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结构,包括:透光扩散板以及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包含载板和设置于载板上的发光组件,载板结合于透光扩散板,发光组件位于载板与透光扩散板之间,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则经由透光扩散板射出而提升均光效果。藉此,仅需小幅增加成本,就能大幅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结构
本技术与发光结构有关,特别是指具有提升均光效果的一种发光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使诸如显示适配器等的计算机外设电子产品具有炫光效果,现有做法大都在这些计算机外设电子产品上直接安装发光二极管,从而让人有目炫神迷的感受。现有直接安装发光二极管的做法,虽亦能达到基本的炫光效果,然而,此等单纯以发光二极管来出光所能产生的炫光效果有其极限,特别是均光效果明显不足,若是为了提升均光效果而增加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却反而会大幅增加成本负担,早为人所诟病已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结构,能仅需小幅增加成本,就能大幅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光结构,包括:一透光扩散板;以及一发光模块,包含一载板和设置于该载板上的至少一发光组件,该载板结合于该透光扩散板,该至少一发光组件位于该载板与该透光扩散板之间,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经由该透光扩散板射出而提升均光效果。进一步地,该透光扩散板含有扩散粉。进一步地,该透光扩散板具有一结合面和数个出光面,该结合面开设有一凹部,该凹部具有数个入光面,该载板结合于该结合面,该至少一发光组件位于该凹部内而将光从数个该入光面射入并自数个该出光面射出。进一步地,该载板为一电路板,该至少一发光组件电性配置于该电路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反光遮光层,该反光遮光层包覆该透光扩散板且具有至少一镂空部,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利用该反光遮光层而反光于该透光扩散板内并只能从该至少一镂空部射出。进一步地,该透光扩散板具有数个出光面,该反光遮光层包覆于数个该出光面。进一步地,该反光遮光层贴附、涂布或喷附于该透光扩散板。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透光镜面层,该透光镜面层包覆该反光遮光层,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经由该至少一镂空部从该透光镜面层射出。进一步地,该透光镜面层贴附或溅镀于该反光遮光层。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透光镜面层,该透光镜面层包覆该透光扩散板,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经由该透光扩散板从该透光镜面层射出。进一步地,该透光镜面层贴附或溅镀于该透光扩散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仅需小幅增加成本,就能大幅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光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发光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发光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发光结构第一实施例依据图3的出光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发光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发光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透光扩散板,11-结合面,12-出光面,13-凹部,131-入光面,2-发光模块,21-载板,22-发光组件,3-反光遮光层,31-镂空部,4-透光镜面层,4a-透光镜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结构,能设置于诸如显示适配器等的计算机外设电子产品(图中未示)上而具有炫光等效果。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则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二、三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发光结构包括:一透光扩散板1以及一发光模块2,较佳还包括一反光遮光层3。透光扩散板1为一可透光的板体且具有光扩散作用,具体而言,透光扩散板1所具有的光扩散作用主要来自于设置有扩散粉,例如将扩散粉以喷附或涂布等方式设置于透光扩散板1,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制造中直接添加扩散粉为例进行说明。发光模块2则为各式具有发光功能的模块,于本实施例中则以本段后述为例进行说明:发光模块2包含一载板21以及设置于载板21上的发光组件22,发光组件22的数量不限,可为一个,亦可为一个以上。载板21可为各式电性载板,于本实施例中则以电路板为例进行说明,发光组件22则电性配置于电路板上。载板21结合于透光扩散板1,以让发光组件22位于载板21与透光扩散板1之间,并使发光组件22所照射的光能经由透光扩散板1射出而炫光,进而因为透光扩散板1的光扩散作用而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具体而言,透光扩散板1具有一结合面11和数个出光面12,结合面11开设有一凹部13,使凹部13具有数个入光面131,反过来说,这些入光面131定义出凹部13。载板21结合于结合面11,发光组件22则对应位于凹部13内,以使发光组件22能将所有的光都从数个入光面131射入并自数个出光面12射出,也就是将所有的光都经由透光扩散板1而透光,且所透出的光皆经由透光扩散板1而产生光扩散作用,因此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相对而言,由于仅需增设透光扩散板1(成本较低)就能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因此不需增加发光组件22的数量(成本较高),从而能仅需小幅增加成本,就能大幅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较佳亦可在透光扩散板1之外进一步包覆一反光遮光层3,反光遮光层3例如利用其内面的反光而使其外面看起来是遮光,如此兼具遮光和反光的双重作用。具体而言,反光遮光层3包覆于透光扩散板1的数个出光面12且具有镂空部31,镂空部31的数量可为一个,亦可为一个以上,端看使用者需求而定,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单纯呈横条状的一条镂空部31(如图1、图2所示)为例进行说明,在图式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镂空部31亦可为各式图文(例如商标图文等),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又,反光遮光层3可贴附、涂布或喷附于透光扩散板1的表面,本技术对此亦不限制;其中,反光遮光层3可为一反光遮光片,以利于贴附。藉此,如图4所示,发光组件22所照射的光除了能利用透光扩散板1来提升炫光和均光效果,还能利用所包覆的反光遮光层3让发光组件22的光只在透光扩散板1内反射,而且只能从镂空部31射出,使能提升亮度,且即使镂空部31离发光组件22较远,亦能保有高亮度。再者,由于光只从镂空部31射出,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因此能让前述图文具有强烈的突显作用。如图5所示的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仅在于还包括一透光镜面层4。透光镜面层4为一透光包覆层且能在内部尚未透出光时具有看似镜面的效果。透光镜面层4以贴附或溅镀等方式包覆反光遮光层3,藉此,当发光模块2未启动时,本技术发光结构能藉由透光镜面层4而呈现镜面效果;当发光模块2启动时,发光组件22所照射的光将经由镂空部22从透光镜面层4射出,使透光镜面层4与镂空部31相对应之处发亮。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透光镜面层4可对应所有出光面12包覆整个反光遮光层3(见图5),当然亦可仅对应镂空部31位置包覆在局部反光遮光层3上(图中未示)。如图6所示则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大致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差异在于第三实施例并未包覆反光遮光层3,因此,第三实施例的透光镜面层4a将直接包覆透光扩散板1。藉此,当发光模块2未启动时,本技术发光结构能藉由透光镜面层4a而呈现镜面效果;当发光模块2启动时,发光组件22所照射的光将经由整个透光扩散板1从透光镜面层4a射出,使透光镜面层4a整个发亮。如图5和图6所示,换言之,本技术发光结构除了包括透光扩散板1和发光模块2,还包括反光遮光层3、透光镜面层4、4a或反光遮光层3和透光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结构,包括:一透光扩散板;以及一发光模块,包含一载板和设置于该载板上的至少一发光组件,该载板结合于该透光扩散板,该至少一发光组件位于该载板与该透光扩散板之间,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经由该透光扩散板射出而提升均光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结构,包括:一透光扩散板;以及一发光模块,包含一载板和设置于该载板上的至少一发光组件,该载板结合于该透光扩散板,该至少一发光组件位于该载板与该透光扩散板之间,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经由该透光扩散板射出而提升均光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扩散板含有扩散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扩散板具有一结合面和数个出光面,该结合面开设有一凹部,该凹部具有数个入光面,该载板结合于该结合面,该至少一发光组件位于该凹部内而将光从数个该入光面射入并自数个该出光面射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载板为一电路板,该至少一发光组件电性配置于该电路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光遮光层,该反光遮光层包覆该透光扩散板且具有至少一镂空部,该至少一发光组件所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昉,李泳毅,谢荣忠,张明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动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