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23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刹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针对现有把手可锁止的刹把或者操作不便,或者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包括支架、铰接在支架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所述支架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所述拨柄靠近所述支架的部位形成铰接部,靠近所述把手的部位形成受力部,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拨柄的部位形成抵止部,所述把手的抵止部抵触所述拨柄的受力部时,实现所述把手的锁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架上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把手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操作均简单方便;只需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即可实现,结构得到简化。

A brake handle capable of locking a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brake handle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brake handle which can be locked by a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brake handles that can be locked, which are inconvenient in operation or complicated in structure: a brake handles that can be locked, including a bracket, an automatic resetting handle hinged on the bracket, and an automatic resetting handle hinged on the bracket, which is close to the bracket. The part of the bracket forms an articulated part, and the part near the handle forms a force part. The part near the handle forms a check part. When the check part of the handle contradicts the force part of the handle, the lock of the handle is realiz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a rotating and automatically resetting dialing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nd the operation of locking or unlocking the handl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by only setting a rotating and automatically resetting dialing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
本技术属于刹把
,具体涉及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在刹车时需要一直按住刹把手柄,操作不便。为解决此问题,部分电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在刹把上安装驻车机构,通过操作驻车机构,可以锁定刹把手柄,保持车辆处于刹车状态。授权公告号为CN2835070Y、名称为一种带有驻车机构的刹车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刹把,刹车手柄固定在手柄固定座上可绕手柄固定座转动,手柄固定座与刹车手柄前端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凹槽,驻车凸台位于凹槽中固定在手柄固定座上且可绕手柄固定座转动,驻车凸台上端设有摇臂,刹车手柄前端对着驻车凸台的端面呈锯齿状。此种刹把,在使用时,需要一只手紧捏刹车手柄,同时另一只手扳动摇臂,让与摇臂相连的驻车凸台紧卡在刹车手柄的凸齿中。由于需要双手同时操作,因此不够方便。授权公告号为CN104071290B、名称为一种带扳钮式驻车机构的摩托车把手刹车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另一种刹把,包括制动主泵、刹车手柄及扳钮式驻车机构,其刹车手柄前端的外侧侧向延伸有驻车抵靠凸台,驻车抵靠凸台和刹车控制块位置分设在刹车手柄铰接安装的铰接点两侧,驻车抵靠凸台与刹车控制块位置相对设置,驻车抵靠凸台朝向刹车手柄前端方向的一端面形成有抵靠端面,驻车凸台朝向刹车手柄尾端方向延伸形成,驻车凸台朝向刹车手柄尾端方向的一端形成与抵靠端面抵靠配合的支撑端面,驻车凸台与制动主泵之间设有驱动驻车凸台上支撑端面退出所述抵靠端面实现解锁的复位弹性件。此种刹把,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把手可锁止的刹把或者操作不便,或者结构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该种刹把驻车操作方便,结构得到简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包括支架、铰接在支架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所述支架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所述拨柄靠近所述支架的部位形成铰接部,靠近所述把手的部位形成受力部,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拨柄的部位形成抵止部,所述把手的抵止部抵触所述拨柄的受力部时,实现所述把手的锁止。本技术的刹把,在支架上设置可转动且可复位的拨柄,依靠把手抵触拨柄实现把手的锁止,在需要驻车时,只需要握住把手,当把手转动至制动位置时,拨动拨柄,松开把手,把手的抵止部抵触拨柄的受力部,即可实现把手的锁定;在需要解除驻车时,只需再次握住把手,使把手继续转动一定角度,拨柄即可自动复位,整个驻车或者解除驻车操作只需单手即可完成,方便快捷;由于只在支架上增设了可自动复位的拨柄,结构得到简化。作为优选,所述拨柄上作用有使其复位的扭簧。设置扭簧作为拨柄复位的动力来源,相比压簧、拉簧或者其它弹性元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复位可靠。作为优选,所述拨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侧面,所述拨柄延伸形成限位抵块,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所述限位抵块的复位运动路径上,在自然状态,所述限位抵块抵触所述限位挡块。设置限位抵块和限位挡块,保持拨柄在自然状态时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台阶柱,所述台阶柱靠近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大径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为小径部,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大径部,所述拨柄帽设于所述小径部,所述台阶柱中开设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螺钉。作为优选,所述螺钉处还设有垫片,所述拨柄设置于所述垫片与所述大径部之间,所述垫片与所述大径部的两个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拨柄铰接处的厚度。采用此种结构,保证拨柄的转动顺畅。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挡块大致呈“L”形,其包括一体的阻挡部和加强部。限位挡块包括一体的阻挡部和加强部,保证限位挡块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拨柄的受力部下端外凸形成锁止凸块。拨柄的受力部下端外凸形成锁止凸块,使得拨柄对把手的锁止不仅依靠拨柄与把手间的滑动摩擦力,拨柄要脱出需要克服把手的回弹力,确保拨柄不会松脱。作为优选,所述拨柄包括柄体和柄帽,所述柄帽设置于所述柄体的受力部所在端,所述柄帽表面延伸形成拨动凸条。设置柄帽不仅使拨动拨柄更轻松,还可保护使用者的手指。柄帽表面延伸形成拨动凸条,拨动拨柄更容易。柄帽可采用与柄体不同的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柄体与所述柄帽卡接。柄体与柄帽卡接,相比采用过盈等方式,可保证柄帽不会脱落。作为优选,所述拨柄的铰接部和受力部大致平行,所述铰接部相对所述受力部更靠近支架中心。当拨柄铰接于支架的侧面时,若拨柄直接平行于支架的侧面延伸,拨柄与把手间尚有一段距离。铰接部相对受力部更靠近支架中心,可使得整个拨柄结构紧凑,并且结构强度较好。作为优选,把手复位的动力由扭簧提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架上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操作时只需用同一只手握住把手并拨动拨柄即可实现把手的锁止,只需继续按压把手即可解除锁止,把手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操作均简单方便;只需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即可实现,结构得到简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自然状态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驻车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驻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的支架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的拨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的拨柄的柄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的拨柄的柄帽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刹把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1、压盖,111、限位挡块,1111、阻挡部,1112、加强部,112、台阶柱,1121、大径部,1122、小径部;2、把手,21、抵止部;3、拨柄,3-1、柄体,3-2、柄帽,31、铰接部,32、受力部,33、限位抵块,34、拨动凸条,35、卡扣,36、卡槽,37、锁止凸块;4、扭簧;5、垫片;6、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8,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包括支架1、铰接在支架1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2,所述支架1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所述拨柄3靠近所述支架1的部位形成铰接部31,靠近所述把手2的部位形成受力部32,所述把手2靠近所述拨柄3的部位形成抵止部21,所述把手2的抵止部21抵触所述拨柄3的受力部32时,实现所述把手2的锁止。把手2为刹车把手2。参见图3,所述拨柄3上作用有使其复位的扭簧4。设置扭簧4作为拨柄3复位的动力来源,相比压簧、拉簧或者其它弹性元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复位可靠。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压簧、拉簧等弹簧或者其它弹性元件来作为拨柄3复位的动力来源。参见图3和图4,所述拨柄3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侧面,所述拨柄3延伸形成限位抵块33,所述支架1上设有限位挡块111,所述限位挡块111位于所述限位抵块33的复位运动路径上,在自然状态,所述限位抵块33抵触所述限位挡块111。设置限位抵块33和限位挡块111,保持拨柄3在自然状态时的位置。所述支架1包括架本体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架本体上的压盖11。限位挡块111设置于压盖11上。所述限位挡块111大致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包括支架(1)、铰接在支架(1)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所述拨柄(3)靠近所述支架(1)的部位形成铰接部(31),靠近所述把手(2)的部位形成受力部(32),所述把手(2)靠近所述拨柄(3)的部位形成抵止部(21),所述把手(2)的抵止部(21)抵触所述拨柄(3)的受力部(32)时,实现所述把手(2)的锁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包括支架(1)、铰接在支架(1)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所述拨柄(3)靠近所述支架(1)的部位形成铰接部(31),靠近所述把手(2)的部位形成受力部(32),所述把手(2)靠近所述拨柄(3)的部位形成抵止部(21),所述把手(2)的抵止部(21)抵触所述拨柄(3)的受力部(32)时,实现所述把手(2)的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柄(3)上作用有使其复位的扭簧(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柄(3)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侧面,所述拨柄(3)延伸形成限位抵块(33),所述支架(1)上设有限位挡块(111),所述限位挡块(111)位于所述限位抵块(33)的复位运动路径上,在自然状态,所述限位抵块(33)抵触所述限位挡块(1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台阶柱(112),所述台阶柱(112)靠近所述支架(1)的一端为大径部(1121),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端为小径部(1122),所述扭簧(4)套设于所述大径部(1121),所述拨柄(3)套设于所述小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航张其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联电动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