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160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包括冷凝回收箱、输送翻转装置、烘干器件、电动机、循环水泵、预热水管和风箱,所述冷凝回收箱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输送翻转装置,多个输送翻转装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烘干器件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的上端,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输送翻转装置上,所述电动机的传动轴与输送翻转装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的一端连接,预热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风箱固定连接在烘干器件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输送棒料的同时实现棒料的旋转,有利于实现棒料各方向烘干,并且实现了热能循环利用。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circulation energy-saving dryer for new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yer, more specifically to an energy-saving dryer for automatic circulation of new materials, which comprises a condensation recovery box, a conveyor turnover device, a drying device, a motor, a circulating water pump, a pre-heater pipe and a bellows.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densation recovery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yor turnover devices and a plurality of conveyors. The driving shaft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ing overturning device through a coupling, one end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ing recovery box,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ing recovery box.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preheating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prehe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ation recovery tank, and the bellow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dr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rotation of the rod while conveying the rod, is advantageous to realizing the drying of the rod in all directions, and realizes the thermal energy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629063.8的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箱体靠近收集装置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鼓风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鼓风机的上方,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烘干箱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驱动装置的一端贯穿烘干箱并与烘干箱的侧壁相抵,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烘干箱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烘干箱的远离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运送装置。该专利技术无法实现棒料自动输送和翻转,不能有效对滴落的水滴和高温水蒸气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可以在输送棒料的同时实现棒料的旋转,有利于实现棒料各方向烘干;通过烘干器件可以防止棒料滚落,并且可以实现空气加热,提高烘干效率;通过循环水泵、预热水管和风箱,不仅可以形成流动空气,对流动空气进行预热,而且实现了热能循环利用,有利于形成较高温度的流动空气,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包括冷凝回收箱、输送翻转装置、烘干器件、电动机、循环水泵、预热水管和风箱,所述冷凝回收箱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输送翻转装置,多个输送翻转装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烘干器件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的上端,所述烘干器件位于多个输送翻转装置的上端,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输送翻转装置上,所述电动机的传动轴与输送翻转装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的一端连接,预热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风箱固定连接在烘干器件的上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所述冷凝回收箱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右端面的下端,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左端面的上端,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连接进水管,循环水泵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预热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出水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所述输送翻转装置包括轴架、主轴蜗杆、翻转涡轮、翻转侧轮、中心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Ⅰ、行星齿轮Ⅱ、传送内齿圈Ⅰ、传送内齿圈Ⅱ、带轮和翻转轴,所述轴架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的上端,所述主轴蜗杆转动连接在轴架上,所述翻转轴转动连接在轴架上,所述翻转涡轮固定连接在翻转轴上,所述翻转涡轮与主轴蜗杆啮合,所述翻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翻转侧轮,两个翻转侧轮分别位于翻转涡轮的左右两端,所述主轴蜗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中心齿轮,所述轴架上固定连接三个行星齿轮轴,每个行星齿轮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Ⅰ和行星齿轮Ⅱ,前端的中心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Ⅰ啮合,后端的中心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Ⅱ啮合,三个行星齿轮Ⅰ啮合连接在传送内齿圈Ⅰ的内部,三个行星齿轮Ⅱ啮合连接在传送内齿圈Ⅱ的内部,所述带轮固定连接在主轴蜗杆的一端,多个输送翻转装置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的上端,多个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的传动轴与一个主轴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所述烘干器件包括支撑侧板Ⅰ、支撑侧板Ⅱ、侧挡板Ⅰ、侧挡板Ⅱ和多根电热丝,所述支撑侧板Ⅰ和支撑侧板Ⅱ分别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的前后两端,所述侧挡板Ⅰ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Ⅰ的内侧,所述侧挡板Ⅱ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Ⅱ的内侧,所述侧挡板Ⅰ和侧挡板Ⅱ的上端均向外侧倾斜,所述侧挡板Ⅰ和侧挡板Ⅱ上均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所述电热丝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Ⅰ和支撑侧板Ⅱ的上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所述风箱包括导风套和风管,所述导风套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烘干器件的上端,所述风管固定连接在导风套的上端,所述风管内固定连接有风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所述预热水管位于电热丝的上端,所述导风套位于预热水管的上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所述传送内齿圈Ⅰ和传送内齿圈Ⅱ结构相同,所述传送内齿圈Ⅰ包括传送内齿圈本体Ⅰ、两个挡环和环形槽,所述传送内齿圈本体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环,内齿圈本体Ⅰ和两个挡环之间形成环形槽,三个行星齿轮Ⅰ均间隙配合在环形槽内。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通过输送翻转装置,可以在输送棒料的同时实现棒料的旋转,有利于实现棒料各方向烘干;通过烘干器件可以防止棒料滚落,并且可以实现空气加热,提高烘干效率;通过循环水泵、预热水管和风箱,不仅可以形成流动空气,对流动空气进行预热,而且实现了热能循环利用,有利于形成较高温度的流动空气,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回收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翻转装置结构半剖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烘干器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预热水管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风箱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内齿圈Ⅰ结构示意图。图中:冷凝回收箱1;进水管1-1;出水管1-2;输送翻转装置2;轴架2-1;主轴蜗杆2-2;翻转涡轮2-3;翻转侧轮2-4;中心齿轮2-5;行星齿轮轴2-6;行星齿轮Ⅰ2-7;行星齿轮Ⅱ2-8;传送内齿圈Ⅰ2-9;传送内齿圈本体Ⅰ2-9-1;挡环2-9-2;环形槽2-9-3;传送内齿圈Ⅱ2-10;带轮2-11;翻转轴2-12;烘干器件3;支撑侧板Ⅰ3-1;支撑侧板Ⅱ3-2;侧挡板Ⅰ3-3;侧挡板Ⅱ3-4;电热丝3-5;电动机4;循环水泵5;预热水管6;风箱7;导风套7-1;风管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10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包括冷凝回收箱1、输送翻转装置2、烘干器件3、电动机4、循环水泵5、预热水管6和风箱7,所述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烘干器件3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所述烘干器件3位于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的上端,所述电动机4固定连接在输送翻转装置2上,所述电动机4的传动轴与输送翻转装置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5的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1,循环水泵5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6的一端连接,预热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1,风箱7固定连接在烘干器件3的上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棒状新型材料烘干,有利于实现热能循环利用;使用时,将棒料沿轴向放置在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上,电动机4启动带动输送翻转装置2运转,输送翻转装置2在对棒料输送的同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包括冷凝回收箱(1)、输送翻转装置(2)、烘干器件(3)、电动机(4)、循环水泵(5)、预热水管(6)和风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烘干器件(3)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所述烘干器件(3)位于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的上端,所述电动机(4)固定连接在输送翻转装置(2)上,所述电动机(4)的传动轴与输送翻转装置(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5)的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1),循环水泵(5)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6)的一端连接,预热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1),风箱(7)固定连接在烘干器件(3)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包括冷凝回收箱(1)、输送翻转装置(2)、烘干器件(3)、电动机(4)、循环水泵(5)、预热水管(6)和风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固定连接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烘干器件(3)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所述烘干器件(3)位于多个输送翻转装置(2)的上端,所述电动机(4)固定连接在输送翻转装置(2)上,所述电动机(4)的传动轴与输送翻转装置(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5)的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1),循环水泵(5)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6)的一端连接,预热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回收箱(1),风箱(7)固定连接在烘干器件(3)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收箱(1)上设置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1)右端面的下端,所述出水管(1-2)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1)左端面的上端,所述循环水泵(5)的一端连接进水管(1-1),循环水泵(5)的另一端与预热水管(6)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预热水管(6)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出水管(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材料自动化循环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翻转装置(2)包括轴架(2-1)、主轴蜗杆(2-2)、翻转涡轮(2-3)、翻转侧轮(2-4)、中心齿轮(2-5)、行星齿轮轴(2-6)、行星齿轮Ⅰ(2-7)、行星齿轮Ⅱ(2-8)、传送内齿圈Ⅰ(2-9)、传送内齿圈Ⅱ(2-10)、带轮(2-11)和翻转轴(2-12),所述轴架(2-1)固定连接在冷凝回收箱(1)的上端,所述主轴蜗杆(2-2)转动连接在轴架(2-1)上,所述翻转轴(2-12)转动连接在轴架(2-1)上,所述翻转涡轮(2-3)固定连接在翻转轴(2-12)上,所述翻转涡轮(2-3)与主轴蜗杆(2-2)啮合,所述翻转轴(2-1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翻转侧轮(2-4),两个翻转侧轮(2-4)分别位于翻转涡轮(2-3)的左右两端,所述主轴蜗杆(2-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中心齿轮(2-5),所述轴架(2-1)上固定连接三个行星齿轮轴(2-6),每个行星齿轮轴(2-6)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Ⅰ(2-7)和行星齿轮Ⅱ(2-8),前端的中心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武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