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398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边方法,属于模具设计领域。该方法步骤为:首先,上模具的V型模头接触并折弯板料至90°;然后,翻转板料,V型模头将板料挤压入V型槽中折弯出一锐角,得到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接着,再次翻转,工件另外一段放置在V型槽的凹模上V型模头折弯板料至90°时,得到第一平段A和第二平段B;然后,工件的第一平段A贴紧在压板的下表面上,第二平段B与压板的侧面贴紧,第三平段C贴在压板的上表面上,V型模头压入凹模的V型槽中并带动中模座下行,中模座下行挤压第四平段D,使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之间夹角为0°,得到成型的特殊Z型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出特殊Z型工件。

A method of hem for special Z workpie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ing method for a special Z workpie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ie design. The steps of this method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V-shaped die of the upper die contacts and bends the sheet to 90 degrees; secondly, turning the sheet, the V-shaped die extrudes the sheet into the V-shaped groove and bends the sheet into an acute angle, and obtains the third flat section C and the fourth flat section D; then, turning over again, the workpiece is folded to the V-shaped die on the V-shaped groove. At 90 degrees, the first flat section A and the second flat section B are obtained; then, the first flat section A of the workpiece is attach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ressing plate, the second flat section B is close to the side of the pressing plate, the third flat section C is attach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ressing plate, the V-shaped die is pressed into the V-shaped groove of the concave die and drives the middle die base downward, and the fourth flat section D is extruded downward from the middle die base. The angle between the third level C and the fourth level D is 0 degrees, and the special Z shaped workpiece is obtained. The method is capable of processing special Z type workpiec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边方法本申请是名称为: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及其折边方法和应用,申请号为:201611212350.X,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5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及其折边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但近几年,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加,中国企业正面临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发展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都是企业打破僵局,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而钣金件是目前使用最广、需求量最多的产品之一,如何提高其生产效率、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作为钣金件加工工具的折弯模具自然就得到了持续的研发设计。折弯模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板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通过上模和下模的互为导向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会根据成型工件形状或尺寸的不同,配置不同凹槽角度的下模,一次折弯加工可得到一种折弯角度的折弯板料。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要折弯的工件的形状向着多样化与复杂化发展,上述的模具已经无法满足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需求,从而能加工特殊形状的模具也应运而生,比如申请人研发设计,并申请专利的申请号为:201310672865.8,公开日为:2014年3月12日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弯机专用模具,它包括上模具、内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从上到下依次为模具夹持部、上模具中部和上模具工作部,所述的上模具工作部从左侧到右侧由上模具第一竖直面、上模具第一水平底面、上模具第二竖直面、上模具第二水平面、上模具第三竖直面和上模具第一斜面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上模具第三竖直面和上模具第一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5°;上模具第三竖直面和上模具第一斜面的交叉处采用一个半圆形的圆弧过渡,该圆弧的半径等于所要加工工件的厚度。该模具所加工的特殊Z型工件为如图1所示的形状,它是由第一平段A、第二平段B、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组成,其中第一平段A与第二平段B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平段B和第三平段C之间的夹角都为90°,但是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之间的夹角为0°,也就是说,第四平段D紧贴在第三平段C上。虽然该模具能够完成此工件的加工操作,但是其针对性太强,使用较为单一,除了此特殊Z型工件外,别无它用,而且它的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对于各折弯段长度要求不同时,还需重新改变模具大小已适应加工要求,会造成模具数量大大增多,如果小批量生产,经济效益差;另外更为主要的是,部分加工成型工件形状达不到要求,尤其是第二平段B,由于板料本身较薄,在第四平段D压紧贴平在第三平段C上的操作时,第二平段B会受力向外拱起,而形成具有微小弧度的圆弧段,而且第二平段B与第三平段C之间夹角也会变大成为钝角,折弯后还需要二次校正,费事费力,即使进行校正,第二平段B也很难较平整。同样,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一种电脑机箱折弯的专用下模具及其面模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1310673147.2)、一种可加工多弧度圆面的折弯机模具及其使用方法(申请号:201410789166.6)、一种U型工件折弯模具及其使用和上模刀头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01410789146.9)等,都是针对特定形状成型钣金件的加工,其同样存在上述使用单一局限的问题。综上所述,对模具的结构设计无疑能够完成特殊Z型工件的折弯加工,或者其他特定形状工件的加工,但是它们无疑都是加工针对性太强,使用较为单一,除了特定加工特定形状外别无它用,折弯件尺寸发生变化都需重新改变模具整体大小已适应加工要求,造成模具备量大,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急需相应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特殊工件的折弯模具加工针对性太强,使用较为单一,除了折弯加工特定形状工件外别无它用,折弯件尺寸发生变化都需重新改变模具整体大小已适应加工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在传统折弯模具基础上优化设计,不仅能完成板材传统的各种角度的折弯,而且能够完成特定形状钣金件的折弯加工,尤其是上述的特殊Z型工件加工,其结构相对简单,折弯精度高,一次成型无需二次校正,且能适应同一形状不同尺寸折弯件的加工,备件量大大减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的折边方法,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出上述的特殊Z型工件。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中模具具有与上模具配合使用的凹模,中模具下方设置有活动的压板,压板可上下移动;所述的下模具与中模具之间通过驱动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具的前端为工作部,工作部设有V型模头;所述的中模具包括中模座和可拆卸固定在中模座上的凹模,凹模设有与工作部的V型模头相配合的V型槽。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板通过限位螺钉活动设置于中模座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的中模座和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具包括下模座;连接所述中模具与下模具的驱动缸的两端分别与中模座和下模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挡料块,挡料块与压板之间具有水平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座远离挡料块的一侧设置导向块,其用于限制压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向导向块侧的横向偏移。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在折弯特殊Z型工件中的应用,所述的特殊Z型工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平段A、第二平段B、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其中,第一平段A与第二平段B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平段B和第三平段C之间的夹角都为90°,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之间的夹角为0°。一体式多工位折边模具的折边方法,加工上述的特殊Z型工件,其步骤为:①模具的位置初始化驱动缸驱动中模具下行,压板与下模座上表面接触并停止运动,中模座继续下行并压缩弹簧,直到下模座与压板接触,驱动缸停止动作;②第一次折弯操作将待折弯平板放置在凹模的V型槽上方,并确定好折弯位置,上模具下行,工作部的V型模头接触并折弯板料,板料折弯至90°时,上模具停止下行并返回;③第二次折弯操作将步骤②得到的90°折弯工件取出并翻转放置,使其一边向下贴于凹模的侧面,另一边支撑于凹模的上表面上,上模具下行工作部的V型模头接触并将板料挤压入V型槽中进行折弯,待折弯出一锐角后,上模具停止下行并返回,得到特殊Z型工件的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④第三次折弯操作取出步骤③得到的工件,再次翻转,并将工件除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外的一段放置在V型槽上方的凹模上表面上,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形成的V形开口向下,上模具下行,工作部的V型模头接触并折弯板料,板料折弯至90°时,上模具停止下行并返回,得到Z型工件的第一平段A和第二平段B;⑤第四次折弯操作前准备取下步骤④得到的工件,驱动缸驱动中模具上行,中模座先与压板分离,待限位螺钉达到上极限位置后,中模座带动压板继续上行,压板与下模座分离,中模具继续上行一定距离后,驱动缸停止动作;⑥第四次折弯操作先将工件的第一平段A贴紧在压板的下表面上,第二平段B与压板的侧面贴紧,第三平段C贴在压板的上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边方法,其步骤为:①模具的位置初始化驱动缸(4)驱动中模具(2)下行,压板(230)与下模座(310)上表面接触并停止运动,中模座(210)继续下行并压缩弹簧(240),直到下模座(310)与压板(230)接触,驱动缸(4)停止动作;②第一次折弯操作将待折弯平板放置在凹模(220)的V型槽(221)上方,并确定好折弯位置,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接触并折弯板料,板料折弯至90°时,上模具(1)停止下行并返回;③第二次折弯操作将步骤②得到的90°折弯工件取出并翻转放置,使其一边向下贴于凹模(220)的侧面,另一边支撑于凹模(220)的上表面上,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接触并将板料挤压入V型槽(221)中进行折弯,待折弯出一锐角后,上模具(1)停止下行并返回,得到特殊Z型工件的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④第三次折弯操作取出步骤③得到的工件,再次翻转,并将工件除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外的一段放置在V型槽(221)上方的凹模(220)上表面上,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形成的V形开口向下,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接触并折弯板料,板料折弯至90°时,上模具(1)停止下行并返回,得到Z型工件的第一平段A和第二平段B;⑤第四次折弯操作前准备取下步骤④得到的工件,驱动缸(4)驱动中模具(2)上行,中模座(210)先与压板(230)分离,待限位螺钉(250)达到上极限位置后,中模座(210)带动压板(230)继续上行,压板(230)与下模座(310)分离,中模具(2)继续上行一定距离后,驱动缸(4)停止动作;⑥第四次折弯操作先将工件的第一平段A贴紧在压板(230)的下表面上,第二平段B与压板(230)的侧面贴紧,第三平段C贴在压板(230)的上表面上,从而将工件卡在压板(230)上,然后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压入凹模(220)的V型槽(221)中并带动中模座(210)下行,压板(230)和工件随着一起下行,第一平段A接触下模座(310)上表面并被压板(230)压紧,第二平段B被限制在挡料块(320)与压板(230)的侧面之间,中模座(210)继续下行挤压第四平段D,使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之间夹角为0°,得到成型的特殊Z型工件;⑦完成工件折弯操作上模具(1)返回,驱动缸(4)驱动中模座(210)上行,中模座(210)先与压板(230)分离,中模座(210)继续上行,限位螺钉(250)达到上极限位置后,中模座(210)带动压板(230)继续上行,成型工件随压板(230)一起上行,待中模具(2)上行一定距离后驱动缸(4)停止动作,从压板(230)取下成型的特殊Z型工件,完成折弯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边方法,其步骤为:①模具的位置初始化驱动缸(4)驱动中模具(2)下行,压板(230)与下模座(310)上表面接触并停止运动,中模座(210)继续下行并压缩弹簧(240),直到下模座(310)与压板(230)接触,驱动缸(4)停止动作;②第一次折弯操作将待折弯平板放置在凹模(220)的V型槽(221)上方,并确定好折弯位置,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接触并折弯板料,板料折弯至90°时,上模具(1)停止下行并返回;③第二次折弯操作将步骤②得到的90°折弯工件取出并翻转放置,使其一边向下贴于凹模(220)的侧面,另一边支撑于凹模(220)的上表面上,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接触并将板料挤压入V型槽(221)中进行折弯,待折弯出一锐角后,上模具(1)停止下行并返回,得到特殊Z型工件的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④第三次折弯操作取出步骤③得到的工件,再次翻转,并将工件除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外的一段放置在V型槽(221)上方的凹模(220)上表面上,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形成的V形开口向下,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接触并折弯板料,板料折弯至90°时,上模具(1)停止下行并返回,得到Z型工件的第一平段A和第二平段B;⑤第四次折弯操作前准备取下步骤④得到的工件,驱动缸(4)驱动中模具(2)上行,中模座(210)先与压板(230)分离,待限位螺钉(250)达到上极限位置后,中模座(210)带动压板(230)继续上行,压板(230)与下模座(310)分离,中模具(2)继续上行一定距离后,驱动缸(4)停止动作;⑥第四次折弯操作先将工件的第一平段A贴紧在压板(230)的下表面上,第二平段B与压板(230)的侧面贴紧,第三平段C贴在压板(230)的上表面上,从而将工件卡在压板(230)上,然后上模具(1)下行,工作部(110)的V型模头(111)压入凹模(220)的V型槽(221)中并带动中模座(210)下行,压板(230)和工件随着一起下行,第一平段A接触下模座(310)上表面并被压板(230)压紧,第二平段B被限制在挡料块(320)与压板(230)的侧面之间,中模座(210)继续下行挤压第四平段D,使第三平段C和第四平段D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年张一帆王克文张先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