical chute fixing frame is extended; the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cylinder fixing frame, a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rical chute through the cylinder slid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switching among the three feeding modes of the track type conveying hopper, forklift hopper and mixing tank truck through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cylinder chute and the cylinder, and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and guarantees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the concrete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机是一种将具有一定配比的砂、石子、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机械,通常由电动机、支撑架、搅拌筒以及搅拌轴等部分组成,作为一种大型的工程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器体积大、占用空间也大,其下料口一般设置在离地面3~5m,主要采用轨道式运输料斗、叉车料斗、搅拌罐车三种不同的接料方式,当下料口处的接料方式由轨道式运输料斗切换至叉车料斗或搅拌罐车接料时,接料器具距离下料口高度过高,会发生混凝土四处飞溅的现象,而不得不降低整个生产过程的送料速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高性能叉车、大型搅拌罐车或广口料斗等方式,来增加提升极限和接料面积,方可加快送料速度;但高性能叉车和大型搅拌罐车的购置价格较高,且机械设备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性能过高的机械设备不能完全发挥其价值,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时,需用叉车将料斗抬升至3m以上,而料斗以及混凝土的重量,加大了叉车倾覆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通过圆筒溜槽和气缸的共同作用,实现轨道式运输料斗、叉车料斗、搅拌罐车三种接料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互不干扰,且保证混凝土车间的正常生产。本使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包括圆钢轨道、圆筒溜槽、圆筒溜槽固定架、气缸和气缸固定架;圆钢轨道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圆筒溜槽固定架呈井字形,所述圆筒溜槽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圆钢轨道上,圆筒溜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卡在圆筒溜槽固定架中,其下端伸出圆筒溜槽固定架外;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并通过气缸滑杆与圆筒溜槽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气缸与圆筒溜槽固定架之间的圆钢轨道上还设置有停止器。优选地,气缸的伸缩形程为1500~3000mm,缸径为30~50mm。优选地,圆筒溜槽由8~10mm的铁板焊接而成,圆筒溜槽固定架由100~150mm的槽钢焊接而成。优选地,气缸固定架采用100mm×2000mm槽钢焊接而成,气缸通过螺丝将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本技术可实现轨道式运输料斗、叉车料斗、搅拌罐车三种接料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互不干扰,且制造成本低廉,可随时操作以配合生产需求,保证混凝土车间的正常运行;(2)本技术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距离地面2m以上,可适配大部分的接料器具,且圆钢轨道上装有滚动轴承结构,能有效防止圆筒溜槽固定架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轨道;(3)本技术在圆钢轨道还设有停止器结构,可有效防止气缸停止运行后圆筒溜槽固定架受重心的影响而撞坏气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其中:1、圆钢轨道2、圆筒溜槽3、圆筒溜槽固定架4、气缸5、气缸固定架6、滚动轴承7、气缸滑杆8、停止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包括圆钢轨道1、圆筒溜槽2、圆筒溜槽固定架3、气缸4和气缸固定架5;圆钢轨道1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圆筒溜槽2固定架呈井字形,由8~10mm的铁板焊接而成,圆筒溜槽固定架3通过滚动轴承6固定于圆钢轨道1上,圆筒溜槽2通过焊接的方式卡在圆筒溜槽固定架3中,其下端伸出圆筒溜槽固定架3外,圆筒溜槽固定架3由100~150mm的槽钢焊接而成;气缸4螺丝固定在气缸固定架5上,并通过气缸滑杆7与圆筒溜槽2固定连接,气缸4的伸缩形程为1500~3000mm,缸径为30~50mm,气缸固定架5采用100mm×2000mm槽钢焊接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为防止气缸4停止运行后,圆筒溜槽固定架3受重心的影响而撞坏气缸4,可在气缸4与圆筒溜槽固定架3之间的圆钢轨道1上还设置停止器8。在实际生产中,当轨道式运输运料斗从右侧靠近搅拌站下料口开始接料时,如图2所示,人工操作气缸操作开关,气缸滑杆7拉动圆筒溜槽2和圆筒溜槽固定架3向左侧滑行,避让轨道式运输料斗,当圆筒溜槽2和圆筒溜槽固定架3滑行至停止器8处时,气缸4自动停止运行;当轨道式运输料斗接料完毕,需要切换至地面接料器具(叉车料斗、搅拌罐车等)接料时,人工操作气缸操作开关,气缸滑杆7推动圆筒溜槽2和圆筒溜槽固定架3向右侧滑行至搅拌站下料口正下方,开始接料工作,接料完毕后,气缸滑杆7拉动圆筒溜槽2和圆筒溜槽固定架3向左侧滑行至停止器位置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钢轨道、圆筒溜槽、圆筒溜槽固定架、气缸和气缸固定架;圆钢轨道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圆筒溜槽固定架呈井字形,所述圆筒溜槽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圆钢轨道上,圆筒溜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卡在圆筒溜槽固定架中,其下端伸出圆筒溜槽固定架外;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并通过气缸滑杆与圆筒溜槽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钢轨道、圆筒溜槽、圆筒溜槽固定架、气缸和气缸固定架;圆钢轨道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圆筒溜槽固定架呈井字形,所述圆筒溜槽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圆钢轨道上,圆筒溜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卡在圆筒溜槽固定架中,其下端伸出圆筒溜槽固定架外;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并通过气缸滑杆与圆筒溜槽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气缸与圆筒溜槽固定架之间的圆钢轨道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蔼冬刘子云汪嫄全徐继安方平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建新型建筑构件有限公司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