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11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智能终端,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检测对象手指的同侧,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对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机壳外表面上设置有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光片,电源模块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健康参数检测的舒适性、使用方便性、便携性、经济性、安全性及提高精度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健康参数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的健康参数检测设备有有创检测、微创检测、无创检测。尤其血糖测量方法主要为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生化血糖检测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的技术已较成熟,也是目前血糖测量的主要方法,但这两种测量方法都需要取血检测,由于抽血或手指扎针取血会造成疼痛,而且有感染的危险,这就限制了测定血糖的频率,但血糖病人特别是重症血糖病人每天需要至少8次的创伤血糖监测,存在感染风险及疼痛,这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了极大的恐惧和排斥,使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血糖监测。已有不少健康参数实现无创检测,但存在可使用性不够、使用方便性不够或成本高或精度不够等缺点,例如血压检测已实现无创检测,但基本上需要绷带泵压及阻断血管,存在舒适性不足的问题。温度测量以水银方式为主,其使用安全性一直令人担心。健康参数检测作为家庭使用,主要达到基本的健康监测,其使用舒适性、使用方便性、便携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高,并期望多参数由单一设备测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达到需要的效果,提供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本技术基于人体组织红外反射光谱特性,实现健康参数检测的舒适性、使用方便性、便携性、经济性、安全性及提高精度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有智能终端,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检测对象手指的同侧,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对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机壳外表面上设置有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光片,电源模块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微处理器和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管为一个或多个,为多个时,包括1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红外发射管。所述红外接收管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的波长为660nm、805nm、850nm或940nm。所述检测区域为在机壳上设置的用于放置检测对象手指的沟槽,滤光片位于沟槽内。所述机壳内表面的沟槽处设置有感应电极,感应电极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沟槽为连续曲面结构。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接口、wifi接口或USB接口。所述电源模块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智能终端为包含处理器、显示器和通讯接口的计算处理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计算机。所述智能终端也可以和微处理器合并设置在一起。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至少1个红外发射管、至少1个红外接收管、至少1个滤光片、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机壳;通讯模块与智能终端相连;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检测对象手指的同侧,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机壳内,检测对象手指位于机壳外,滤光片设置在机壳上、红外接收管与检测对象手指之间,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的光路均朝向检测对象手指,实现健康检测方便性、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可实现健康多参数(例如血氧、心率、血压、呼吸率等)检测。2、本技术中,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接口或wifi接口或USB接口,以灵活的通讯连接方式实现健康参数检测的方便性。3、本技术中,电源模块包括充电接口,实现长时间的方便使用及使用成本降低。4、本技术中,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台式计算机,充分利用现有部件,优化成本并实现健康参数检测设备的与手指相接触的装置的灵巧、便携性。5、本技术中,智能终端为包含处理器、显示器、通讯接口的计算处理终端,一方面实现健康参数检测设备的与手指想接触的装置的灵巧、便携性,另方面解决现有智能终端资源不够或没有的问题。6、本技术中,设置至少2种不同波长的红外发射管,所述红外接收管能感测所有红外发射管的信号或设置多个红外接收管感测所有红外发射管的信号,实现健康参数检测的多种参考,以便于实现血氧测试目的或提高其他参数测试的精度。7、本技术中,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的波长为660nm或805nm、850nm、940nm,这些波长红外光的人体组织光谱特征明显,利于健康参数检测设备的信号检测,有利于检测精度提高。8、本技术中,机壳外表面设置放置检测对象手指的沟槽,滤光片透光开口位于沟槽内,实现方便人体手指放置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机壳的沟槽位置的内表面设置感应检测对象手指的感应电极,实现健康参数检测设备的自动开关机,以便达到使用人性化及节能的目的。9、本技术中,沟槽为连续曲面结构,以符合人体工学达到健康参数检测设备使用的舒适性。10、本技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改善环境适应性及测试对象适应性,以提高健康参数检测的精度。综上,本技术的结构原理,能够实现健康参数检测的舒适性、使用方便性、便携性、经济性、安全性及提高精度等,并可实现健康多参数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部分外表面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红外发射管,2、红外接收管,3、滤光片,4、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5、微处理器,6、电源模块,7、通讯模块,8、机壳,9、智能终端,10、检测对象手指,11、沟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包括设置在机壳8内的红外发射管1、红外接收管2、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微处理器5、电源模块6和通讯模块7,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通讯模块7连接有智能终端9,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连接,且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设置在检测对象手指10的同侧,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与微处理器5连接,对应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的机壳8外表面上设置有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光片3,电源模块6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微处理器5和通讯模块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管1为一个或多个,为多个时,包括1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红外发射管1,相应地红外接收管2为一个或多个。使红外接收管2能感测所有红外发射管1的信号或多个红外接收管2感测所有红外发射管1的信号。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红外发射管1或红外接收管2的波长为660nm、805nm、850nm或940nm。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检测区域为在机壳8上设置的用于放置检测对象手指10的沟槽11,滤光片3位于沟槽11内。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机壳8内表面的沟槽11处设置有感应电极,感应电极与电源模块6连接。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沟槽11为连续曲面结构。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机壳8内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5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通讯模块7为蓝牙接口、wifi接口或USB接口。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电源模块6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智能终端9为包含处理器、显示器和通讯接口的计算处理终端。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9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计算机。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壳(8)内的红外发射管(1)、红外接收管(2)、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微处理器(5)、电源模块(6)和通讯模块(7),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通讯模块(7)连接有智能终端(9),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连接,且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设置在检测对象手指(10)的同侧,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与微处理器(5)连接,对应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的机壳(8)外表面上设置有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光片(3),电源模块(6)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微处理器(5)和通讯模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壳(8)内的红外发射管(1)、红外接收管(2)、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微处理器(5)、电源模块(6)和通讯模块(7),所述微处理器(5)通过通讯模块(7)连接有智能终端(9),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连接,且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设置在检测对象手指(10)的同侧,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与微处理器(5)连接,对应红外发射管(1)和红外接收管(2)的机壳(8)外表面上设置有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光片(3),电源模块(6)分别与发射及接收信号处理模块(4)、微处理器(5)和通讯模块(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管(1)为一个或多个,为多个时,包括1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红外发射管(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康参数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管(2)为一个或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奎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麦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