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42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包括围岩支护拱环和行走小车,围岩支护拱环包括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通过多个嵌塞环卡接形成环形支护拱环;行走小车上设置有顶升机构,行走小车的两侧均设置有起吊机构;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顶升器,顶升器包括多节轴杆构成的伸缩轴,伸缩轴的工作端连接有用于抓紧上支护环的固定卡;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车体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上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每个支撑腿均向外侧倾斜设置,且两两相对形成外八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对围岩支护拱环的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围岩支护拱环的施工速度,且支护简单。

A fast supporting device for pipe jacking and difficulty relie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ick supporting device for pipe jacking,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arch ring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a walking cart. The supporting arch ring of surrounding rock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ing ring and a lower supporting ring. The upper supporting ring and the lower supporting ring are clamped together through a plurality of embedded rings to form an annular supporting arch ring; the walking cart is provided with a jacking mechanism and a walking cart. Both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lifting mechanisms;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fter fixed on a walking trolley; the lifter comprises a telescopic shaft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axle bars, and the working end of the telescopic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clip for grasping the upper supporting ring; the walking trolley comprises a car body,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legs, each of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legs. The supporting leg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walking wheel; each supporting leg is inclined to the outside, and two of the supporting legs form an outer octagonal structur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and quick install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ing arch ring,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speed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ing arch ring, and simp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顶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山区长距离大直径顶管施工中,顶管机穿越不同地质,在管片推进过程中,常常会穿越不良地质,造成管片周围减磨泥浆失效,松散渣土包裹在管片周围,增加了管片推进阻力,严重时,造成管片无法推进,只能采取措施,以解决管片受阻的问题。现有脱困处理措施,多采取凿除部分管节,清除管片背后的松渣,施作围岩支护。围岩支护措施多采用钢拱架加喷射混凝土或钢板支撑。之后,依靠凿出部分的可移动空间,推进管节,或在凿除部空间安设千斤顶,以利往复推进管片,直至管片推进脱困正常推进。现有围岩支护施工采用钢拱架加喷射混凝土或钢板支撑方式进行安装,导致围岩支护在施工过程中速度缓慢,且支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围岩支护在施工过程中速度缓慢,且支护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包括围岩支护拱环和用于安装运输围岩支护拱环的行走小车,所述围岩支护拱环包括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通过多个嵌塞环卡接形成环形支护拱环;行走小车上设置有用于顶升上支护环的顶升机构,行走小车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起吊下支护环的起吊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顶升器,顶升器包括多节轴杆构成的伸缩轴,伸缩轴的工作端连接有用于抓紧上支护环的固定卡;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车体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上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每个支撑腿均向外侧倾斜设置,且两两相对形成外八字形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包括上支护环、下支护环和多个嵌塞环构成的围岩支护拱环即可形成对围岩进行支护的支撑架,无需其他的结构,使得结构进行简化但支护能力并未下降;2、在对围岩支护拱环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起吊机构将下支护环吊取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固定卡将上支护环抓紧之后,顶升器的伸缩轴伸长,将上支护环进行顶起,同步将嵌塞环卡设在上支护环与下支护环之间,进而完成安装,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速度,且支护简单;3、行走小车既起到了对顶升机构和起吊机构的安装支撑作用,同时还起到了运输的作用,通过行走轮形成滚动运输,为围岩支护拱环的安装提高了更多的时间,进一步加快了整个安装时间,且支撑腿的结构设置使支撑腿垂直于管片内弧表面,行走小车能够在管片内稳定的行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中顶升机构顶升后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围岩内中顶升机构收缩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顶升机构收缩后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行走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围岩支护拱环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上支护环或者下支护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支护环1、下支护环2、嵌塞环3、车体4、支撑腿5、行走轮6、顶升器7、伸缩轴8、固定卡9、顶升器护套10、起吊机构11、围岩12。实施例参考图1~图6所示: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包括围岩支护拱环和用于安装运输围岩支护拱环的行走小车,围岩支护拱环包括上支护环1和下支护环2,上支护环1和下支护环2通过多个嵌塞环3卡接形成环形支护拱环,本实施例中嵌塞环3为两个;行走小车包括车体4,车体4长度应满足起吊围岩12支护拱环的宽度,一般取1.5-2m,车体4包括多根支撑柱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且闭合的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通过交错设置的多根连接杆形成了一个网格结构,车体4的结构设置在满足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小了行走小车的重量,使行走小车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快捷;车体4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5,每个支撑腿5上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6,本实施例中车体4呈矩形,支撑腿5为四个,支撑腿5分别位于车体4下表面的四个边角处;为了使支撑腿5垂直于管片内弧表面,行走小车能够在管片内稳定的行走,每个支撑腿5均向外侧倾斜设置,且两两相对形成外八字形结构;为了使行走小车就位固定,在每个行走轮6上均设置有制动片;将行走轮6分成两组,一组行走轮6均为单向轮,另一组行走轮6均为万向轮,方便行走小车进行转向和移动。所述行走小车的车体4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顶升机构,行走小车的两侧均设置有起吊机构11,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4上的顶升器7,顶升器7可以为千斤顶,顶升器7包括多节轴杆构成的伸缩轴8,伸缩轴8的工作端连接有固定卡9,伸缩轴8的工作端为伸缩轴进行往复滑动一端且为伸缩轴8的一个端部,位于固定卡9与行走小车的上表面之间套设有在顶升器7外侧的顶升器护套10;固定卡9由两个抓齿构成,通过两个抓齿对上支护环1进行抓取并夹紧固定;顶升器护套10为折叠弹性伸缩块通过卡接件连接形成的折叠弹性伸缩套,折叠弹性伸缩套由橡胶制成,通过顶升器护套10对顶升器7进行防护,顶升器7护套的结构设置是为了便于拆卸或安装,以及在顶升器7运行的过程中顶升器护套10能够随其一起发生伸缩,且弹性性能佳;起吊机构11为卷扬机,围岩支护拱环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通过卷扬机起吊下支护环2,能够快速将下支护环2运送到预定的安装位置进行快速安装,为了方便对上支护环1和下支护环2进行支撑和起吊,在上支护环1和下支护环2上均连接有固定支撑块和起吊吊环;上支护环1和下支护环2均由型钢及钢板加工制得,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围岩支护拱环安装后的稳定性,在上支护环1、下支护环2与嵌塞环3的连接处之间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使用时,通过卷扬机起吊下支护环2,将下支护环2放置到围岩12处的预定安装位置,安装固定之后,通过两个抓齿对上支护环1进行抓取并夹紧,顶升器7运行,将上支护环1顶升到围岩12处的预定安装位置,同时通过两个嵌塞环3对上支护环1与下支护环2进行卡接固定,然后再在上支护环1、下支护环2与嵌塞环3的连接处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加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岩支护拱环和用于安装运输围岩支护拱环的行走小车,所述围岩支护拱环包括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通过多个嵌塞环卡接形成环形支护拱环;行走小车上设置有用于顶升上支护环的顶升机构,行走小车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起吊下支护环的起吊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顶升器,顶升器包括多节轴杆构成的伸缩轴,伸缩轴的工作端连接有用于抓紧上支护环的固定卡;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车体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上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每个支撑腿均向外侧倾斜设置,且两两相对形成外八字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遇阻脱困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岩支护拱环和用于安装运输围岩支护拱环的行走小车,所述围岩支护拱环包括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上支护环和下支护环通过多个嵌塞环卡接形成环形支护拱环;行走小车上设置有用于顶升上支护环的顶升机构,行走小车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起吊下支护环的起吊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顶升器,顶升器包括多节轴杆构成的伸缩轴,伸缩轴的工作端连接有用于抓紧上支护环的固定卡;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车体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上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每个支撑腿均向外侧倾斜设置,且两两相对形成外八字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黄煌王悦王清江李强易杰周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綦江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