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0944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及制作方法,钢桁架的第一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第一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板,第二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叠杆与第五连接板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折叠杆与第五连接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五连接板分别与第三钢桁架主体和第四钢桁架主体可拆卸连接,第三钢桁架主体与第四钢桁架主体通过端部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制作过程为将钢桁架各部分进行预拼装后折叠,运输至现场后进行二次拼装,该方法可以实现钢桁架运输方便及在现场的快速拼装。

A folding steel truss that can be assembled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olding steel truss which can be assembled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teel truss main bod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steel truss main body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third connecting plat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irst steel truss main body,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plat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second steel truss main body. The third connecting plate is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fth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folding bar, the fourth connecting plate is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fifth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second folding bar, the fifth connecting plate is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steel truss main body and the fourth steel truss main body respectively, and the third steel truss main body and the fourth steel truss main body are detachable connected. The frame body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at the end.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is to pre-assemble and fold the parts of the steel truss and transport them to the site for secondary assembly. This method can realiz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of the steel truss and rapid assembly on the s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快速发展,建筑构件呈现出重量大、跨度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由于桁架结构具有加工简便、跨度大、受力强度及刚度高、使用条件灵活等优点,使得桁架结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为临时支撑的应用情况越来越普遍,特别适用于跨度或高度较大的结构。但是由于钢桁架本身重量比较大,长度较长,一般在5米以上,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拼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搬运吊装过程也需要耗费很大人力物力,因此,如何更快的实现钢桁架的搬运吊装,节省时间,同时不影响施工精度要求,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及制作方法,解决了原有钢桁架由于长度过长不方便运输的问题,同时实现钢桁架在现场的快速拼装。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包括第一钢桁架主体,所述第一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折叠杆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折叠杆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折叠杆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折叠杆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分别与第三钢桁架主体和第四钢桁架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钢桁架主体与第四钢桁架主体之间通过端部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初始安装阶段,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可分别绕各自连接点转动,最终使用阶段,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各连接点处锁紧。优选的,所述第五连接板为U型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母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弹性垫圈和平垫圈;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钢桁架主体焊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三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折叠式钢桁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钢桁架主体的形状、尺寸,设计各连接件的尺寸及安装位置;步骤2.在钢结构加工厂内对第一钢桁架主体与第二钢桁架主体及相关连接件进行预拼装;步骤3.将预拼装的钢桁架进行折叠,采用吊车吊装到运输车上,运送至施工现场;步骤4.将折叠的钢桁架展开并进行二次拼接,将整个钢桁架吊装到指定位置,并通过第五连接板与其他紧邻钢桁架采用螺栓连接。步骤5.拼接完成后,将全部螺栓拧紧,完成最终拼装;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预拼装过程如下:将第三连接板与第一钢桁架主体焊接,将第四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焊接,其他连接板及折叠杆采用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折叠过程如下:将第二钢桁架主体绕第二折叠杆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点旋转180度,将第一折叠杆绕第一折叠杆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点旋转设定角度。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原有的较长钢桁架分解为两个较短的钢桁架,并通过使用矩连接板、折叠杆、螺栓组成的折叠体系,将两个短桁架进行对向折叠。解决了原有钢桁架由于长度过长不方便运输的问题,并可以减少堆放时的占地面积;2.本专利技术虽然将原有桁架分为两个部分,但是在桁架运输到现场进行二次拼装后又成为了一个整体钢桁架,直接一次吊装到位。克服了原来将长桁架分为多个部分,然后分次吊装,浪费工时的缺点;3.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板、折叠杆不仅组成折叠体系,而且在最终拼装时作为相邻钢桁架主体之间的连接体系。既能够保持相邻钢桁架之间的间距,又可以承担相邻桁架之间的作用力,及在相邻钢桁架之间构成一个桁架结构,以保证整个桁架体系的稳定和施工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钢结构加工场内进行预拼装后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运输前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拼装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最终拼装后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桁架主体,2-第二钢桁架主体,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第四连接板,7-第一折叠杆,8-第二折叠杆,9-第五连接板,,10-第三钢桁架主体,11-第四钢桁架主体。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解释:1、本专利技术中“上”、“下”是针对钢桁架较长杆水平放置、较短杆竖直放置时所处的位置而言;2、本专利技术中“初始安装阶段”是指第一钢桁架与第二钢桁架连接并可实现折叠功能的阶段;3、本专利技术中“最终使用阶段”是指第一钢桁架与第二钢桁架连接,并通过第五连接板与第三钢桁架和第四钢桁架连接,所有连接螺栓拧紧的状态。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第一钢桁架主体1端部的第一连接板3与第二钢桁架主体2端部的第二连接板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螺母与第一连接板3或第二连接板4之间设置用于增加预紧力、防止松脱的弹性垫圈和用于减少摩擦、防止松脱的平垫圈;第一钢桁架主体1上下对称焊接第三连接板5,第二钢桁架主体2上下对称焊接第四连接板6,第三连接板5通过螺栓与第一折叠杆7其中一端固定,第一折叠杆7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9其中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第五连接板9为U型板,第四连接板6通过螺栓与第二折叠杆8其中一端固定,第二折叠杆8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9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第五连接板9分别与第三钢桁架主体10和第四钢桁架主体11通过螺栓固定,第三钢桁架主体10与第四钢桁架主体11之间通过端部的连接板用螺栓固定。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拼装式钢桁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实际施工方案及相关设计规范确定钢桁架主体的形状、尺寸,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计第三连接板5和第四连接板6的焊接位置、第一折叠杆7和第二折叠杆8的长度、第五连接板9的尺寸及各个构件的开孔位置和开孔尺寸;步骤2.在钢结构加工厂内对第一钢桁架主体1与第二钢桁架主体2及相关连接件进行预拼装;拼装具体过程如下:将第三连接板5焊接到第一钢桁架主体1的指定位置,第四连接板6焊接到第二钢桁架主体2的指定位置,将第一折叠杆7通过螺栓连接到第三连接板5,将第二折叠杆8通过螺栓连接到第四连接板6,将第一折叠杆7和第二折叠杆8通过螺栓连接到第五连接板9,螺栓不必拧紧,松紧程度保证螺栓不脱落且不会影响各个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桁架主体,所述第一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折叠杆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折叠杆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折叠杆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折叠杆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分别与第三钢桁架主体和第四钢桁架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钢桁架主体与第四钢桁架主体之间通过端部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初始安装阶段,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可分别绕各自连接点转动,最终使用阶段,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各连接点处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桁架主体,所述第一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端部的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钢桁架主体上下对称设置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折叠杆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折叠杆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折叠杆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折叠杆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分别与第三钢桁架主体和第四钢桁架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钢桁架主体与第四钢桁架主体之间通过端部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初始安装阶段,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可分别绕各自连接点转动,最终使用阶段,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各连接点处锁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板为U型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弹性垫圈和平垫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装的折叠式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钢桁架主体焊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钢桁架主体焊接。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全亭解俊海张封平滕建军刘新翠袁祥云曹勇袁魁李莹炜徐刚年王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泰东公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