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主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09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电梯的主索中配置有将内层部的外周包覆状的外层部。内层部具有多根内层绞合线。外层部具有多根外层绞合线。内层绞合线和外层绞合线由合成纤维树脂制的绳股捻合而构成。外层部的拉伸强度设定得比内层部的拉伸强度低。内层部具有相对于整个拉伸强度的60%以上的拉伸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电梯笼悬吊在升降路径内的合成纤维绳索制的电梯的主索
技术介绍
图5为表示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267534号公报中记载的传统电梯的主索结构的立体图。图中,在芯线21的周围配置有多根内层绞合线22、以及具有配置在这些内层绞合线22间的间隙中的充填绞合线23的内层部24。各内层绞合线22由相互捻合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制的多根绳股和聚氨脂等的含浸材料构成。充填绞合线23由例如聚酰胺构成。具有多根外层绞合线25的外层部26配置成将内层部24的外周包覆状。各外层绞合线25与内层绞合线22一样,由相互捻合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制的多根绳股和聚氨脂等的含浸材料构成。在内层部24与外层部26之间配置有避免因驱动滑车轮等的滑轮(未图示)上的绞合线22、25相互间的磨擦造成的绞合线22、25的磨损用的内层覆膜(磨擦降低覆膜)27。又,在外层部26的外周部配置有外层覆膜(保护覆膜)28。上述结构的传统的电梯的主索在电梯运转时承受与滑轮接触引起的压力,同时因滑轮部分的弯曲使内部产生变形和滑动,故一旦长期使用,就会因磨损引起绳股断线。这种绳股的断线大多发生在外层绞合线25。对此,传统的主索因同等地设定有内层部24的拉伸强度和外层部26的拉伸强度,故会因磨损而损伤外层绞合线25的绳股,当外层部26的拉伸强度明显降低时仅内层部24支承负载,只能确保整体一半的拉伸强度。又,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26197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是将由碳质纤维组成的导电线与绞合线捻合,向该导电线通电,并通过监视通电状态来检测导电线的切断、检测绞合线的损伤。然而,因碳质纤维的一方比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度高,故导电线会优先引起磨损,有可能是强度构件即芳族聚酰胺纤维制的多根绳股的绳股先于导电线磨损而断线,不能稳定地检测绞合线的损伤,难以判断绞合线的寿命。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部分的绞合线到达寿命时可确保充分的残留强度、又可稳定地检测绞合线损伤的电梯的主索。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主索为用于将电梯笼悬吊在升降路径内的主索,包括具有将由合成纤维树脂组成的多根绳股捻合而成的多根内层绞合线的内层部;以及具有将由合成纤维树脂组成的多根绳股捻合而成的多根外层绞合线、配置成将内层部的外周包覆形状的外层部,将外层部的拉伸强度设定得比内层部的拉伸强度低。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梯的主索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主索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梯的主索的剖面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3的电梯的主索的剖面图。图5为表示传统的电梯的主索一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适用的实施形态。实施形态1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梯的主索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主索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中,内层部1具有相互捻合的多根内层绞合线2以及配置在这些内层绞合线2间的间隙中并捻合的充填绞合线3。各内层绞合线2由相互捻合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制的多根绳股和聚氨脂等的含浸材料构成。充填绞合线3例如由聚酰胺构成。设计时的内层部1的拉伸强度中未加上充填绞合线3的强度。外层部4具有多根外层绞合线5,并捻合配置成包覆内层部1的外周。各外层绞合线5与内层绞合线2一样由相互捻合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制的多根绳股和聚氨脂等的含浸材料构成。在内层部1与外层部4之间配置有避免因驱动滑车轮等的滑轮(未图示)上的内层绞合线2、5相互间的磨擦造成的内层绞合线2、5的磨损用的内层覆膜(磨擦降低覆膜)6。又,在外层部4的外周部配置有外层覆膜(保护覆膜)7。内层部1与外层部4由内层覆膜6区分。又,外层绞合线5的捻合方向与内层绞合线2的捻合方向相反,由此也能对内层部1与外层部4加以区分。又,外层部4的拉伸强度设定得比内层部1的拉伸强度低。具体地讲,内层部1具有相对于主索全体的拉伸强度60%以上的拉伸强度。由此,外层部4的拉伸强度相对于主索全体的拉伸强度不足40%。检测外层绞合线5损伤用的导电线8因一部分外层绞合线5断线并通电遮断而分别捻合。作为导电线8采用例如将导电性的碳质纤维结成束状的线。又,导电线8分别捻合在相互邻接的至少一对外层绞合线5上。如图2所示,在将导电线8捻合的一对外层绞合线5上,导电线8的捻合间距相互不同。又,在导电线8捻合的一对外层绞合线5中的一方的外层绞合线5上,将导电线8的捻合间距设定为小于导电线8粗细的2倍。例如,使用直径为2mm的导电线8时,该导电线8的捻合间距小于4mm。这种主索主要是由于因外层绞合线5的磨损而引起绳股的损伤,因此外层部4的一方比内层部1寿命短,但即使外层部4的强度明显降低,因残留着比外层部4拉伸强度高的内层部1,故可确保充分的残留强度。在一般的电梯中,主索的拉伸强度设计成安全率的10倍。又,当非常停止装置等的安全装置作动时,通常运转时作用的负载的约2~6倍的负载作用于主索。在因寿命而使外层部的强度降低时,在作用有6倍的负载时,最好是单由内层部1来支承该负载。这样,若内层部1上具有相对于主索全体的拉伸强度60%以上的拉伸强度,则一般认为可确保充分的残留强度。实际上,电梯笼大多由多根主索悬吊,由于通常不会是所有的主索同时到达寿命,因此若能使1根主索具有60%以上的残留强度就足够了。又,由于外层绞合线5的捻合方向与内层绞合线2的捻合方向相反,因此外层绞合线5与内层绞合线2交叉。这样,因磨损引起的绳股的损伤容易在外层绞合线5的内层部1侧发生,外层绞合线5的寿命支配着作为整个主索的寿命。由此,可防止因预定以外部位为起点的主索损伤引起的不测事故。并且,因支配整个主索寿命的外层绞合线5上配置有导电线8,故可更稳定地检测损伤,可更正确地把握主索的寿命。具体地讲,一旦切断导电线使通电遮断,则电梯停止运转,发出警报,告知主索已到达寿命。又,因导电线8的强度比芳族聚酰胺纤维高,故在与芳族聚酰胺纤维接触时主要是芳族聚酰胺纤维磨损,绳股比导电线8先断线。对此,在实施形态1中,因导电线8分别与相互邻接的多对的外层绞合线5捻合,故相邻的外层绞合线5的导电线8相互接触,导电线8因导电线8相互的接触而磨损,可使外层绞合线5的损伤更为稳定并进行检测。这样,虽然对于1根主索至少3个部位以上配置捻合有导电线8的外层绞合线5的对,但适于使外层绞合线5的损伤稳定并进行检测。又,若以相互相等的间距捻合邻接的外层绞合线5的导电线8,则有可能不能产生导电线8的相互接触。对此,在实施形态1中,因邻接的外层绞合线5的导电线8的捻合间距相互不同,故可将由高价的碳素纤维组成的导电线8使用量抑止在最小限度,同时可使导电线8更可靠地相互接触。并且,在一方的外层绞合线5上,因导电线8的捻合间距小于导电线8的粗细的2倍,故可将导电线8使用量抑止在最小限度,同时使导电线8更可靠地相互接触。这里所说的捻合间距是相对于1根外层绞合线5的捻合间距,例如,在1根外层绞合线5上捻合有2根导电线8时,若只看其中的1根导电线8,则以小于导电线8粗细的4倍的间距进行捻合。实施形态2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梯的主索的剖面图。图中,外层部11具有多根外层绞合线12,并配置成将内层部1的外周包覆的形态。各外层绞合线12与内层绞合线2一样,由相互捻合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制的多根绳股和聚氨脂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电梯笼悬吊在升降路径内的电梯的主索,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将由合成纤维树脂组成的多根绳股捻合而成的多根内层绞合线的内层部,以及 具有将由合成纤维树脂组成的多根绳股捻合而成的多根外层绞合线、配置成将内层部的外周包覆状的外层部; 将所述外层部的拉伸强度设定得比所述内层部的拉伸强度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武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