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均匀的上部横向浮线的造纸三层成形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02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造纸织物,包括:一组上部纵向纱;一组与上部纵向纱交织形成上部织物层的上部横向纱;一组下部纵向纱;一组与下部纵向纱交织形成下部织物层的下部横向纱;和大量的与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交织的缝合纱。以一系列重复单元的方式交织上述纱。在每一重复单元中,每根上部横向纱形成多个纸侧浮线,和至少第一个纸侧浮线越过第一数目的上部纵向纱,而至少第二个纸侧浮线越过第二数目的上部纵向纱,并且第一数目与第二数目之间的差异是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造织物,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造纸的织造织物。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长网造纸机造纸方法中,将纤维素纤维的含水浆料或悬浮液(称为纸“料”)供至在两个或多个辊之间行进的编织网和/或合成材料的环形带上行路径的上部上。该带,往往称为“成形织物”,在它上行路径的上表面上提供了造纸表面,它作为过滤器从水介质中分离纸料的纤维素纤维,由此形成湿纸幅。该含水介质单独靠重力或借助于一个或多个位于上行织物下部表面(即,“机器侧面”)的吸水箱靠重力通过成形织物的网孔(通称排水孔)排水。在离开成形部之后,纸幅送入纸机的压榨部,在压榨部中它穿过一对或多对用另一个织物(一般称为“压榨毛毯”)覆盖的压辊的压区。这些辊的压力从纸幅除去另外的水份;往往通过在压榨毛毯上存在的“棉絮”层来增强脱水。然后为了进一步脱水,将纸输送到干燥部。在干燥之后,将纸准备好二次加工和包装。一般,通过两种基础编织方法中一种以环形带的方式制造造纸织物。在这些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中,通过平编织方法来平编织织物,它们的端部通过一些已知的结合方法相连形成环形带,如分解然后将端部再编织在一起(通常称为拼接)、或者在每个端部上缝合针-可缝合的片或特殊的折叠部分,然后将它们再编织成针-可缝合的环。在平面编织造纸织物中,经纱在纵向延伸,而纬纱在横向延伸。在第二种方法中,织物用环形编织方法直接以连续带的形式编织。在环形编织方法中,经纱在横向延伸,而纬纱在纵向延伸。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纵向”(MD)和“横向”(CMD)分别是指与在造纸机器上的造纸织物的移动方向成直线的方向,和与织物表面平行并横穿移动方向的方向。在上文描述的两个编织二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如此处使用的术语“环形带”是指通过任何一个方法生产的带。在造纸中,尤其是对于湿纸幅最初成形的造纸机成形部来说,有效的纸页和纤维支撑体以及没有网印一般是重要因素。在高级纸等级的成形过程中网印尤其是成问题的,因为它可以影响许多纸的性质,如纸页痕迹、孔隙度、“透视”和针孔。网印一般是单根纤维素纤维在纸幅内定向以致它们的端部存在于成形织物的单根线或纱之间的缝隙内的结果。这个问题一般通过提供具有同平面表面的渗透性织物结构来处理,所述渗透性织物结构允许纸纤维与织物的相邻纱桥接而不是钻入纱之间的缝隙。如此处使用的,“同平面”是指限定纸-成形面的纱的上端基本上是相同的高度,以致在那个水平线提供基本上“平面的”表面。因此,一些纸张等级,尤其设计用于优质印刷、碳化、香烟、电容器、等等的高级纸等级和在有些情况下的薄页纸等级,迄今一般是在非常细的织造或细网成形织物上成形。一般,上述细织造织物包括至少一些相对小直径的纵向或横向纱。然而,遗憾地,上述纱往往是脆弱的,导致织物短的表面寿命。此外,使用较小的纱还可以不利地影响织物的机械稳定性(尤其在偏斜抵抗力、变窄的倾向和硬度方面),这可以消极地影响织物的使用期限和性能。为了解决与细织物相联系的这些问题,已经发展了多层成形织物,该织物具有在纸成形表面上的细网眼纱以促进纸成形和在机器接触侧面上的粗网眼纱以提供强度和耐磨性。例如,已经使用与两组横向纱交织的一组纵向纱来构造织物以形成具有高级纸成形表面和更耐磨的机侧表面。这些织物属于一般称为″双层″织物的一类织物。类似地,已经构造了包括两组纵向纱和两组横向纱的织物,这些纱形成细网眼纸侧织物层和分隔的、粗糙机侧织物层。在这些织物中,它属于一般称为“三层”织物的一类织物,两个织物层一般通过单独的缝合纱结合在一起。因为与单层织物相比双层和三层织物包括另一组纱,因此这些织物一般比单层织物具有较高的“穹面(caliper)”(即,它们更厚)。一个说明性的双层织物显示于Thompson的美国专利No.4,423,755中,而说明性的三层织物显示于Osterberg的美国专利No.4,501,303、Vohringer的美国专利No.5,152,326、和Ward的美国专利No.5,437,315中。尤其需要的一类三层织物在Ward的美国专利Nos.5,967,195和6,145,550中举例说明。其中所述的这些织物包括在相邻的上部CMD纱之间的多对缝合纱,这些上部CMD纱与该织物的上部和下部MD纱交替交织。它们用这种方式交织以致于使它们与上部MD和上部CMD纱的编织纹的“完整织物”结合。上述造纸表面可以提供良好的纤维支撑、排水和层间的耐磨性。这类型的选择性织物在Seabrook等人的美国专利No.5,826,627中举例说明。这些织物一般具有平纹编织表面(即,其中MD和CMD纱均遵循“1上/1下”的图案)并且用于高级纸等级。不幸地,平纹编织织物可能在造纸表面上容易受到磨损,尤其对于上部CMD纱,因为平纹编织的单个结不提供许多用于磨损的表面积。一般在造纸表面上避免了较长的CMD浮线,以便减少纸张遭受斜纹痕迹的趋向。在有些情况下,尤其其中要生产的纸是薄页纸等级的情况中,所希望的是生产一种具有增加的耐磨性但是仍然提供许多三层织物优点的成形织物。在现有的织机上相对容易编织的编织纹也是所希望的,因为编织纹会避免痕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造纸成形织物,该成形织物可以提供用于某些纸张等级(如面巾纸)的、具有增加的磨损特性的合适的造纸表面。作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三层造纸织物,包括一组上部纵向纱;一组与上部纵向纱交织以形成上部织物层的上部横向纱;一组下部纵向纱;一组与下部纵向纱交织以形成下部织物层的下部横向纱;和大量的与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交织的缝合纱。上部纵向纱、上部横向纱、下部纵向纱、下部横向纱、和缝合纱以一系列重复单元的方式交织。在每一重复单元中,每根上部横向纱通过越过一些上部纵向纱并且在每侧浮线上的上部纵向纱底下交织而形成多个纸侧浮线,并且至少第一个纸侧浮线越过第一数目的上部纵向纱,而至少第二个纸侧浮线越过第二数目的上部纵向纱,第一数目与第二数目之间的差异是1。作为第二个方面,本方面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三层造纸织物,包括一组上部纵向纱;一组与上部纵向纱交织以形成上部织物层的上部横向纱;一组下部纵向纱;一组与下部纵向纱交织以形成下部织物层的下部横向纱;和大量的与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交织的缝合纱。上部纵向纱、上部横向纱、下部纵向纱、下部横向纱、和缝合纱以一系列重复单元的方式交织。在每一重复单元中,每根上部横向纱通过越过一些上部纵向纱并且在每侧浮线上的上部纵向纱底下交织而形成多个纸侧浮线,每根上部横向纱的浮线是不均匀的。每对缝合纱通过越过一些上部纵向纱并且在每侧每个浮线上的上部纵向纱底下交织而形成具有多个纸侧浮线的横向纱单元,每个横向纱单元的浮线是不均匀的。作为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用上述织物形成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上述织物;将纸料施加到该织物;和从纸料中除去水分形成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和施加该纸料以致于形成的纸是薄页纸。附图说明用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由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20综造纸织物的上层形成的造纸表面的俯视图;图2是图1造纸织物下层的俯视图;图3A和3B分别是沿着图1的3A-3A和3B-3B线的剖视图,它们分别显示了一般的上部和下部CMD纱(图3A)和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层造纸织物,包括:    一组上部纵向纱;    一组与上部纵向纱交织以形成上部织物层的上部横向纱;    一组下部纵向纱;    一组与下部纵向纱交织以形成下部织物层的下部横向纱;    大量的与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交织的缝合纱;    上部纵向纱、上部横向纱、下部纵向纱、下部横向纱、和缝合纱以一系列重复单元的方式交织,其中在每一重复单元中,每根上部横向纱通过越过一些上部纵向纱并且在浮线每侧上的上部纵向纱的底下交织而形成多个纸侧浮线,至少第一个纸侧浮线越过第一数目的上部纵向纱,至少第二个纸侧浮线越过第二数目的上部纵向纱,并且第一数目与第二数目之差异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巴拉特
申请(专利权)人:韦弗艾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