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37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载小车,包括车体、输送带装置、控制系统和驱动装置,输送带装置安装在车体的上方,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内的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控制器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车体的底部,输送带装置、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载小车,当小车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外部信号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将小车移动到指定场所,小车上方的输送带装置与上位机构的输送带接驳,将上位机构上的货物传送到小车的输送带装置上,然后小车移动到下位机构与下位机构的输送带接驳,再将货物传送到下位机构,从而实现了无人自动化搬运,省去了人工搬运环节,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搬运时间。

A carrier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riage, which comprises a car body, a conveyor belt device, a control system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conveyor belt device is mounted above the car body. The control system comprises a controller mounted in the car body and a signal receiver for receiving external signals. The controller communicates with the signal receiver and drives the assembly. The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 body, and the conveying belt device and the driving device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troller. When the signal receiver of the car receives the external signal,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driving device to move the car to the designated place, the conveyor belt device above the c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or belt of the upper mechanism, and the goods on the upper mechanism are transferred to the conveyor belt device of the car, and then the car moves. It connects the conveyor belt of the lower mechanism with the conveyor belt of the lower mechanism, and then transfers the goods to the lower mechanism, thus realizing the unmanned automatic handling, eliminating the manual handling link, and greatly saving the labor cost and the handl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载小车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载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工厂的生产线通常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工作,但通常各个工序的生产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完成上一工序后通常需要先人工将货物从上位机构的传送带上搬运到运载小车上,使用运载小车将货物运送至下位机构再将货物搬运到传送带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当货物较重时,还存在不便搬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人工将货物从传送带上搬运至运载小车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载小车,其可实现无人自动化搬运,省去了人工搬运的环节,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搬运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运载小车,包括车体、输送带装置、控制系统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内的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控制器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输送带装置、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支撑板、立板、滚筒和传送带,两块所述立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滚筒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均转动连接在两块所述立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分别位于两块所述立板的两端,所述传送带套装在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筒为电动滚筒。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筒为张紧滚筒。进一步地,还包括障碍物传感器,所述障碍物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所述障碍物传感器分别设在所述车体的前面和后面。进一步地,还包括垫板,两块所述立板通过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传送带张紧的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至少为4个且所述限位螺钉分别安装在两块所述立板的两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运载小车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小车车体的上方安装有输送带装置,在车体内安装有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在小车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输送带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小车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外部信号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将小车移动到指定场所,待小车上方的输送带装置与接驳,此时控制器发出信号给上位机构,上位机构的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上位机构的输送带启动,同时小车的控制器控制输送带装置启动将上位机构上的货物传送到小车的输送带装置上;然后小车的控制器控制输送带装置停止运行,同时控制驱动装置将小车带到下位机构与下位机构的输送带接驳,此时控制器发出信号给下位机构,下位机构的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下位机构的输送带启动,同时小车再重新启动输送带装置将货物传送到下位机构,从而实现了无人自动化搬运,省去了人工搬运环节,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搬运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1、车体,2、输送带装置,21、支撑板,22、立板,23、传送带,24、第一滚筒,25、第二滚筒,3、驱动装置,4、障碍物传感器,5、垫板,6、限位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运载小车,其包括车体1、输送带装置2、控制系统和驱动装置4,输送带装置2安装在车体1的上方,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内的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控制器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驱动装置4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输送带装置2、驱动装置4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在小车车体1的上方安装有输送带装置2,在车体1内安装有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在小车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3,输送带装置2、驱动装置3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小车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外部信号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3将小车移动到指定场所,待小车上方的输送带装置2与上位机构的输送带接驳后,此时控制器发出信号给上位机构,上位机构的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上位机构的输送带启动,同时小车的控制器控制输送带装置2启动将上位机构上的货物传送到小车的输送带装置2上;然后小车的控制器控制输送带装置2停止运行,同时控制驱动装置3将小车带到下位机构与下位机构的输送带接驳,此时控制器发出信号给下位机构,下位机构的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下位机构的输送带启动,同时小车再重新启动输送带装置2将货物传送到下位机构,从而实现了无人自动化搬运,省去了人工搬运环节,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搬运时间。优选地,输送带装置2包括支撑板21、立板22、滚筒和传送带23,两块立板22分别安装在支撑板21的两侧;滚筒包括第一滚筒24和第二滚筒25,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均转动连接在两块立板22之间且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分别位于两块立板22的两端,传送带23套装在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上。支撑板21用于支撑货物,支撑板表面光滑,两端均有倒圆角处理,同时支撑板21与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之间留有空隙,以减小摩擦。优选地,第一滚筒24为电动滚筒。优选地,第二滚筒25为张紧滚筒。通过使用电动滚筒作为动力搬运货物,取消了传统输送带装置所使用的电机,取消了传统电机传动所需的紧固件、安装件,缩小了输送带结构的外形尺寸,节省了小车空间和成本。电动滚筒传输速度能达到约3米/秒,输送带结构运行稳定且传输速度快。优选地,还包括障碍物传感器4,障碍物传感器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障碍物传感器4分别设在车体1的前面和后面。通过在小车车体1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障碍物传感器4,从而避免运载小车在运行过程中与外界物体或人发生碰撞造成损伤。上位机构、下位机构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以便能够尽可能减小小车传送带23与上位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人工推料或是搬料到小车传送带23上。优选地,还包括垫板5,两块立板22通过垫板5安装在车体1的上方。支撑板21安装在两侧立板22的内部。通过在立板22的下方设置垫板5,从而避免传送带23在传动时与车体1产生摩擦。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传送带23张紧的限位螺钉6,限位螺钉6至少为4个且限位螺钉6分别安装在两块立板22的两端。通过在立板22上设置限位螺钉6,在将传送带23位置调节到距立板22的两侧对称后,再锁紧限位螺钉6,从而避免了传送带23的一端调节张紧后传送带23偏向小车一边而不对称,进而避免了小车在搬运较重货物时由于重心偏离所导致的“头重脚轻”的现象发生。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运载小车的装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1)先将支撑板21一侧的安装孔位与其中一块立板22(任意一侧,可先固定左侧立板后续方便安装滚筒)上的安装孔位对齐后用螺钉紧固;(2)将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一端的扁位(便于电动滚筒走线)与左侧立板两端的扁位对齐后装配在一起,右侧立板同理与支撑板21上另一侧的安装孔位及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另一端的扁位对齐后用螺钉锁紧,调整滚筒位置距两端立板距离近似相等;(3)将传送带23套装在第一滚筒24、第二滚筒25上,在立板22的两端分别装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输送带装置、控制系统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内的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控制器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输送带装置、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输送带装置、控制系统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内的控制器和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控制器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输送带装置、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支撑板、立板、滚筒和传送带,两块所述立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滚筒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均转动连接在两块所述立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分别位于两块所述立板的两端,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明朱忠彭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远能物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