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0938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渗透单元和雨水排放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包括收集槽,雨水排放单元包括雨水口穿孔壁;其中所述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其中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置于收集槽一侧,雨水渗透单元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进入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渗透以及排放的作用。

A new rainwater drainage and drainage integrated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rainwater infiltration and drainage integrated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rainwater infiltration unit and a rainwater drainage unit. The rainwater infiltration unit comprises a collection tank and a rainwater drainage unit comprises a rainwater orifice perforation wall, wherein the collection tank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llection tank units, and the collection tank unit is grooved and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A regular orifice is arranged around it, wherein the perforated wall of the rainwater outlet is placed on one side of the collecting trough, and the rainwater that is impermeable by the rainwater infiltration unit passes through the orifice around the collecting trough unit, enters the rainwater outlet through the perforated wall of the rainwater outlet, and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rainwater pip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collecting, purifying, permeating and discharging rain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雨洪管理、生态城市建设的雨水控制与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市场上存在各类雨洪管理的系统设备,但大多数系统设备过分强调“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中的一种或两种措施,加上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不能系统解决雨水的控制和利用问题,同时一些简单粗暴的渗透滞留设施,长期使用对土壤和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造成更深层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具有“渗、滞、蓄、净、排”等多功能的系统化设备,有效实现对雨水收集、渗透、净化以及排放的一体化系统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渗透单元和雨水排放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雨水排放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雨水口穿孔壁,雨水口和雨水管;其中所述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收集槽单元的排列方式为阵列排列,根据应用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排列,形成任意形状,其中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其中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置于收集槽一侧,雨水渗透单元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进入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单元的凹槽内装有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包括二氧化铝和碎石,其中二氧化铝和碎石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凹槽为改性增强PE材料。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和砂砾垫层之间设置透水土工布,其中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厚度在3mm~5mm范围内。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长宽高的数值范围在90~150mm范围内;所述砂砾垫层的厚度在90~150mm范围内,砂砾粒径在0.35~0.5mm范围内。优选的,所述雨水篦子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20~40mm范围内,其中雨水篦子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50~60mm范围内,孔口直径在8~12mm范围内,其中雨水口穿孔壁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渗透以及排放的作用,其有益效果为:(1)雨水经过二氧化铝处理后,径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得到吸附,径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通过多层过滤后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的来源,有效实现海绵城市中“渗”的理念。(3)小雨以“渗”和“净”为主,有效消除初期雨水造成的污染,同时不造成积水,大雨时以“排”为主,及时排除地表径流,不形成内涝。(4)不影响原有下垫面的使用特性,具韧性大、承载能力强特点。(5)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任意方式的铺装。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专利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图;图2a~图2c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槽单元结构图;图3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篦子和雨水穿孔壁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渗透单元001和雨水排放单元002,所述雨水渗透单元001和雨水排放单元002无缝连接;所述雨水渗透单元00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收集槽101,砂砾垫层102和素土基层103;所述雨水排放单元00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105,雨水口穿孔壁106,雨水口107和雨水管108;其中所述收集槽101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其中所述收集槽单元根据实际应用场地进行任意方式排列,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其中雨水口穿孔壁106置于收集槽101一侧,当雨水渗透单元001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101a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106进入雨水口107,经雨水管108排出。其中,收集槽101与砂砾垫层102间设置透水土工布104。所述收集槽101的长宽高的数值范围在90~150mm范围内,优选的为100mm;透水土工布104厚度范围在3mm~5mm范围内,优选的为5mm;砂砾垫层102的厚度在90~150mm范围内,优选的为100mm,砂砾垫层102的砂砾粒径在0.35~0.5mm范围内,优选的为0.35mm。如图1所示,收集槽101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所述多个收集槽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列,多个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防水胶连接或紧固件连接。收集槽单元的材质为改性增强PE材料,具有高强度的耐压性,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应用于住宅小区和公建的停车场,房屋庭院的铺装。其中收集槽单元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应用场地的面积和形状进行改变,例如还可以包括圆周阵列方式。其中,图2a~图2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槽单元结构图,如图2a所示,为一个收集槽单元的三维结构图;如图2b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主视图;如图2c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俯视图。如图2a所示,收集槽单元为方形凹槽,其中,凹槽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凹槽内装有二氧化铝和碎石混合填料109。其中具体的,一个收集槽单元结构的实施例为: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为: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凹字型,另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凸起,其中设置的凸起结构与凹字面结构匹配。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凹字与凸起的卡扣方式进行连接。收集槽单元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为:收集槽单元的四面设置凹字形状。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防水胶进行连接。其中,雨水渗透单元001的工作过程是:雨水经过混合填料处理后通过透水土工布104渗入砂砾垫层102,经砂砾层过滤后渗入地下。其中,本专利技术二氧化铝和碎石混合填料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如图2b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主视图,收集槽单元的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如图2c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俯视图,收集槽单元的底部设置规则的孔口。如图1所示,所述雨水排放单元00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105,雨水口穿孔壁106,雨水口107和雨水管108;其中,所述雨水管108设置于雨水口107中部侧壁,所述雨水管108与排水通道联通。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篦子和雨水口穿孔壁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雨水篦子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20~40mm范围内,其中雨水篦子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雨水口穿孔壁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50~60mm范围内,孔口直径在8~12mm范围内,其中雨水口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渗透单元和雨水排放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雨水排放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雨水口穿孔壁,雨水口和雨水管;其中所述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其中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置于收集槽一侧,雨水渗透单元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进入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渗透单元和雨水排放单元,所述雨水渗透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雨水排放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雨水口穿孔壁,雨水口和雨水管;其中所述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其中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置于收集槽一侧,雨水渗透单元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进入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单元的凹槽内装有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包括二氧化铝和碎石,其中二氧化铝和碎石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和砂砾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超卢兴超赵昕刘永旺刘博伊文婷熊蒂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