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655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设有支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左右设置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所述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转杆,所述第五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所述支架的两端固定焊接于刮料板和第五转杆,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污泥管。利用搅拌浆不断地搅拌废水,避免杂质在第一壳体内沉降,废水进入到第二壳体后,杂质沉降,并通过污泥管排出,通过刮料板的设计,便于将沉积在第二壳体内底部的杂质刮起,有效避免长期的沉降堵塞污泥管。

A pretreatment system for waste water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treatment system for a waste water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legs.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and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third motor and the fourth moto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rotating bar and the fourth motor. Four rotating rods, the third rotating rod and the fourth rotating ro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tirring slurry,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fth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fifth rotating ro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fth rota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craper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are fixed and welded to the scraper plate and the fifth rotating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 sludge pipe. The mixing slurry is used to stir the waste water continuously to avoid the settling of the impurities in the first shell. After the waste water enters the second shell, the impurities settle and are discharged through the sludge pipe. The impurities deposit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hell can be easily scraped up by the design of the scraper board, thu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long-term settling and blocking of the sludg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在我国目前近700座城市中缺水的高达400座以上,而其中有近100座城市严重缺水。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必须采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节约型模式。除了提倡节约用水,开辟新水源外,污水废水的再生利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将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经过适当处理后作杂用水,其水质指标间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称为中水,相应的技术称为中水技术。中水可用于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外早已应用于实践。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在利用中水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国从六五、七五就开始研究中水的利用,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正在开发在工业和农业中的使用。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对水资源也造成破坏。近年来,各种严重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发现水资源匮乏已经越来越明显。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于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传统的预处理系统中在粉碎废水中固体杂质时,产生的沉降物容易沉积并堵塞壳体的底部,从而造成堵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均设有支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左右设置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进液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排液管,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均匀的连接有粉碎锤,所述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所述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转杆,所述第五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和第五转杆之间通过支架固定,所述支架的两端固定焊接于刮料板和第五转杆,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污泥管。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端部均连接有法兰,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均不少于四组。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上的粉碎锤和第二转杆上的粉碎锤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粉碎锤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粉碎锤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优选的,所述搅拌浆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刮料板倾斜设置,所述刮料板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结构新颖,废水通过进液管进入到第一壳体中,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分别带动粉碎锤高速旋转,将废水中的固体杂质快速粉碎,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利用搅拌浆不断地搅拌废水,避免杂质在第一壳体内沉降,废水进入到第二壳体后,杂质沉降,并通过污泥管排出,通过刮料板的设计,便于将沉积在第二壳体内底部的杂质刮起,有效避免长期的沉降堵塞污泥管,进液管和排液管均不少于四组,处理效率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的粉碎锤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进液管、4排液管、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第三电机、8第四电机、9第五电机、10第一转杆、11第二转杆、12粉碎锤、13第三转杆、14第四转杆、15搅拌浆、16第五转杆、17支架、18刮料板、19污泥管、20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底部均设有支腿20,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左右设置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进液管3,所述第二壳体2的右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排液管4,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7和第四电机8,所述第二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第五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上均匀的连接有粉碎锤12,所述第三电机7和第四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所述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15,所述第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转杆16,所述第五转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18,所述刮料板18和第五转杆16之间通过支架17固定,所述支架17的两端固定焊接于刮料板18和第五转杆16,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连接有污泥管19。具体的,所述进液管3和排液管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进液管3和排液管4的端部均连接有法兰,所述进液管3和排液管4均不少于四组。具体的,所述第一转杆10上的粉碎锤12和第二转杆11上的粉碎锤12交错分布。具体的,所述粉碎锤12在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上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粉碎锤12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具体的,所述搅拌浆15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刮料板18倾斜设置,所述刮料板18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0mm。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使用时,废水通过进液管3进入到第一壳体1中,通过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分别带动粉碎锤12高速旋转,将废水中的固体杂质快速粉碎,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15,利用搅拌浆15不断地搅拌废水,避免杂质在第一壳体1内沉降,废水进入到第二壳体2后,杂质沉降,并通过污泥管19排出,通过刮料板18的设计,便于将沉积在第二壳体2内底部的杂质刮起,有效避免长期的沉降堵塞污泥管19,进液管3和排液管4均不少于四组,处理效率高,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特点。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底部均设有支腿(20),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左右设置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进液管(3),所述第二壳体(2)的右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排液管(4),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7)和第四电机(8),所述第二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第五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上均匀的连接有粉碎锤(12),所述第三电机(7)和第四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所述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15),所述第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转杆(16),所述第五转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18),所述刮料板(18)和第五转杆(16)之间通过支架(17)固定,所述支架(17)的两端固定焊接于刮料板(18)和第五转杆(16),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连接有污泥管(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底部均设有支腿(20),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左右设置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进液管(3),所述第二壳体(2)的右侧壁上均匀的连接有排液管(4),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7)和第四电机(8),所述第二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第五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上均匀的连接有粉碎锤(12),所述第三电机(7)和第四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所述第三转杆(13)和第四转杆(14)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浆(15),所述第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转杆(16),所述第五转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料板(18),所述刮料板(18)和第五转杆(16)之间通过支架(17)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裕泰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