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一根专利>正文

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73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夹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垂直设置,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支座和与所述支座固接的气缸Ⅱ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整体设置在加工机床上,方便运输和安装;通过PLC控制和模块化设计,利用下料、推料和夹料机构完成从送料、传料、夹料的全自动过程,可根据机床加工刀头位置,调整各机构放置位;同时针对工件多种规格,能够任意更换可快速拆装的夹具,从而允许在工件上进行其他操作,节省工时并降低加工费用,达到灵活高效的使用特性;不仅提高加工工作效率,还减少设备投资,适用于弯头类金属管件的加工。

Side feeding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elbow pipe fi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de feeding typ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elbow pipe fittings, including a base mounted on a machine tool, a material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material push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material clamping mechanism is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material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material push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cylinder II fixed with the support, 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integrally arranged on a processing machine tool to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through PLC control and modular design, the automatic process of feeding, feeding and clamping can be completed by using a cutting, pushing and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position of each mechanism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cutting head of the machine tool; For a variety of specifications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arbitrarily replaced can quickly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the fixture, thus allowing other operations on the workpiece, saving time and reduce processing costs, to achiev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use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improve processing efficiency, but also reduce equipment investment, suitable for elbow metal pipe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件弯头加工
,具体是指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弯头类金属管件,普遍以直角状外形居多并通过内螺纹广泛用于钢管、铜管等管型材的连接。现有的弯头内螺纹加工采用手动加工和自动机加工两种方式:手动加工存在加工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且容易出现挤手工伤事故,而自动机加工存在送料过程故障率高,适用弯头型号单一,一旦需要更换同一类型的管件的其它规格时,需人工参与经常调试,造成设备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针对90度左右弯头类金属管件内螺纹或平面加工,或者角度90与弯头形状类似的金属管件螺纹或平口加工。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夹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垂直设置,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支座和与所述支座固接的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固接有推料臂,所述推料臂设置在所述支座内,所述支座上方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通过料仓上设有的气缸Ⅰ,控制所述料仓内的弯头下落至所述推料臂内,所述弯头在所述推料机构作用下送至所述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设有固定座和滑动座,所述固定座和滑动座上分别设有所述推料机构工作时夹紧弯头的夹具,所述滑动座滑接在与所述底座固接的导轨上,所述滑动座连接有缸体与底座固接的气缸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底座安装在机床床身上并与机床的加工刀具对应,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能够伸入所述料仓内,起到阻碍所述料仓内的弯头自然下落的目的,通过气缸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从而控制弯头的下落的过程,所述弯头下落脱离所述料仓后会落至下方所述推料机构的推料臂内,利用所述推料臂将弯头送至正对的所述夹料机构的夹具,所述夹料机构通过气缸Ⅳ往复运动驱动夹具开闭,完成对弯头的装夹固定;上述过程通过控制器控制完成从送料、传料、夹料的全自动过程,利用机床的加工刀具可实现对弯头的加工。作为优选,所述支座上还设有与所述气缸Ⅱ垂直设置的气缸Ⅲ,所述气缸Ⅲ的活塞杆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推料臂和所述夹料机构之间。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能够防止所述弯头从所述推料机构的支座内掉出,便于所述推料臂对弯头的输送。作为改进,所述推料臂包括磁性座和与所述磁性座固接的推板,所述磁性座内设有电磁铁。采用上述改进方案后,通过磁性座内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实现吸附作用,即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使所述推料臂上的推板自动吸住弯头管件或管件毛坯,保证推料臂输送过程中,上述工件的位置和形状保持不变,当送至所述夹料机构的夹口时同步断电,进而使弯头管件或管件毛坯快速脱离所述推料臂,同时被所述夹具夹紧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料仓内设有供所述弯头下滑的滑道。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所述料仓内的滑道使所述弯头能够按加工方向顺序逐个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气缸Ⅰ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料仓下料方向设置。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两个气缸Ⅰ的活塞杆循环伸入所述料仓内弯头之间的间隙,实现对所述料仓内相邻弯头的间歇下落过程。作为优选,所述气缸Ⅰ数量为一个且沿所述料仓下料方向设置,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铰接所述料仓。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通过一个气缸Ⅰ的活塞杆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循环伸入所述料仓内弯头之间的空隙,实现对所述料仓内相邻弯头的间歇下落过程。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和滑动座上分别固接有与夹具可拆卸连接的燕尾板。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利用燕尾板竖直方向设有的燕尾槽实现与夹具的快速插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夹料机构、推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上设有的气缸分别通过控制器驱动控制。采用的控制器包括PLC控制器和与气缸连接的各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整体设置在加工机床上,方便运输和安装;通过PLC控制和模块化设计,利用下料、推料和夹料机构完成从送料、传料、夹料的全自动过程,可根据机床加工刀头位置,调整各机构放置位;同时针对工件多种规格,能够任意更换可快速拆装的夹具,从而允许在工件上进行其他操作,节省工时并降低加工费用,达到灵活高效的使用特性;不仅提高加工工作效率,还减少设备投资,适用于弯头类金属管件的加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Ⅰ;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Ⅱ;图3是本技术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Ⅰ;图4是本技术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Ⅱ;图5是本技术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Ⅲ;图6是本技术中推料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底座,1.1、落料孔,2、导轨座,3、气缸Ⅳ,4、导轨,5、滑动座,5.1、滑块,5.2、前卡具,6、燕尾板,7、料仓,7.1、滑道,8、弯头,9、气缸Ⅱ,10、气缸Ⅰ,10.1、活塞杆,10.2、连杆,11、气缸Ⅲ,12、固定座,13、后卡具,14、支座,15、磁性座,15.1、电磁铁,16、推板,17、缸架,18、导向槽,19、挡板,20、支撑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照附图1-8,一种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有夹料机构和与所述夹料机构垂直的推料机构,所述底座1可采用燕尾槽方式连接在机床上,便于后期更换拆卸,所述底座1对应夹料机构处开有落料孔1.1以便于工件收集;所述推料机构的包括支座14和与所述支座14固接的气缸Ⅱ9,所述气缸Ⅱ9的活塞杆固接有推料臂,所述推料臂设置在所述支座14内并通过所述支座14内设有的支撑角钢20支撑,所述支撑角钢20起到支撑和导向所述推料臂的作用,所述支座14上方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通过料仓7上设有的气缸Ⅰ10,控制所述料仓7内的弯头8下落至所述推料臂内,所述弯头8在所述推料机构作用下送至所述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设有固定座12和滑动座5,所述固定座12和滑动座5上分别设有所述推料机构工作时夹紧弯头8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前卡具5.2和后卡具13,所述前卡具5.2和后卡具13上开有与弯头管件或管件毛坯相配合形状的卡口,所述卡口为容纳所述弯头管件或管件毛坯的部分,同时前卡具5.2和后卡具13整体结构与所述推料臂相匹配,防止所述推料臂把所述弯头送入所述夹具后发生干涉,起到保护所述推料臂的作用。所述前卡具5.2和后卡具13的卡口与所述弯头相配合,详见附图6所示;所述夹具通过固定座12和滑动座5完成夹持动作,所述固定座12上安装有后卡具13,所述滑动座5上安装有后卡具13,所述滑动座5通过设有的滑块5.1滑接在与所述底座1固接的导轨4上,所述导轨4优选一组光杠并通过对应的导轨座2架设,所述滑动座5连接有缸体与底座1固接的气缸Ⅳ3,详见附图1所示。所述支座14上还设有与所述气缸Ⅱ9垂直设置的气缸Ⅲ11,所述气缸Ⅲ11通过缸架17与所述支座14固接,所述气缸Ⅲ11的活塞杆10.1固接挡板19,所述挡板19通过所述支座14上设有的导向槽18支撑并导向所述挡板19动作,所述挡板19位于所述推料臂和所述夹料机构之间,通过气缸Ⅲ11实现往复动作。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夹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垂直设置,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支座(14)和与所述支座(14)固接的气缸Ⅱ(9),所述气缸Ⅱ(9)的活塞杆固接有推料臂,所述推料臂设置在所述支座(14)内,所述支座(14)上方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通过料仓(7)上设有的气缸Ⅰ(10),控制所述料仓(7)内的弯头(8)下落至所述推料臂内,所述弯头(8)在所述推料机构作用下送至所述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设有固定座(12)和滑动座(5),所述固定座(12)和滑动座(5)上分别设有夹具,所述滑动座(5)滑接在与所述底座(1)固接的导轨(4)上,所述滑动座(5)连接有缸体与底座(1)固接的气缸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夹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垂直设置,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支座(14)和与所述支座(14)固接的气缸Ⅱ(9),所述气缸Ⅱ(9)的活塞杆固接有推料臂,所述推料臂设置在所述支座(14)内,所述支座(14)上方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通过料仓(7)上设有的气缸Ⅰ(10),控制所述料仓(7)内的弯头(8)下落至所述推料臂内,所述弯头(8)在所述推料机构作用下送至所述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设有固定座(12)和滑动座(5),所述固定座(12)和滑动座(5)上分别设有夹具,所述滑动座(5)滑接在与所述底座(1)固接的导轨(4)上,所述滑动座(5)连接有缸体与底座(1)固接的气缸Ⅳ(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管件侧进料式自动送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4)上还设有与所述气缸Ⅱ(9)垂直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一根
申请(专利权)人:冯一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