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33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该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包括人工全髋关节和椎弓根钉棒系统;所述人工全髋关节包括髋臼假体和短棒;所述髋臼假体为中空半球状,所述髋臼假体的凹侧用于嵌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所述髋臼假体的凸面设置有至少三根短棒;所述椎弓根钉棒系统包括钛棒和用于与椎弓根固定的椎弓根钉;所述钛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短棒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椎弓根钉固定连接。通过灵活设置人工全髋关节的短棒位置,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角度可调和安装条件限制小的技术效果。

A composite hemi pelvic prosthe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site hemi pelvic prosthesis. The composite hemipelvic prosthesis comprises an artificial total hip joint and a pedicle screw rod system; the artificial total hip joint comprises an acetabular prosthesis and a short rod; the acetabular prosthesis is hollow hemisphere, and the concave side of the acetabular prosthesis is used for inserting the femoral head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femur. The convex surface of the acetabular prosthesis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ree short rods. The pedicle screw rod system comprises a titanium rod and a pedicle screw for fixation with a pedicle; the first end of the titanium rod is fixed with the short rod, and the second end is fixed with the pedicle screw. By flexibly setting the short rod position of the artificial total hip joint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pedicle screw-rod system, it ha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simple structure, adjustable installation angle and limited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人工假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半侧骨盆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术后产生的巨大骨缺损主要通过半骨盆假体进行重建。半骨盆假体的主要优点包括:来源不受供体限制;可以在手术中临时组配,适用面广;术后短期内肢体功能即可恢复;手术并发症和假体并发症尚可接受。这些优点使得其成为了应用最广的骨盆巨大骨缺损重建方式。经过外内外多年使用,目前已有多篇长时间随访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常规的半骨盆假体设计方案众多,但核心设计均是通过机械结构如螺钉、卡扣等连接至残存髂骨或骶骨翼上,以此完成解剖结构和力学传导的重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所使用的常规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通过假体的骶骨连接座螺钉和骶骨钩重建中轴骨到患侧下肢的骨性连接和生物力学传导。其他半骨盆假体设计也与之类似。这种设计方式要求肿瘤切除后仍残留有足够的髂骨或者骶骨用于假体系统的固定,对于被肿瘤广泛侵犯一侧髋臼和骶髂关节的患者,切除肿瘤后常规的半骨盆假体无法进行安装固定,无法可靠地完成骨缺损的重建,导致该类患者成为这种保留肢体手术的相对禁忌症,而往往被迫接受躯体和心灵创伤极大的半骨盆截肢手术。随着骨肿瘤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在有效的辅助治疗帮助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远期肢体功能不断改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对于这些被肿瘤同时广泛侵犯髋臼和骶髂关节的患者,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可靠的假体可供使用,随着这类患者的不断增多,保留肢体的强烈愿望和对手术后生存质量的更高要求都迫切的要求我们设计出一种适合这类患者使用的新型半骨盆假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以解决因患者切除全部髂骨和部分骶骨而导致的假体无法或难以固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包括:人工全髋关节和椎弓根钉棒系统;所述人工全髋关节包括髋臼假体和短棒;所述髋臼假体为中空半球状,所述髋臼假体的凹侧用于嵌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所述髋臼假体的凸面设置有至少三根短棒;所述椎弓根钉棒系统包括钛棒和用于与椎弓根固定的椎弓根钉;所述钛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短棒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椎弓根钉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短棒的延长线经过所述髋臼假体的球心。可选的,所述短棒与髋臼假体的凹侧所形成的平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可选的,所述短棒数量为三个,任意两个所述短棒的夹角为120°。可选的,所述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安装时,所述椎弓根钉固定于第4和/或第5腰椎同侧的椎弓根。可选的,所述钛棒上的椎弓根钉数量为至少一根。可选的,该复合式半骨盆假体还包括:所述髋臼假体与所述短棒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可选的,该复合式半骨盆假体还包括:所述钛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短棒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钛棒的第一端的端部抵住所述髋臼假体的凸面。可选的,该复合式半骨盆假体还包括:所述人工全髋关节的髋臼假体的凹侧嵌有聚乙烯沉淀,安装时,所述聚乙烯沉淀套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本专利技术通过灵活设置人工全髋关节的短棒位置,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解决因患者切除全部髂骨和部分骶骨而导致的假体无法或难以固定的问题,实现结构简单、安装角度可调和安装条件限制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半骨盆假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半骨盆假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人工半骨盆假体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具体包括如下结构:人工全髋关节1和椎弓根钉棒系统2。人工全髋关节1包括髋臼假体11和短棒12。髋臼假体11为中空半球状,髋臼假体11的凹侧111用于嵌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髋臼假体11的凸面112设置有至少三根短棒12;椎弓根钉棒系统2包括钛棒21和用于与椎弓根固定的椎弓根钉22。钛棒21的第一端与短棒12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椎弓根钉(22固定连接。其中,人工全髋关节1用于替代切除的人体髋臼,具体用于嵌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限制和校正股骨近端的活动范围,使得患者恢复基本的肢体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股骨近端包括人体股骨近端和股骨近端假体。一般而言,椎弓根钉棒系统2用于通过钛棒21和椎弓根钉22将需要被固定的客体固定于椎弓根上,且具有调整被固定客体的位置和角度的功能。椎弓根是椎弓的一部分,起于椎体后上部,短而厚,可作为安装椎弓根钉22的载体,而不会影响到人体机能。在本实施例中,椎弓根钉棒系统2用于通过钛棒21和椎弓根钉22将人工全髋关节1固定于椎弓根上,且具有调整人工全髋关节1位置和角度的功能。进一步的,髋臼假体11为中空半球状,半球状即球体的二分之一,且髋臼假体11的凹侧111所形成的截面是半球状髋臼假体11截面中面积最大的截面。股骨近端可以是人体股骨近端或者股骨近端假体,根据患者的人体股骨近端情况确定是否使用股骨近端假体。使用过程中,人体股骨近端或者股骨近端假体的股骨头嵌入到髋臼假体11的凹侧111。髋臼假体11的凸面112设置有至少一根短棒12,每根短棒12的长度和截面积不作限定,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和截面积,短棒12的数量也不进行限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本身骨骼破损情况决定。在本实施例中,椎弓根钉棒系统2用于通过钛棒21和椎弓根钉22将人工全髋关节1固定于椎弓根上,且具有调整人工全髋关节1安装位置和角度的功能。具体的,钛棒21的第一端与短棒12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椎弓根钉22固定连接。通过钛棒21的弯曲设置可以适当调整或适应人工全髋关节1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灵活设置人工全髋关节1上的短棒12位置,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将人工全髋关节1固定于椎弓根上,解决因患者切除全部髂骨和部分骶骨而导致的假体无法或难以固定的问题,实现结构简单、安装角度可调和安装条件限制小的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短棒12的延长线经过髋臼假体11的半球球心。通过限定短棒12的延长线经过髋臼假体11的球心,使得短棒12与髋臼假体11的凸面112的接触面积最大且受力均匀,有利于加强短棒12与髋臼假体11的凸面112连接处的稳固性。进一步的,髋臼假体11与短棒12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一体成型的设计有利于加强短棒12与髋臼假体11的凸面112连接处的稳固性。通过焊接的方式则有利于简化人工全髋关节1的制作工艺。优选的,在短棒12与髋臼假体凸面112连接处设置突起结构,以便增加接触面积和增强连接稳固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短棒12与髋臼假体11的凹侧111所形成的平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优选的,短棒12数量为三个,任意两个短棒12的夹角为120°。本实施例以短棒12数量为三个的情况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全髋关节和椎弓根钉棒系统;所述人工全髋关节包括髋臼假体和短棒;所述髋臼假体为中空半球状,所述髋臼假体的凹侧用于嵌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所述髋臼假体的凸面设置有至少三根短棒;所述椎弓根钉棒系统包括钛棒和用于与椎弓根固定的椎弓根钉;所述钛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短棒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椎弓根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全髋关节和椎弓根钉棒系统;所述人工全髋关节包括髋臼假体和短棒;所述髋臼假体为中空半球状,所述髋臼假体的凹侧用于嵌入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所述髋臼假体的凸面设置有至少三根短棒;所述椎弓根钉棒系统包括钛棒和用于与椎弓根固定的椎弓根钉;所述钛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短棒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椎弓根钉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棒的延长线经过所述髋臼假体的球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棒与髋臼假体的凹侧所形成的平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半骨盆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棒数量为三个,任意两个所述短棒的夹角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靖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