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拐角砖及墙体,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拐角砖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拐角砖应用于墙体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效率低、两块仿古板砖夹角难以控制和连接处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拐角砖及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拐角砖及墙体。
技术介绍
为了对建成后的毛坯房进行美化,通常会在墙体外层设置一层装饰砖,特别就仿古建筑的拐角处而言,通常在拐角所对应的两面墙上各设置一块仿古板砖,仿古板砖相邻的边缘需要打磨出对接斜面,两块对应的仿古板砖通过对接斜面拼接。图1为传统拐角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拐角砖组件包括第一仿古板砖1和第二仿古板砖2,第一仿古板砖1的左下角打磨出从其左侧面由上至下过渡至右侧面的第一斜面3,第二仿古板砖2的右上角打磨出从其上侧面由左向右过渡至其下侧面的第二斜面4,第一仿古板砖1和第二仿古板砖2垂直放置,第一仿古板砖1和第二仿古板砖2通过第一斜面3和第二斜面4对接在一起。上述拐角砖组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两块仿古板砖需要现场打磨出对接斜面,并且要先后设置两块仿古板砖,还需要考虑两块对应仿古板砖的匹配,施工步骤相对繁琐,效率低下;第二,打磨对接斜面时,由于施工人员难以精确控制其坡度,因此,两块仿古板砖之间的夹角难以加工成指定角度;第三,由于两块仿古板砖拼接在一起,而不是一体式结构,后期两块仿古板砖连接处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拐角砖,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施工效率低、两块仿古板砖夹角难以控制和连接处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拐角砖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夹角小于18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分段的外侧面连接处形成交界线,所述第一分段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分段垂直于所述交界线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夹角处设有过渡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内侧面设有防脱落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凹槽和/或凸起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边缘设有挂件。进一步地,所述拐角砖由镁水泥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厚度均为10mm-30mm。本技术提供的拐角砖,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避免了现场打磨两块仿古板砖,再将两块仿古板砖拼接的繁琐过程;拐角砖整体可以采用压模法制造,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的角度出模后已经固定,并且角度的精度高;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是一体式结构,不容易开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效率低、两块仿古板砖夹角难以控制和连接处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墙体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拐角砖。所述的墙体与上述的拐角砖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拐角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立体图。图标:1第一仿古板砖;2-第二仿古板砖;3-第一斜面;4-第二斜面;5-第一分段;6-第二分段;7-过渡部;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的立体图。如图2-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拐角砖包括: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如图5所示,第一分段5呈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第二分段6呈竖直放置的板状结构,第一分段5位于第二分段6右端,第一分段5的右端与第二分段6的下端一体式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砖,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避免了现场打磨两块仿古板砖,再将两块仿古板砖拼接的繁琐过程;拐角砖整体可以采用压模法制造,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之间的角度出模后已经固定,并且角度的精度高;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是一体式结构,不容易开裂。进一步地,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40°。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之间的夹角可为30°、45°、60°、75°、90°、120°或者140°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选择90°。进一步地,第一分段5的外侧面和第二分段6的外侧面连接处形成交界线,第一分段5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分段6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本实施例中选择第一分段5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是第二分段6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如图2所示,第一分段5底侧面与第二分段6的右侧面相交形成的线即为交界线。墙体包括相交的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在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相交的拐角处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多个拐角砖,第一块拐角砖的第一分段5的内侧面与第一墙面贴合,第二分段6的内侧面与第二墙面贴合;位于第一块拐角砖下侧的第二块拐角砖的第一分段5的内侧面与第二墙面贴合,第二分段6的内侧面与第一墙面贴合;位于第二块下侧的第三块拐角砖与第一块拐角砖的设置方式相同;位于第三块下侧的第四块拐角砖与第二块拐角砖设置相同;依此类推,即相邻设置的拐角砖的第一分段5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墙面上。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远离二者相交端的端面连接有仿古面砖,由于第一分段5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分段6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上下相邻的仿古面砖交错设置,提高了相邻仿古面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仿古面砖不容易脱落。进一步地,第一分段5和第二分段6的夹角处设有过渡部7。如图2所示,过渡部7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拐角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拐角砖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聚氨酯泡沫,所述拐角砖表面设有贯穿至所述空腔的注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拐角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均呈矩形板状且通过端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拐角砖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聚氨酯泡沫,所述拐角砖表面设有贯穿至所述空腔的注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拐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分段的外侧面连接处形成交界线,所述第一分段垂直于交界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分段垂直于所述交界线方向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聚星复合材料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